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马”上回想

朱树生

<p class="ql-block">  2024即将过去,每个国家,每个家庭,每个个人可能都要对这一年做一些总结和回顾,或工作或生活,或学习或休闲。回想这一年个人做的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参与了13场马拉松的赛事。</p> <p class="ql-block">2024年参加的13场赛事地点及成绩,截图于怀宁跑协公众号</p> <p class="ql-block">  13场,包括6个全程和7个半程,算起来净距离也就403.75公里,拉到全年366天,平均一天也就一公里多一点,可以说完全是个小数,但一年能跑13场比赛,我不知道在同龄人当中的比例为多少。为了这403.75公里,我还花费了不少于一万大洋,平均每跑一公里差不多要我掏25个“金币”,吓我一大跳!</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是为了这403.75公里,全年用214次,累积了近3000公里的跑量。说真的,和很多跑友全年几乎无休地跑了五六千公里甚至更多的跑量相比,真的不算多,但对于一个“退休佬”而言,一年内,一个人孤独地在马路上用双脚去丈量这3000公里,这是我三年前无法想象的。</p> <p class="ql-block">2024年的跑量</p> <p class="ql-block">  这13场赛事分别分布在北京、南京、杭州、合肥、芜湖、池州、铜陵、马鞍山、山东海阳、江西鹰潭龙虎山、湖北黄石等6省11市,当然还有怀宁本地。</p><p class="ql-block"> 这13场赛事,将我个人的马拉松成绩从年初怀宁首马的425提高到了年终池州的336,P了49分钟,每公里的配速提高了70秒;将半程的成绩从年初南京溧水的204提高到了年终黄石的138,P了26分钟,每公里的配速提高了近80秒。不跑步的人可能真的不知道在漫长的42.195公里的奔跑过短中,每公里提高一秒钟都是一种多么艰难的事。</p> <p class="ql-block">全程PB赛事证书</p> <p class="ql-block">半程PB赛事证书</p> <p class="ql-block">  其中从10月27日到11月24日的五个周日,我连续跑了四个全程和一个半程,业内称作“背靠背”。</p><p class="ql-block"> 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去山东海阳,前后五天,除了比赛地海阳,还历经了青岛和日照,海鲜和正宗的青岛啤酒让人过量甚至影响到了消化道的正常运作。</p><p class="ql-block"> 一起跑的最多的是“四大金刚”小团队,一部车,四个人,跑步、赏景、调侃、品酒……</p> <p class="ql-block">四大金刚</p> <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马拉松是一项挑战生理极限的运动,不参与者无法感知其有多么艰难,更不知其中无限的魅力。奔跑时,你可以忘记一切,你也可以想起一切;你可以后悔无数次,对自己说下次再也不跑了;你可以算着用去的时间和剩下的距离,想着一定能PB,就如同高考离交卷还有20分钟的时候,所有试题都做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错误一样的开心;你更可以在冲过终点的时候尽情地宣泄,也可以瘫倒在地上,享受极度疲劳后舒展身体的舒爽……</p><p class="ql-block"> 明年,2025,是不是要跑进330呢?我不知道,也不知道会不会能跑到13场或者更多,但我一定努力。</p><p class="ql-block"> 要想开心,要想快乐,要想健康,就和我一样,来跑马吧!而且一年最少要跑13场!</p><p class="ql-block"> 感谢马拉松,感谢所有赛事的组委会和志愿者!感谢各位跑友!</p><p class="ql-block"> 2025马到成功!</p> <p class="ql-block">3月3日南京溧水</p> <p class="ql-block">3月31日芜湖</p> <p class="ql-block">4月20日怀宁</p> <p class="ql-block">5月4日马鞍山和县</p> <p class="ql-block">9月22日山东海阳</p> <p class="ql-block">10月7日龙虎山</p> <p class="ql-block">10月27日北京海淀</p> <p class="ql-block">11月3日杭州</p> <p class="ql-block">11月10日合肥</p> <p class="ql-block">11月17日铜陵</p> <p class="ql-block">11月24日池州</p> <p class="ql-block">12月8日湖北黄石</p> <p class="ql-block">12月15日天柱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