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4年最后一天。下午三点半就下班了。这让人很欣慰。今天工作顺利完成,为今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当然开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宿舍小憩。矇矇眬眬进入梦乡。六点多,突然被一位同事叫醒。她问我蒸馍的技巧。同事也是面点上的。她一楼,我三楼。她们是用蒸箱蒸馍,我是用小锅在电磁炉上蒸。蒸箱与小锅蒸馍区别大得很。我以前在单位用蒸箱蒸馍,蒸的馍那叫个漂亮。记得刚来这儿,在电磁炉上用小锅蒸馍,翻了几次车,蒸的馍萎萎缩缩,无精打采,气得我几天不得安寝,心想自己的面点生涯就这样结束,心不甘。经过努力,总算成功。同事想回家自己蒸馍呢。我就把自己的方法详细叙之与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七点多了,宿舍就剩我一个人。突然就有一种孤寂感袭来。拨通老公的视频,他竟睡着了。跨年之夜,睡得这早,从侧面反映出,大锅饭的悠闲。也隐约反映出他的懒惰。这两年,他身懒得很,有一种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懒散与安逸。如此这样,是好,也不好。我俩聊了一会天,他鼓励我出去转转。我想也是,去感受一下大西安的跨年之夜,一定是别有风趣,也一定不同凡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哇噻,果然不出所料。刚一出单位大门,一团团花团锦簇的气球似五彩缤纷的花海呈现在眼前,万头攒动的人群像海水一样涌动在街道,红黄蓝绿的街灯似火树银花,星光点点撤满大街小巷。哦!这就是西安!哦!这就是大西安的跨年之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随人流慢慢向前蠕动,我浸在气球的花海里心情激荡。一个个身穿汉服的妙龄少女在我身边擦肩而过,美丽的模样,飘逸的汉服色彩或艳丽或素雅,让人有一种穿越中华五千年文明隧道之感。站在钟楼下,感受钟楼在夜幕下的金碧辉煌与气势雄伟;抬头仰望鼓楼,古建筑的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尽显眼前,“声闻于天”四个大字精辟地概括了鼓楼的特点。在人山人海的涌动中,在花团锦簇的气球中,站在金碧辉煌的钟楼与鼓楼下,想象“晨钟暮鼓”的悠悠岁月,心情不由热烈激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踏着黑油油、光溜溜的条石,穿过西安著名的美食回民街,听着歌声“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歌,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那真叫个亲切。人头攒动,美食飘香,心情激动,我买一串糖葫芦,擎在手中,穿在人海,竟有一种少女般的热烈情感。心儿永远年轻,热情永远高涨,生活永远阳光甜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宿舍里,灯光明亮。我吃着糖葫芦、吃着巧克力、啃着瓜籽,膝盖上摊开一本刚买回来的《红与黑》。孤独早已烟消云散。以这样的方式,与过去的一年告别,与新的一年相约,岂能不说是一种别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