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年货“大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终岁尾,也是退休满一年之际,自己收获了一份大礼——拙作《跟妈妈过年》实现“三印”。该书自今年2月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首印”后,5月便实现“二印”,日前完成“三印”。看着自己的作品能抛砖引玉,受许多读者喜爱,感慨良多。除了难以言喻的内心喜悦外,更有满满的由衷感恩,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时,一吐为快,谨以铭记致谢。</span></p> 感恩广大读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读者的首肯与期望,无疑是创作者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他们对拙作的喜爱,似春风拂面,激发着自已不断前行,让自己的笔耕之路不再孤寂。忘不了那个五旬阿姨谈及书中一个细节时的盈眶热泪,忘不了那个年轻母亲带着两个幼儿到市少儿图书馆参加新书分享会的期许眼光,忘不了那𠆤修车师傅匆匆冲洗油渍后双手捧书要求签名的朴实感言,忘不了那个快递小哥向我索书成功后离去的欢快脚步,忘不了那个大叔边理疗腰疾边捧读的侧卧身影,还有与“厦门舰”及驻厦某部战友的读书交流……</span></p> 感恩出版团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本书的出版、重印过程中,出版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黄茂林:厦门大学出版社资深编审,有着独到的眼光及敏锐的把关定向能力。冀钦:一位荣膺福建省出版编辑大赛冠军的青年才俊,是拙作《跟妈妈过年》的责任编辑,有着相当扎实的文学功底、出版专业知识,及与作者极佳的沟通能力。美编人员以其匠心独运的设计,让书籍的版面布局和视觉效果赏心悦目,提升了阅读体验。校对人员如同文字的守护神,确保了书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印刷团队的精湛技艺,使得书籍的实体形态得以完美呈现,每一页都承载着他们的专业和奉献……军功章,有他们的一半!</span></p> 感恩创作参与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书的创作,貌似是我与胞弟柯兆民联袂而成,实则为众多参与人的集体智慧结晶。在本书扉页上标注的八位口述人(柯兆斌江紫华柯兆雄罗兰珍柯兆玉柯兆芳陈宏瑶林梅),他们都是妈妈的孩子,以其亲身经历和生动的讲述,赋予作品张力与艺术感染力。序言作者潘世墨先生(厦门大学教授、原常务副校长)以其渊博学识、思想深度及其精炼笔触,高屋建瓴,引人入书,功高至伟。插画作者谢济斌先生,以其对全书内容的独到洞察力和对客家习俗的了然于胸,以其娴熟的丰子恺画风勾勒出了十五幅栩栩如生的应景画面,顿令拙作蓬荜生辉。</span></p> 感恩名家老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初创阶段,拙作得到知名作家、时任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吴尔芬先生悉心帮助,指点迷津。知名作家、厦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况先生为拙作写推荐书评,知名作家、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蔡伟璇女士对拙作不吝赐教,并力荐拙作。还有厦门大学出版社原社长蒋东明、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余兆禄、翁志军、厦门市作家协会会员蔡坚毅、洪本祝、林小米老师等纷纷拔冗洋洒挥笔,从各个不同角对拙作点评,陈雪根、陈其春、林森林、郭红燕等同窗好友多遍通览拙作,于细微处提出修改意见,堪称“一字之师”!知名律师、2023年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提名奖获得者(福建省唯一)涂崇禹先生还与我一块走进军营,共同举办《民法典》+ 《跟妈妈过年》读书分享会,并赠书给部队官兵。</span></p> 新年加油 <p class="ql-block"> 每当我想象着这本书被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读者捧读在手的情景,心中便不由燃升温暖和感激。每当我收到读者的来信、微信或留言评论,分享他们与《跟妈妈过年》的故事,让我顿感文字的力量,更倍感激励,愿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用文字触动心灵,用故事传递温暖,让更多的读者在《跟妈妈过年》中找到共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退休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停滞,而是新生活的开启。退休后,时间充分自由,除乒乓健身外,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写作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并不断继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保持思想的活力。感恩过去的一年,感恩一切遇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祝各位看官: 新年快乐,阖家幸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