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图文原创 四 季 清</p><p class="ql-block"> 摄影器材 华为手机</p> <p class="ql-block"> 庙前老街始建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古称“慕善镇”,又名“三溪镇”,清时因主街在“五显庙”之前,所以改称庙前镇,是青阳县西乡的千年古镇。庙前老街坐落于九华山北麓,四周山峦环绕,八都河、九都河穿街而过,在老街西头汇合成九华河(古称五溪河),向北经五溪、贵池梅埂流入长江。因此,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庙前老街的水上交通还是十分便捷的,许多外地香客从大通和悦洲乘一叶扁舟逆江而上,在前往九华山朝圣前常在庙前老街驻足休憩,这里成为香客们的最后驿站,他们在这里洁身吃素,打点行装,而后徒步上九华山庙堂烧香拜佛,求签许愿。因此古时庙前老街是旅店多,商店多,作坊多,曾以“华里长街,五十店铺”闻名乡里,成为九华山香客朝山和购物集散地,有“敬香上九华,购物到庙前”之盛名,特别是在朝圣的节日里,庙前老街过往香客众多,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至今,庙前老街的作坊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手工艺,这些作坊生产的佛伞、折扇、草纸、线香、竹筷、乌木筷、竹碗、竹编等,成为朝山敬香的纪念品,老街中还出了许多木刻、石刻等雕刻的能工巧匠,还有专为青阳腔、目连戏雕刻脸谱的艺人。</p> <p class="ql-block"> 庙前老街说它是古镇是有历史渊源的。1979年在十字路汪村老坟窝出土一批西周陶器和青铜器,其中双龙耳尊和青铜戈的造型、纹饰,工艺精巧,为珍贵文物,说明此地是江南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的九都河5孔平石桥和八都河3孔拱桥彩虹桥,纵横相依,辉映成趣,是庙前古街的历史见证。在镇北下街头清代建有关帝庙,民国8年(1919)重建为关圣殿,后毁。今九华山天台寺住持宏学在旧址兴建山门和大雄宝殿,重建关圣殿为天台寺下院。庙前老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据史料记载,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初,明朝大将常遇春与王亮在庙前老街北面的六泉口遭遇,王亮在六泉口筑起一道几丈高大坝,坝里蓄满水并有重兵把守,但常遇春巧施妙计智破六泉水阵,大获全胜。常遇春后被追封为“开平王”,故六泉口又有“开平寨”之称。</p> <p class="ql-block"> 庙前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曾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及“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庙前老街还有许多商店和作坊保持着古老的名称,如姚家大屋、袁家大屋和魏家大屋的古老建筑,虽然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但仍然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老街上的照相馆和供销社等地方,也是庙前老街发展变迁的见证者。庙前老街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文化传承的地方,它的故事和变迁反映了庙前镇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贡献。“北依周家山,南临王家山。”这是庙前老街过去的格局。如今,老街向东拓展,街道呈“T”字形延伸,街区面积已达到1.3平方公里。一座集商贸、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城镇,已经成为九华山北麓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庙前古镇,外表秀丽,内在聪慧,得益于九华山,也回馈着这片佛土。老街犹如一棵古树,在春风春雨的润泽下,绽放出勃勃生机。它时刻展现着美丽与古朴,热情欢迎四方宾客前来观光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