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2024 你好2025

穆 渔 儿

<p class="ql-block">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p><p class="ql-block"> ——张爱玲</p> <p class="ql-block">  回顾2024,恍然间,即岁末,竟经年。</p> <p class="ql-block">  一. 给孩子完婚</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元月5日(农历癸卯年冬月廿四日),在众<span style="font-size:18px;">亲朋好友的全力支持下,</span>为孩子顺利举行了婚礼,众多亲友冒着严寒,有的跨省长途而来,共同为两个孩子送上美好祝福,祝愿孩子们的新生活:前程似锦,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 每每翻到孩子婚礼上的照片,我都在心底里对从各方面帮助我们完成孩子婚礼的每一个人深怀谢意。感谢你们!</p>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农历8月24日)去黄陵参加了好朋友儿子的婚礼,婚礼很是喜庆,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难得几个老同学相聚,一起</span>祝愿好友的两个孩子百年好合,幸福永远!</p> <p class="ql-block">  要完成给儿女结婚这件事,不管对家长还是孩子本人来说,谁家都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婚礼第二天,缓过神来,我在家庭群里给孩子们留言:</p><p class="ql-block"> 我们亲爱的的孩子,你们成家了,我和你爸希望你们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婚姻美满。</p><p class="ql-block"> 婚后过日子其实是很平常的事,简单的事情重复而漫长。所以妈那天祝愿你们:婚后从小事做起,早睡早起,工作有精神气;厨房经常做饭,生活有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因为年过半百的好多人发现:厨房冷冰冰,经常不做饭的两口子,虽然潇洒不受累,但有空闲各干各的事,玩手机,时间长了感情也淡漠。共同下厨,一起享受劳动成果,是漫长家庭生活夫妻相处愉快的好方式。</p><p class="ql-block"> 遇到困难,能为你们托底的,我和你爸全力相助,希望你们有担当,有进步,未来比我们过得好。这也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吧。</p><p class="ql-block"> 愿你们互相选择,双向奔赴,婚姻生活幸福美满,百年好合💑</p> <p class="ql-block">  二. 学生和家长经年后的看望</p> <p class="ql-block">  1999年带过的学生,小我12岁,如今生活在浙江,多年前曾带着他媳妇来给我拜年,今年元月七日带着他70岁的老父亲来家里看我。</p><p class="ql-block"> 大我20岁的老哥至今清楚地记得自己另外两个儿子的班主任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感恩这些曾经生活磨难,艰苦奋斗,终因心怀热爱而被生活眷顾的平凡而可爱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2002年这届学生初中毕业,时逢延安市第一中学建成,校址在洛川,当时面向延安市南五县招录高一新生,竞争相当激烈。</p><p class="ql-block"> 学校为了全力向市一中冲刺,及时调整,从初三的两个重点班中再拔尖十几名学生组成“火箭班”,当时学校没有多余教室,教学地点就在操场东北角的一间窑洞内。</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担任初三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兼任“火箭班”教学任务。开班前,当时负责教学工作的赵百兴副校长与“火箭班”的任课教师一一面谈,记得赵校长先是神色严肃地跟我谈了学校成立这个班的重要性,接着面露笑容看着我,问了我一个问题:“要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出现了家庭与工作的矛盾问题,你会怎样处理?”我想了一下回答:“工作第一。”赵校长看着我满意地点了一下头。</p><p class="ql-block"> 走出赵校长的办公室,我忽然感觉自己刚才回答的四个字好像是自己给学校立下的军令状一样。</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走进“火箭班”上课,我满怀激情鼓励十几名学生:“大家可以把这间小小的窑洞想象为一艘坚实的轮船,我们师生在这里同舟奋进,作为英语老师的我有信心帮你们解决偏科,补齐短板,一年后带领你们走进一中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开学不久,我远在陕南的母亲在突然生病在老家住院,需做胆囊切除手术。当时我娘家弟弟还小,姊妹几个中,我最适合回去伺候母亲。但想到开学初对赵校长和学生的承诺,我有些犯难。虽然是简单的口头承诺,但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一番纠结后我与丈夫商量好:由丈夫代我回老家照顾病人,我在这边继续上班,再照顾一家老小。丈夫回去一周多,在医院伺候病人,直至我母亲出院。再见到母亲时,母亲已康复,说医院的病友都夸她的女婿细心,伺候病人伺候的好。听到这些,我也很感谢丈夫的通融和孝心。</p><p class="ql-block"> 2002年中考,延安市一中招录第一级高一新生,我们学校“火箭班”的十几名同学悉数过线,高考后纷纷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王莹、李娟等同学又陆续考研,毕业后留在西安工作。</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在王明亮校长领导下的校委会组建“火箭班”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学校的一个创举,带动了当年学校整个初三升学率和优秀率的提高。</span>那间小小的窑洞,成为助力那批优秀学生不断奔赴人生更高理想的点火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 做饭是场修行</p> <p class="ql-block">  据说A型人是农耕民族,闲下来就没电量,最怕闲下来,的确如此。11月因看病,做饭的任务因此转交给了孩他爹。回到家孩子告诉我:他爸做的饭很好吃!我因病也吃上了“闲饭”,吃现成饭的同时,想起了结婚近三十年做饭的历程。感觉真是一场修行。</p> <p class="ql-block">  (一)民以食为天:</p> <p class="ql-block">  洛川这地方,一个女子只要会做面,会蒸馍,就叫这女子有茶饭,嫁了人就算凑合着能过光景。</p><p class="ql-block"> 我不屑于用这种标准来衡量自己,但教书先生,每天两点一线,到校备课上课开会,回家肯定得吃饭,天长日久,自己不会做饭总是比较挡手的事。</p><p class="ql-block"> 孩他爹是他们家中最小的孩子,和大姐相差17岁。我们结婚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婆已年过花甲,和我们一起生活,</span>第二年我儿子刚七八个月大,婆婆却突然因病离世,我从一个从未独立擀过一回面的两手白做的女子一下子成了家庭主妇,家里雇了个十六七岁的看娃女子抱娃,公公在家一起照看,我白天要上班,回家要做饭,晚上还要带娃,给娃喂奶,一下子像掉进了生活的漩涡里。</p><p class="ql-block"> 办公室有个英语专业的女老师,刚参加工作时因学校英语老师满员被分配代了地理课,当时她还是个姑娘娃,相处久了,有次一起备课时她实在忍不住,皱着眉头笑着对我说:“老师,我对你想不通的事有三件:一:你每次上课,端出去一盒新粉笔,回来就成了一盒粉笔头,你两节课能写多少字?;二:经常见你害眼病,是红眼子,你的眼睛是怎么回事?;三:每周开例会时,经常见你坐在椅子上打瞌睡,你一天就有多乏?”</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25岁,妥妥是个年轻人,但面对困惑她已久的三个问题,想了想,我竟不知该如何回答,顿了顿,哈哈一笑,继续备课。</p> <p class="ql-block">  她还没说:那时候,我一年能吊四回针,一感冒就发烧,每次都是39度以上的高烧,需要吊针打退烧药。有次冬天急着上课,吊针的速度放的有些快,拔掉针就往学校赶,结果上课前心跳一直很快,人也冷的不停发抖,无法进教室,只好临时去教学处请了一节课的假,搬把大靠背椅放到门外,坐个小凳子,披件厚衣服闭着眼睛趴在大椅子上,在门前的太阳底下晒了一节课,才缓过劲来,接着去上课。</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由于工作调动,再见到这位女老师时,她都结婚生子啦,说她后来调整岗位也代了英语课。结婚时老公在外地上班,她平时很忙,要自己带娃。见到我,她笑着两只手握住我的胳膊,用力摇晃着我的胳膊说:“哎呀老师,我那时候还说有不理解你的三个问题,现在,我把你赶的上上的!端出去一盒新粉笔,回来就成了一盒粉笔头;经常害眼病,是红眼子;每周开例会都打瞌睡!”听了她的诉说,我轻轻捣了她肩膀一拳,也笑了。</p> <p class="ql-block">  言归正传。说说我的茶饭吧:上学时,母亲爱我们,她自己又特别能干,平时不让我们做学习以外的事。偶尔想给母亲帮个忙,母亲总是拉着脸语气严厉地说:“看书去!”</p><p class="ql-block"> “看书去!”这三个字是学生时期最常听母亲说的口头禅。我们只要手里拿着书,就像捧了个免死金牌,什么时候都不必担心会挨母亲的骂,其他什么事也都不能干。年少时感觉时时刻刻被母亲监视,整日看书的滋味也不好熬,满心想逃脱母亲的视野。那时偶尔和闺蜜去丹江河玩,从稻田里走过,嗅着微风中的稻香味,感觉走路都变得比平时轻快。闺蜜说她咋感觉我到了大自然里,就特别特别的高兴。只是那时候我们都没有觉察到:其实父母正是像大自然一样爱着我们的人啊。</p><p class="ql-block"> 结婚后,为了方便吃饭,我从各个方面开始学习做饭。</p><p class="ql-block"> 开始学蒸馍时,我揉好后头的面剂子时,发现前面揉的面剂子已膨大,表面变干了,有裂纹。心想:这样粗糙的表面,一上锅蒸,出来肯定不好了。就把最先放置的面剂子又重新揉一遍,不等变干就和后面揉好的面剂子一起上锅蒸 结果蒸出来的馍就是青瓷疙瘩,硬的实在不好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后来得知:起好的面切成面剂子,等揉好二次发起,表面变干,掂着面剂子手感变轻,这时上锅,蒸出的馍才蓬松暄软,好吃。这才知道自己闭门造车走了弯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用正确的方法蒸馍后,省工省时,蒸出的酵头馍光圆光圆,筋道喧软,天长地久,从量变到质变,终于积累出一个自己蒸馍的亮点:每次揉面时一次性加入食用碱,蒸出的馍用碱量基本都合适。 </span></p> <p class="ql-block">  说说具体修行过程,难忘之事四五:</p> <p class="ql-block">  (1)学蒸圆馍</p> <p class="ql-block">  邻居家二楼房客之一的冬花姐,是富县人,我跟着她学习蒸馍。冬花姐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在家管两个孩子上学吃饭,老公在外赚钱养家。冬花姐平和言简,本分持家。干活舍得出力,蒸馍时不怕麻烦,不光过年,平时也喜欢蒸圆馍,揉出的面剂子翻过来个个带个桃尖,很喜人。我问她揉圆馍面剂子的方法,她手把手教我,终于使我出师。</p><p class="ql-block"> 过年时我向她请教蒸过年贡馍的做法,她边用力揉着一大案板的面剂子边给我说:“我不管面的贵贱,只说把面买回来和好揉光,它蒸出来的馍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这话让我很感动。就好比一个人,尽管贫穷,但品格却很高贵。</p><p class="ql-block"> 跟着冬花姐学会揉带桃尖的圆馍剂子:</p> <p class="ql-block">  南瓜面的:</p> <p class="ql-block">  二次发起来的面剂子:</p> <p class="ql-block">  出锅后:</p> <p class="ql-block">  后来冬花姐搬家,一别多年,祝福她和家人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  (2)学做削面</p> <p class="ql-block">  同事美女玉霞和我同龄,她喜欢做削面:炒西红柿做汤,汤做好后直接往锅里削面,面细长薄光,面煮好后下入青菜,一锅汤红鲜面白细菜翠绿的刀削面翻腾着让我甚是羡慕。</p><p class="ql-block"> 于是跟着美女玉霞学做削面,开始削下来的面是疙瘩块块,玉霞在一旁看着笑的花枝乱颤,无奈容许我把她揉好的面削在她家面盆里,削完再揉,揉好又削。终于,跟着她我学会了削面。感谢美女玉霞的大度!</p> <p class="ql-block">  (3)学做花卷</p> <p class="ql-block">  碰巧同事美女玉华也与我同龄,在一起闲聊时得知她会做花卷,我向她请教。热心的玉华开始用方便面袋子,折叠方便面袋子来示范花卷的做法,感觉还是不够得劲,又把干毛巾浸湿,拧掉水,再用湿毛巾给我做示范,教我如何一层一层翻花卷,终于指点我学会了做花卷。感谢美女玉华的细致!</p> <p class="ql-block">  我后来学会做的花卷:</p> <p class="ql-block">  (4)跟着娃的小姑妈学包饺子和包子:</p> <p class="ql-block">  开始,我包的饺子放在饺子队伍里,公公从旁边路过,一眼就发现这个饺子与众不同,直接指着它问道:“这个饺子是谁包的?”我惭愧的哈哈大笑,大家也都笑了。</p><p class="ql-block"> 娃的小姑妈手把手告诉我:饺子皮放在哪几个指头上,放上馅后,向什么方向,该怎么用力捏紧饺子皮。</p> <p class="ql-block">  直到后来,从和面拌馅擀皮到包饺子包子我也能独立完成:</p> <p class="ql-block">  (5)跟着美女老师安芳学会烙饼子:</p> <p class="ql-block">  (二)修行心得:</p> <p class="ql-block">  现在,吃饭这一关不成问题,可是偶尔也有个小小的感慨:怎么刚刚学会做饭就老啦。</p> <p class="ql-block">  四. 2024年的运动时光</p> <p class="ql-block">  结婚多年,常被同事询问年轻时看上孩他爹哪些优点了,答:“会打篮球,会吹笛子,字写得好。”哈哈,虽是随口而言,也是未经沧桑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一)这一年,孩他爹闲暇除了打篮球,踢足球,外加流连街头棋摊,在各类运动中自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  (二)这一年,两个孩子中的哥哥在篮球比赛中获得两次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  意气风发的年龄,就应发奋图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阳而行。</p> <p class="ql-block">  (三)弟弟运气爆棚,赴延安参加乒乓球比赛超常发挥,获得U11男子单打第五名:</p> <p class="ql-block">  从2024年1月开始学乒乓,教练一次次纠正姿势:</p> <p class="ql-block">  训练中精疲力尽时教练一声声的“坚持住!”</p> <p class="ql-block">  难忘俱乐部月赛,少年数次的眼泪:</p> <p class="ql-block">  这来之不易的第五名,是见证,是鼓励。激励着少年在运动强身健体的路上,继续加油和努力!</p> <p class="ql-block">  9月份教师节演出《花亭相会》“高文举来心儿高”</p> <p class="ql-block">  戏曲是我的爱好,孩子参加演出,似乎更高兴,从中享受的是妈妈👩</p><p class="ql-block"> 细想:咱当家长都是无证上岗,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从年龄到心理,家长也在跟着孩子一起成长。</p> <p class="ql-block">  五. 感恩2024年的磨砺和馈赠</p><p class="ql-block"> 2024,有面对疾病时的困惑,更多的是迎接新生命即将到来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感谢老家用偏方医治带状疱疹使我彻底摆脱疼痛的周姨,老人家1936年出生,耄耋之年依旧皮肤白皙,慈眉善目,实乃相由心生,医者仁心。衷心祝愿周姨健康平安,福寿绵长!为老人家祈福。</p> <p class="ql-block">  儿子儿媳也做好准备在新的一年迎接新生命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祝儿媳妇孕期顺利,健康平安!</p> <p class="ql-block">  生活平淡,知足常乐。坦坦然然面对,<span style="font-size:18px;">活好当下。你好,2025!</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