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之旅(一)

梦回@康

<p class="ql-block">泰山,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从古至今,泰山不仅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也是帝王祭祀的神山, 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天外村游客服务中心的“天圆地方”广场,古代帝王封禅大典即是在泰山极顶设圆坛以告天,然后在山下设方坛以祭地,以示“天圆地方”。广场占地总面积3.5万平方米,在两广场连接通道两侧,安置12根高7.2米、直径0.9米的龙柱,表示从秦始皇至乾隆皇帝曾有12位帝王祭告泰山。</p> <p class="ql-block">清晨时分的泰山,被一层淡淡的雾气笼罩着。</p> <p class="ql-block">伴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泰山的雄姿渐渐的进入我们的眼睑。</p> <p class="ql-block">乘坐景交车到达中天门,从这里开始攀登泰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沿着中天门向上攀爬,景色秀美迷人,而众多的摩崖石刻更是让人驻足不前。</p> <p class="ql-block">泰山的摩崖石刻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皇帝封禅或者代皇帝祭天的官员留下,二是历代登山之人对于泰山风光所书文字(诗词或者词语),三是各路大员或出钱出资之人留下的记录而已,四是地名,当然也有近现代国家领导人登山之后,兴致盎然,挥毫泼墨,留下了不朽篇章。</p> <p class="ql-block">石刻“人间天上”映入眼帘,此处应该是人间与天上的交界吧。</p> <p class="ql-block">这处摩崖石刻,镌刻着毛泽东《七律·长征》,这是1966 年冬由泰山文物风景管理局刻制。磅礴大气的诗词与巍峨雄伟的泰山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最神奇的是这块“鼠碑”,看图形像个老鼠,故称“鼠碑”。实际上为草书“如意”,为二字连写。既是“如意”的本来含义,也取“如意”的象形,那种陶醉放松的心情和超凡脱俗的境界尽在不言之中,可见书写者的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云步桥为泰山旅游景点之一,原来是木桥,叫雪花桥,民国年间改建石桥。这里林木茂盛山谷深幽,常为云雾笼罩,因此题名“云步桥”。</p> <p class="ql-block">云步桥位于泰安市五松亭下,快活三里北首。东西向,单孔石拱桥,长12.2米,宽4.35米,拱高6.1 米,跨度11.8米。桥西侧设石勾栏,由伏石、华板、望板等组成,勾栏高1.15米。 桥东首为八字形石阶,两侧设斜坡勾栏,勾栏末端和桥首望柱均作顶状。</p> <p class="ql-block">五大夫松牌坊,相传在秦始皇登山封禅之际,突遇一场狂风暴雨,他不得不在附近的一棵大松树下躲避。因这棵松树在危难中挺身而出,护驾有功,秦始皇便赐予它五大夫的封号,以示嘉奖。相邻的飞来石相传宋真宗封禅时,一块巨石从山上滚落,恰好停在御帐附近,被其手下巧妙地解释为石叟来迎,由此得名飞来石。</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民间俗称全神庙,始建年代无考,于近代维修重建;殿内供奉: 东岳大帝、玉皇大帝、泰山奶奶、文财神、武财神、孔子、天官。</p> <p class="ql-block">泰山迎客松,这棵松树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迎客松的树冠下一根长枝形如披伞,仿佛在翘望,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因此得名“迎客松”或“泰山望人松”‌。</p> <p class="ql-block">夜爬泰山看日出的一对小情侣,下山时疲倦不堪,就地入眠。</p> <p class="ql-block">对松山牌坊是泰山十八盘的起步标志建筑,从这里开始十八盘,经历三段梯次变陡的台阶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泰山十八盘,作为泰山登山盘路中最为险要的一段,不仅是泰山雄伟壮美的象征,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娱乐体验。这段盘路共有石阶1633级,分为“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和“紧十八”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挑战与魅力。</p> <p class="ql-block">泰山上鼎鼎有名的大橘猫。</p> <p class="ql-block">‌泰山石刻中包含了多种字体,主要包括大篆、小篆、石鼓文、隶书、行草和楷书等‌。</p> <p class="ql-block">边爬山边欣赏路边的摩崖石刻,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让你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慢十八”是开始的前393级台阶,相对比较平缓;“不紧不慢又十八”是中间的767级台阶,坡度逐渐加大;“紧十八”则是最后的473级台阶,是最为陡峭和险要的一段,倾角在70至80度之间。</p> <p class="ql-block">站在泰山的半山腰,遥望南天门,它像一座巨大的天门,矗立在云端之上, 让人感到无比的渺小和敬畏。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攀登泰山十八盘之时,您能够领略到两侧崖壁犹如刀削般险峻,陡峭的盘路镶嵌其间的雄伟景象。远远眺望,这段盘路恰似一架直抵天际的天门云梯,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龙门是泰山第二个“十八盘”的起点,因在泰山南天门下,左有飞龙岩,右有翔凤岭,两山对峙如龙,中开一窍若门,故曰龙门。</p> <p class="ql-block">路边红彤彤不知名的野果。</p> <p class="ql-block">升仙坊位于紧十八盘的起始处,为两柱单门式石坊,额题楷书“升仙坊”。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上临岱顶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飘然升仙的意境,故名“升仙坊”。</p> <p class="ql-block">确实有登天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位于泰山十八盘的顶端,海拔1460米,是登山盘道的最高点,建筑风格保持了清代的特色。南天门为城门楼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摩空阁,言外之意是凌驾于天上的一座空中楼阁。下层是拱形门洞,是用条形的石块垒砌,拱形门洞上面镶嵌“南天门”石额,门洞两侧有一副石质对联,上面写着: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又被称作“三天门”,这是因为道家讲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每三重天设一道门,第一道门是一天门,第二道门是中天门,第三道门便是南天门了。</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内有一个平坦的小院,正殿为三灵侯殿,供奉周谏官唐宸、葛雍、周武三人,后改为关帝庙,供奉东岳大帝铜像。正殿前为东、西配殿,内供明万历年间女神铜像。</p> <p class="ql-block">正殿后是新辟观景台,石栏半围,开阔宽敞,可俯瞰泰山景色‌。</p> <p class="ql-block">天街是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全长约一华里,商铺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风俗。</p> <p class="ql-block">天街因山而建,蜿蜒曲折,海拔约1400多米,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古色古香,建筑风格独特,多为石墙黛瓦,与泰山的整体环境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白云亭位于天街的中段,因亭下方有“白云洞”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天街北侧凤凰山岩壁上刻有“五岳独尊”。石刻高200厘米,宽70厘米。大字径45×40厘米,系清光绪丙申年(l896年)题镌,楷书体。</p> <p class="ql-block">“气通帝座”此摩崖高110余厘米,宽330余厘米。四个楷书石刻横列一行,字径95乘70余厘米。 为明代嘉庆三年, (1798年)。 可能是说泰山的灵气直通皇帝的宝座吧。</p> <p class="ql-block">蓬元牌坊还位于天街中段,是登泰山古盘道的最后一道石牌坊,标志着登山者即将到达山顶玉皇顶。道家将泰山视为神仙所居的仙境,这为泰山蓬元牌坊增添了神秘和庄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俯瞰群峰,方知何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这里,你能领略到天地的辽阔,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站在泰山之上,众山皆在脚下,仿佛世间万物都变得渺小起来。</p> <p class="ql-block">泰山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它双遗产是指同时具备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双重特质的遗产类型。这种遗产不仅在自然景观上具有突出价值,还因其文化内涵而显得独特。‌目前中国有‌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分别是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和武夷山。‌</p> <p class="ql-block">孔子庙,位于天街东端北侧,是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所建,庙前有“望吴圣迹”石坊,于1984年重建,还有一座“孔子庙”石坊。孔子庙内有山门、正殿、配殿,其中供奉孔子,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泰山孔子庙是全国名山唯一的一座儒家庙宇,它的存在彰显了孔子在泰山的重要地位以及儒家文化在泰山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碧霞祠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大观峰坐落在玉皇顶盘路东侧,因削崖为碑,布满历代题刻而闻名。其中,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所书的《纪泰山铭》最为著名,俗称“唐摩崖”。</p> <p class="ql-block">唐摩崖位于泰山接近玉皇顶处,利用自然崖壁刻石,巧借自然,洋洋大观,是全国帝王摩崖刻石中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纪泰山铭》俗称唐摩崖碑,高13.3米,宽5.7米,刻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08个字,是唐玄宗东封泰山的纪事碑。文词雅训,隶书遒逸,碑刻体伟幅巨,金光夺目。</p> <p class="ql-block">大观峰摩崖石刻具有跨越时间长,石刻内容比较广泛,涉及人物多且人物的社会层次丰富,涉及地域广阔,可谓遍及全国,刻制形制及艺术形式风格多样,石刻集中且多重叠、覆盖等特点,大观峰是泰山石刻最集中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孔子登上泰山后,觉得天下都变得渺小。这句话表达了站在高处可以看到更广阔的视野,象征着人的眼界和心胸的开阔。</p> <p class="ql-block">誉为“风云前哨第一站”的泰山气象站,正矗立于泰山极顶的日观峰,海拔1534米,是中国第一个永久性高山气象站。从最初的泰山测候所到现今的泰山气象站,历经风云变幻、社会变迁,已经运营了90余年。</p> <p class="ql-block">“拱北石”,又名“”探海石”,位于泰山极顶,是泰山三大标志性景点之一。上面镌刻有方毅1985题写的“雄峙东海”。是观赏日出最佳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的群山,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 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五岳独尊”景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去往玉皇顶的必经之路上,海拔1545米。摩崖高210厘米,宽65厘米,大字径55x42厘米。在其右侧有楷书“昂头天外”题刻。泰山是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的往来胜地,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除了庙宇、塑像之外,山上共有2000多处摩崖石刻,其中“五岳独尊”就是众多古迹石刻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现已成为泰山的标志,并被设计进人民币的背景图案。</p> <p class="ql-block">玉皇顶旧称“太平顶”,这里是泰山绝顶,是历帝王登高封禅的地方。玉皇庙建于泰山的极顶,为泰山地势最高的建造物,由山门、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和东西禅房组成。主殿供奉玉皇上帝神像。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庙院中央有块极顶石,极顶石上有通石碑,上刻着“泰山极顶”和“1545米”两行字。</p> <p class="ql-block">“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道出了多少人对泰山的向往与敬畏。终于,有幸登上了泰山,亲身体验了那种站在山巅,俯瞰万物的豪迈之感。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泰山之巅,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我想,这就是登山的意义所在吧。它不仅让我们锻炼身体,更让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让我们懂得了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