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年佳节,我们到商丘去游览,上午在永城芒砀山,畅游了大汉雄风景区。下午,驱车前往商祖胜地,去游览殷商文化发源地: 商丘古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朝正德六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商丘是中国历代民族思想文明的演绎和雄起地,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经常在这里讲学,庄子、墨子、司马耕等一大批驰名华夏的思想家均诞生于这里。</p> <p class="ql-block"> 现存“归德府”城之下同时叠压着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时期修建的<b>归德府城、北宋时期的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汉时期的梁国国都睢阳城、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b>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古城楼,拾阶而上。<b>“千年城墙耸翠巍,古韵流传至今辉。”</b>古城墙垛口上古黄色的旗帜迎风招展,远处古城楼巍然屹立,硕大的古砖,铺垫的路面凹凸不平,彰显出岁月的遗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的商丘古城始建于1511年,外圆内方的布局,酷似古铜钱,寓意天地相生、招财进宝。古城及周围汇聚了众多古迹,像归德府城墙、张巡祠、应天府书院、燧皇陵、阏伯台等等,每一处景点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墙垛口还架着数门火炮,走近观看,只见火炮上铸就的字迹是:<b>“归德府监制·天明嘉靖贰拾肆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登城眺望俯瞰间,千古风华尽收眼。”</b>由于古时黄河时常改道,此处易洪水泛滥,所以在建造归德城时,在内城外因地制宜索性挖了个极富个性、集军事、水利等诸功能于一身的“护城湖”,而非“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商丘有燧人氏的陵寝(燧皇陵)。传说燧人氏是旧石器时代的氏族首领,后来被尊为三皇之一,据说钻木取火就是他发明的。墓家占地约4万平方米,墓家四周翠柏环抱,绿草如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燧皇陵不远还有阏伯台,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观星台遗址,距今45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阏伯是商族的始祖,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公元前2400年,阏伯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在管火的同时曾筑火神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中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阏伯台也称火星台,民间称火神台,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阏伯台高35米,台上原有阏伯庙,毁于金代。阏伯台上现存建筑仅剩阏伯庙,为元代建筑,明清多次修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商族始祖阏伯一生不辞劳苦造福于黎民百姓,人们非常敬仰他,把他喻为“火神”,所以此台又叫“火神台”。 阏伯死后,人们就按他的遗愿,将他葬于台下,因其封号为“商”,此台又被称为“商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巡祠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而建筑的一所祠院。<b>“守护古都展雄姿,百年风雨铸英魂。”</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在数十倍于己的敌兵面前,唐军守将张巡严阵以待毫不退缩,数月之内双方交战400余回合,而城池始终岿然不动,但城内粮草耗尽,将士们连树皮和老鼠都已吃净,不断有士兵饿死。最终城破,敌将劝降张巡,他断然拒绝:<b>“男儿一死而已,岂能向不义之人投降!”</b>随即张巡遇害,时年49岁,为纪念这位义薄云天的忠勇之士,后人建起“张巡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应天府书院”,在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中它居首榜。后来,商丘成为北宋王朝的陪都南京,应天府书院随之升格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应天书院最有名的学生和老师是同一个人:范仲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23岁的范仲淹到应天书院求学。他<b>“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昊始食”。</b>他既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也曾当过“院长”。范仲淹率先明确书院教育宗旨:匡扶“道统”,推动学术<b>“经世致用”,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27年,范仲淹受宰相晏殊之请出任书院领导,他大力提倡<b>“以天下为己任”</b>的思想,并付诸治学之中,于是培养出大批国家栋梁。范仲淹在此提出《上执政书》,为其日后的改革打前奏,他还就地取材娶了当地的李氏为妻,成为商丘的女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商丘古城自古有“江淮屏障”、“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所”的美誉。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商丘,大运河的通航,西到京师,南达江淮,北到幽燕,十分便利,漕运商旅,八方辐揍,粮商、盐商、茶商、丝商等均集聚于此,大大促进了商丘的商业活动,使之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商业都市。古人评价商丘说:“襟带河济,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臂之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商丘视察过,其中李克强总理来过好几次。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一,庙会持续一个月,号称天下第一庙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一座宏伟的建筑,里面的古物价值连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让我们学到了好多知识。</p> <p class="ql-block"> 商丘,因为文化底蕴深厚,呈现给我们的不是高大上。走在古城老街的每一块石板路上,都能感受到那不用述说的文化气息。听着悠扬的汉代音乐,敲打着有浓郁汉代韵味的大鼓,欣赏着浓郁的殷商文化,眼前仿佛呈现的就是久远的一幅幅鲜明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唐时期的商丘已成为当时中国著名的大都市之一。杜甫游历商丘古城时写下《遣怀》一诗:<b>“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伴天下,主客多欢娱。”</b>李白在《梁园吟》中写道:<b>“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夕阳斜下,天色暗沉。古城大街上依然熙熙攘攘,热闹非凡。<b>“红砖青瓦构宏伟,壮丽辉映黄土域。”</b>走在古色古韵的石板路上,耳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品尝百年老店归德胖嫂店里的山楂糖葫芦,喝着银耳枸杞茶……有幸领略古城前所未有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绵延万里意气凌,历史长河浩如弘。”商丘文物古迹众多,不可移动文物达1.6万多处。在这里,能感受到河南之古老,中原文化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市的叠压其实就是文明的叠压。当开封"城摞城"奇观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撩开之际,与之近在咫尺的商丘古城,也准备好向世人展示,她更为悠久的层层叠压在历史积淀中的文明奇迹。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座商丘古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更替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历史的长河里,古城俨然已成为一种物语,一种永存。那些大大小小的名典胜迹,犹如一条条幸存的光阴密码,引导后人以及后人的后人,如何追寻并破解已往岁月里,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真颜与足迹。而且,这座古城作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载体,也将永远启迪子孙后代,热爱黄河母亲,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国干年历史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