<p class="ql-block">攝影與文案 ‖ 白露節氣,那些流傳千年的諺語說的有道理 2024年九月七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今天11時11分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氣白露如期而至,關於白露節氣的諺語流轉千年,諄諄教誨,道理淺顯,卻句句深遠,溫暖了歲月,造福了大眾。</p> <p class="ql-block">「白露天氣晴,穀米白如銀」如果白露這天天氣晴朗,那麼稻穀就會飽滿潔白像銀子一樣,意味著會有好的收成。</p><p class="ql-block"> “爛了白露,天天溜路”意思是如果白露這天下雨,那麼可能接下來會持續一段時間的降雨,導致道路泥濘濕滑。</p><p class="ql-block">白露當天雨綿綿,數九寒天雪封山”如果白露當天雨水不斷,那麼到了數九寒冬時,可能會出現大雪封山的情況,預示著冬天比較寒冷。</p> <p class="ql-block">“白露秋分月,一夜涼一夜”描述了白露到秋分這一段時間,夜晚會越來越涼。</p><p class="ql-block"> “白露種蔥,寒露種蒜”明確了白露時節適合種蔥,寒露時節適合種蒜的農事規律。</p><p class="ql-block">“穀怕連夜雨,麥怕晌午風”穀子怕遇到連續的夜雨,麥子怕中午刮大風,強調了這兩種莊稼在特定時期對天氣的敏感性。</p> <p class="ql-block">“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白露不露,長衣長褲。提醒人們白露節氣後,天氣轉涼,要注意保暖,不能再像夏天一樣穿著單薄,以免著涼。</p><p class="ql-block">“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意思是過了白露,蚊子會逐漸減少。</p><p class="ql-block"> “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乾霧露陰,濕霧露晴”通過觀察草上露水的情況以及霧的乾濕來預測天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搶秋搶秋,不搶就丟”強調了在秋季要抓緊時間進行農事勞作,否則就會錯過時機導致收成減少。</p><p class="ql-block">“白露田間和稀泥,紅薯一天長一皮”白露時田間泥土濕潤,紅薯能快速生長。</p><p class="ql-block">“好穀不見穗,好麥不見葉”優質的穀子成熟後穗子不明顯,好的麥子成熟後葉子也不顯眼,</p><p class="ql-block">描述了莊稼成熟後的形態。</p> <p class="ql-block">“白露打棗,秋分卸梨”表示到了白露時節可以打棗,秋分的時候則要採摘梨子。</p><p class="ql-block">“白露穀,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後”指出了穀子、豆子和花生大致的收穫時節。</p><p class="ql-block">“白露天晴冬天暖,數九寒天不穿棉”相反,白露是晴天的話,冬天會比較溫暖,到了數九寒天也不用穿棉衣。</p> <p class="ql-block">攝影與文案 ‖ 秋日蘆花,水邊的素衣舞者</p><p class="ql-block">2024年十一月一號</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色彩,不僅僅是銀杏葉,黃櫨和白臘樹的專屬,在水一方,美麗的蘆葦花隨風搖曳,卻像一個素衣舞者風情萬種,美輪美奐。</p> <p class="ql-block">祂們似一群從夢境中走來的精靈,身著潔白的紗裙,在微風中優雅地搖曳。那纖細的身姿,如絲的花絮,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溫柔。</p> <p class="ql-block">水邊,蘆花靜靜佇立,與秋水相映成趣。清澈的水麵倒映著祂們的倩影,隨著漣漪微微蕩漾,如夢如幻。祂們是大自然筆下最靈動的畫卷,用純淨的白色勾勒出秋天的寧靜與詩意。</p> <p class="ql-block">當陽光灑下,蘆花閃爍著點點銀光,如同璀璨的星辰墜落凡間。祂們不張揚,不炫耀,隻是默默地綻放著自己的美麗,為這漸涼的秋日增添一抹溫暖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在風中,蘆花翩翩起舞,那輕盈的舞步,彷彿在演繹著生命的旋律。祂們舞動著希望,舞動著堅韌,舞動著對大地的深情眷戀。每一次擺動,都是對時光的致敬,對生命的禮贊。</p> <p class="ql-block">秋日蘆花,水邊的素衣舞者,用祂們的美麗與優雅,詮釋著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讓我們沉醉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感受蘆花帶來的寧靜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攝影與文案 ‖ 用清靜之心拍殘荷之美</p><p class="ql-block">2024年十一月十一號</p> <p class="ql-block">在時光的流轉中,殘荷以一種獨特的姿態訴說著生命的輪回。當我們以清靜之心去拍攝殘荷之美,便彷彿開啓了一場與歲月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殘荷,雖失去了盛夏時的嬌艷與蓬勃,卻多了一份滄桑與沉靜。那一莖莖彎折的枝幹,如歲月的筆觸,在水麵上勾勒出不規則的線條。荷葉殘破,卻依然堅守著自己的位置,彷彿在回憶著曾經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清靜之心,讓我們能夠摒棄外界的喧囂與浮躁,專注於殘荷的每一個細節。那乾枯的葉脈,如同古老的地圖,記載著生命的歷程。水麵上的倒影,與殘荷相映成趣,虛實之間,營造出一種空靈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殘荷之美,在於祂的堅韌與不屈。即使在生命的末期,祂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尊嚴,不向命運低頭。祂用自己的存在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繁華與絢爛,而在於內心的寧靜與堅守。</p> <p class="ql-block">用清靜之心拍殘荷之美,是對生命的敬畏,是對自然的感悟。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我們捕捉到的不僅僅是殘荷的形態,更是一種超越表象的精神力量。讓我們在這殘荷的世界裏,尋得一份心靈的慰藉,讓清靜之美永駐心間。</p> <p class="ql-block">攝影與文案 ‖ 青荇,是從《詩經》里飄出來的浪漫和優雅。2024年十一月三十號</p><p class="ql-block">《詠荇菜》</p><p class="ql-block">湖波荇菜映秋光,綠葉黃花韻自長。</p><p class="ql-block">詩意隨波千萬裏,古風猶繞水中央。</p> <p class="ql-block">有一種飄浮在湖麵的常年水生草本植物叫"荇(xìng)菜",葉似卵圓,基部心形,浮於水麵,形似睡蓮但較小 。夏季鮮黃色的花朵簇生水麵,花五瓣,邊緣細齒。入秋漸萎,其枝蔓肆意延伸,風姿卓越,可詩可畫。</p> <p class="ql-block">在《詩經·週南·關雎》中就有“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採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的描述 。蘊含著古人對生殖的崇拜以及對水的崇拜等文化意象 。徐志摩在《再別康橋》中,更是將荇菜稱為"軟泥上的青荇″。“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麗,我甘心做一條水草!″</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青荇,宛如一幅天然繪就的詩意畫卷。微風拂過,青荇輕輕蕩漾,似是被風的纖手撥動著的音符,奏響一曲輕柔的秋之樂章。祂們有的簇擁在一起,像是在悄悄訴說著秋日的私語;有的獨自飄零,卻又帶著一種遺世獨立的優雅。</p> <p class="ql-block">陽光灑在湖麵上,青荇的葉片閃爍著金黃的光芒,與湖水的碧藍相互映襯。那點點光斑跳躍在青荇之間,彷彿是大自然灑下的細碎寶石。</p> <p class="ql-block">遠遠望去,這一片飄浮的青荇,如同天空飄落的彩雲,悠悠地落在了湖麵。祂們隨著湖水的流動而緩緩漂移,如夢如幻,讓人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夢境。</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湖麵因著這飄浮的荇菜,多了一份靈動的美,一份寧靜的詩意。祂們用自己的存在,為這個季節增添了一抹別樣的浪漫色彩。</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青荇是秋天的一首低吟淺唱。不張揚,不喧嘩,隻是靜靜地在湖麵飄浮,用自己的方式吟唱著秋天的旋律。這低吟淺唱,帶著秋的寂寥,秋的深情,緩緩地流入人們的心間,勾起那一抹淡淡的秋思,讓人沉醉在這寧靜而又美妙的秋日畫卷中。</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秋天的青荇是一種風骨的張揚。祂們在漸涼的水中依然挺立,不隨秋風而輕易彎折。葉片雖不如夏日那般鮮嫩翠綠,卻多了幾分沉穩與堅韌。那一抹獨特的姿態,彷彿在向世界宣告著自己的不屈與頑強,為秋天的畫卷增添了一份剛硬的氣質。</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青荇是從《詩經》裏走出來的浪漫。青荇是帶著《詩經》的古韻,走出了如畫的意境。祂彷彿是古老詩篇中的一抹靈動色彩,承載著千年的詩意與浪漫。那在水中搖曳的姿態,如同一幅幅細膩的水墨畫,散髮著古典的美感。青荇用祂的存在,連接著古老的文化與現代的審美,讓人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青荇》 </p><p class="ql-block">秋波瀲灧映青荇,搖曳身姿韻自生。</p><p class="ql-block">不畏霜寒風骨傲,詩經古韻畫中呈。</p> <p class="ql-block">美的令人窒息的自然詩畫。</p><p class="ql-block">2024年十二月二十五號</p> <p class="ql-block">“北極光,是我遇到過的最震撼的場景。每一次都美得讓人說不出話。 ″</p><p class="ql-block">————Mikko Lagerstedt</p><p class="ql-block">📷芬蘭攝影師Mikko Lagerstedt在攝影的藝術星空中,芬蘭攝影師 Mikko Lagerstedt 宛如一顆獨特的星辰,用鏡頭捕捉著自然景觀那令人窒息的美,將觀者引入如夢如幻的北歐之境。</p> <p class="ql-block">Mikko Lagerstedt 的作品,是光與影交織的自然史詩。在他的畫麵裏,芬蘭的廣袤森林仿若神秘的綠色王國。古老的樹木拔地而起,枝葉在風中低語,像是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那透過枝葉縫隙灑下的縷縷陽光,如同金色的絲線,為森林鋪上一層夢幻的薄紗。光影斑駁之間,靜謐而深邃的氣息撲麵而來,讓人彷彿能聽見鬆果墜落的輕響,能嗅到苔蘚與泥土混合的芬芳,這是自然原始生命力的蓬勃律動。</p> <p class="ql-block">其鏡頭下的湖泊,更是空靈之美的極致體現。平靜的湖麵宛如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天空中變幻的雲彩、岸邊連綿的山巒以及錯落的樹木。清晨,湖麵籠罩在輕柔的薄霧之中,如夢似幻,隨著日光漸強,薄霧散去,湖水的澄澈與深邃盡顯無遺。到了夜晚,璀璨星空倒映湖中,水天相接,分不清哪是天上星,哪是水中影,時間似乎都為之靜止,觀者的心靈也被這深邃浩渺的景象所滌蕩,沉浸在宇宙洪荒般的寧靜與壯美之中。</p> <p class="ql-block">芬蘭的荒原在 Mikko Lagerstedt 的詮釋下,展現出一種孤獨而壯麗的氣質。狂風雕琢著地貌,岩石裸露著滄桑的紋理,植被在艱苦環境中頑強生長。這片看似荒蕪的土地,卻有著動人心魄的力量。當風暴來臨,烏雲壓低,天地間一片混沌灰暗,唯有那幾株堅韌的小草在風中搖曳,彰顯著生命不屈的尊嚴;而在晴日裏,金色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照亮每一處溝壑與石縫,讓荒原呈現出一種雄渾大氣的美,讓人不禁感嘆自然的鬼斧神工與生命的堅韌頑強。</p> <p class="ql-block">他的攝影作品,不僅是對自然景觀的忠實記錄,更是情感與心境的寄託。透過這些美得令人窒息的畫麵,我們看到的是攝影師對家鄉芬蘭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與熱愛,是他在喧囂塵世中對寧靜、純粹之美的執著追尋。這些作品宛如一扇窗,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得以領略芬蘭自然的獨特魅力,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大自然那份最原始、最純粹的嚮往與敬畏。</p> <p class="ql-block">在 Mikko Lagerstedt 的鏡頭中,自然成為了永恆的主角,用祂無盡的詩意與壯美,訴說著生命與時光的故事,讓每一位欣賞者沉醉其中,流連忘返,在自然之美的懷抱中找尋心靈的慰藉與歸宿。</p> <p class="ql-block">我喜歡創作兼具視覺和情緒雙重魅力的照片,目標是捕捉拍攝當下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Mikko Lagerstedt</p> <p class="ql-block">在這個世界上獨處的感覺隻是生活的一部分,也許不應該將祂們視為特別消極或積極,因為祂們可以同時存在。</p><p class="ql-block"> ——Mikko Lagerstedt</p> <p class="ql-block">攝影與文案 ‖ 讓心靈的羽翼,在新歲裏翱翔(外一首) 2024年十二月二十九號</p> <p class="ql-block">歲末的交響與黎明的序章:風,梳理著歲末的脈絡,霜花在玻璃上描摹往事的輪廓,舊年的鐘聲在心底隱隱回蕩每一絲回響,皆是歲月的吟唱,爐火跳躍,溫暖了夜色,眼眸中閃爍著星辰與燈火記憶,如雪花紛揚,灑落掌心那些未竟的夢,在微光中閃爍。</p> <p class="ql-block">晨曦輕叩窗櫺,似遠方的邀約,新歲的曙光,漫過山川湖泊枝頭的嫩綠,孕育著希望的歌,我們於時光渡口,告別與迎接,過往皆為序章,歲月沉澱芬芳,未來如詩如畫,在腳下鋪展,迎著光,我們踏上新的旅程,讓心靈的羽翼,在新歲裏翱翔。</p> <p class="ql-block">歲末新啓</p><p class="ql-block">時光長河悄流淌,舊歲將辭新歲望。</p><p class="ql-block">寒梅映雪綻嬌顏,暗香幽浮喚春光。</p><p class="ql-block">繁星點點耀穹蒼,明月皎皎映軒窗。</p><p class="ql-block">煙火人間情暖長,闔家團圓福澤長。</p><p class="ql-block">且待朝暉破霧靄,山河展卷譜華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