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乐游黄鹤楼

旅乐摄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1日,恰逢信阳陆军学院第五届六队同学毕业四十周年相聚武汉的第三天,上午,组委会精心安排同学们游览了江南名楼——黄鹤楼。黄鹤楼,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紧邻万里长江,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是武汉市当之无愧的地标建筑。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初为军事目的而建,名为“军事楼”。岁月流转,黄鹤楼的军事功能逐渐淡化,转而成为文人雅士游览、吟诗作画、举办宴会的胜地。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更使它声名远扬。历经多次毁坏与重建,黄鹤楼于1985年最后一次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设计。主楼呈四边套八边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环绕着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整座楼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黄鹤。黄鹤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佳作。</p> <p class="ql-block">踏入黄鹤楼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启功先生题写的“黄鹤楼公园”五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令人顿感庄重。同学们办走边看,边看边聊,脸上写满笑容,心中充满快乐。</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顶层正面悬挂着由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书写的“黄鹤楼”三个大字的匾额。舒同的书法作品以其饱满、刚劲、圆润、有力、宽博端庄和雅致而著称,黄鹤楼匾额的书写风格也体现了这些特点,使得整个建筑更具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黄鹤楼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有独特的展示主题。底层主要展示黄鹤楼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背景,这里有一幅高达9米的彩色陶瓷壁画《白云黄鹤图》,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碑刻。第二层展示黄鹤楼的建筑历史等内容,墙上展示了唐朝阎伯理的《黄鹤楼记》,还有两幅精美的壁画以及古今六个时期的黄鹤楼模型。第三层展示唐宋时期的名人诗词书画,通过三幅壁画表现了唐宋时期13位名人的风采,并展示了他们在黄鹤楼谱写的诗词。第四层用仿古雕花隔扇和红木屏风分成几个小厅,展示了中国传统字画和艺术品。顶层则展示了黄鹤楼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大厅内有十幅精美的《长江万里图》长卷壁画。站在五层走廊上,可以将武汉市全景和长江大桥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色的琉璃瓦煜煜生辉。黄鹤楼顶层背面悬挂着喻育之书写的“楚天极目”四个大字,彰显了黄鹤楼的高度和视野,令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底层西侧悬挂着“势连衡岳”四个金色大字的匾额,笔力遒劲,极富动感,彰显了黄鹤楼的磅礴气势,仿佛欲与南岳衡山、岳阳洞庭湖相连。</p> <p class="ql-block">站在黄鹤楼上,长江及武汉长江大桥尽收眼底,江水悠悠,大桥横跨,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雄伟屹立,傲视长江。黄鹤楼前,游客们驻足观景,或拍照留念,或静静欣赏,沉浸在这片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美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全体同学在雄伟壮观的黄鹤楼前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段珍贵的旅行,让这一刻成为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江山入画的牌坊前,二区队长李红欣与区队全体同学合影留念,将大家满面笑容的瞬间定格,成为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七班的张殿臣、毕万成、李建忠三位同学也拍下了一张纪念照,笑容洋溢在他们脸上,仿佛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p> <p class="ql-block">我与毕万成在黄鹤楼前合影留念,彼此的心中充满了重逢的喜悦与感慨。</p> <p class="ql-block">我与李湘华同学在黄鹤楼前合影留念,那一刻,仿佛时间静止,只留下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黄鹤楼前眺望远方,心胸开阔,心旷神怡,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只剩下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我在黄鹤楼背面拍下这张打卡照,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仿佛与这座古老的建筑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我虽曾于1992年游览过黄鹤楼,但此次重游黄鹤楼,心中却有别样的感慨。武汉市已今非昔比,现代化大都市繁荣昌盛,令人倍感欣喜倍受鼓舞;尤其是与毕业四十年的同学相聚武汉,一同游览黄鹤楼,更觉意义非凡。岁月如梭,物是人非,但黄鹤楼依旧屹立于此,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武汉的发展与我们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