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其心志一一学论语宪问篇第二章

朱世岱

<p class="ql-block">“苦其心志”----学《论语》宪问篇第2章</p><p class="ql-block">【原文】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知识分子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足以做知识分子了。”</p><p class="ql-block"> 孔子理想中的士,具有安贫乐道的美好品格。孔老师最得意学生颜回就有这样的品格。孔子认为,如果士人贪图安逸的生活,就失去了作为士的资格,这与孔子在前面所说的:“知识分子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p><p class="ql-block">我本人属不属于孔子说的士或知识分子,我不敢肯定,但我曾经是知识青年这是肯定的,因为我曾响应了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农村插队的五年对我的一生影响巨大,在那里让我爱上了大自然、广阔天地、农村和农民,农民吃苦耐劳精神给我以巨大的影响。我成年以后的主要经历分四段:五年当知青,五年读师范、10多年教书、20多年做公务员,其中最有价值、对一生影响最大的阶段是五年的知青生活。</p><p class="ql-block">后来回城,又上学、结婚、生子,仍总想着在广阔天地里的生活。总想冲出舒适的生活圈,回到更广阔的天地里看看。我的家庭文化环境是我保持这种意识的沃土。我的父母、妻子不想让我成为社会上某些人那样:整天沉迷于喝酒、抽烟、玩麻将、闲聊。他们都希望我成为好学上进、见多识广、有性格的人。在亲人们精神、资金的支持下,1981年暑假,我与张震同学,用28天的时间,骑自行车环辽宁省转了一圈,经过几十个县区,骑行1500多公里。回来后,人变瘦了,肌肉结实了,精气神更足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利用假期和退休后的时间,多次长途骑游,行程达十五万多公里,全国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留下了我的车迹。一路上所遇到的艰难可想而知,这些磨难都是我一生的精神财富,金钱是无法买到的。</p><p class="ql-block">追安求乐是人的天性,不需要特意培养;而好学进取,则需要不断地修炼。长途骑行锻炼身心,好处多多,但只能偶尔为之。我们常态化的生活是柴米油盐居家过日子,生活在一个相对舒适安逸的环境中。为了防止长时间在舒适区生活可能带来的惰性,我们应该适当地给生活增加些难度,比如阅读有一定难度的文、史、哲类的经典著作,在盛夏和寒冬做体育活动,以此来磨炼我们的身心。多年来,我就是经常有意识地在寒风刺骨、风雨交加的天气习武、跑步、爬山或骑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以减缓身心老化的速度。</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年龄愈来愈大,也没人管,到这个时候,最容易安于现状,怕苦、怕累,不思进取。每当这时,我会想到孔老夫子那:“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劲头 ,我顿时也来了劲。</p><p class="ql-block">(朱世岱写于2024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12年6月12日,骑游大运河长江黄河第87天,共骑行9205公里。当日,遇到四位朝圣者,他们是青海省海南州共和人,一路三步一叩,到拉萨朝圣。</p> <p class="ql-block">骑游大运河长江黄河</p><p class="ql-block">第87天  2012年6月12日 到西大滩  (隶属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p><p class="ql-block">  1、朝圣者  </p><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7点30分,骑至109国道2996公里处,看见一位身穿蓝色马夹的人,向着拉萨方向三步一叩。我走向前与她交谈,才看清她是一位姑娘,今年27岁,名叫西热卓玛,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人。她是与母亲在去年从家乡出发,每天以8公里的速度叩拜,最后到拉萨大昭寺朝圣,估计还得半年多才能到达拉萨。她与母亲在路上又遇到两位同乡的朝圣男子,他们四人结伴同行。</p><p class="ql-block">“那三个人呢?”我问。</p><p class="ql-block">“他们还在后面吃饭。”西热卓玛回答。</p><p class="ql-block">“我向前骑了几百米,果然看到有三个人正在白色帐蓬内吃饭。地上的柴火上烧着水,三双用于叩拜的木制手套散放在地上。我将自行车靠在摩托车旁,与他们打招呼,他们让我坐下来,热情地请我一起喝奶茶。</p><p class="ql-block"> 我说:“吃过了。”便坐在他们旁边,与他们聊天。他们都是藏族人。西热卓玛的母亲今年59岁,稍瘦些的男子55岁,稍胖些的男子50岁。二位男子夜里睡在白色的帐蓬内,母子俩睡在摩托车上。摩托车是母女俩的,那台推车是两位男子的。两台车上都放着酥油、奶茶、面粉、食盐、衣服等物品。</p><p class="ql-block"> 年长的年轻的、男人和女人、机动车和手推车竟然能组合在一起,这就是共同信仰的力量。这是我在青藏线上骑行所见到的最执著的朝圣者,他们坚毅向前,殉身半途也再所不辞。藏族人和幸福之间的距离,不是由财富来丈量的,而是用心灵来衡量的。他们将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我们以为艰苦的,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在朝圣之路,他们体会的快乐,远超出我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四位朝圣者的车辆</p> <p class="ql-block">骑游大运河长江黄河</p><p class="ql-block">第87天  2012年6月12日 到西大滩  (隶属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p><p class="ql-block">3、列车为我鸣笛</p><p class="ql-block">单车独行的孤独与寂寞是可想而知的,但又不能深陷其中,解救的办法还是不难想出的。</p><p class="ql-block">最好的办法是让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动员起来,与外界、内心做充分的交流、互动,冲淡孤独与寂寞。</p><p class="ql-block">视觉器官动员起来,观赏变化万千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造化之功。</p><p class="ql-block">发音器官动员起来,向着群山高呼,群山定会礼貌地回音;向着圣湖高喊,声音会穿透波光,传到佛主的耳畔,佛主会向你满意地微笑;向着荒原上的野生动物呼喊,它们看抬起头来,呆呆地静听;向着迎面而来的车友、藏民,说声“您好”,他们会笑着回应一句“您好”;向着你的内心唱一首歌曲,你的心灵会感到格外的安慰。</p><p class="ql-block">肢体语言动员起来,向路人、车友挥手,他们会更加热烈地向你挥手;向汽车司机挥手,他们会向你敬礼或鸣笛;向迎面而来列车挥手,众多的旅客会向你招手,更神奇的是有时列车司机会为你鸣笛,这会让你感动得不能自己。我知道列车在青藏线上行驶,特别是驶过可可西里、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为了不惊扰野生动物,开车是不能随便鸣笛的。有了几次与列车司机、旅客的互动经历后,我就不再向列车的正面挥手了,待到车头过去后,我向车箱内的旅客挥手。在荒无人烟的千里戈壁上,在公路上,忽然出现了一位身穿红色冲锋衣的骑行者,要比一只野驴或藏羚羊的出现要扎眼多了,更何况有时列车与109国道之间的距离是很近的。在众多的互动中,与列车的互动最为刺激,它大大地化解了孤独与寂寞。</p><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大概是好长时间没与列车互动了,见迎面过来一辆列车,而且公路与开车的间距只有几十米,我主动向列车挥手致意,列车司机立刻回以响亮的汽笛声,太够意思了,如此隆重的回礼,感动得快要流泪了。忽然又感到不对劲,怎么忘记曾经的自我约束――不再正面与列车挥手。</p><p class="ql-block">人就是这样,太把自己的感受当回事了,太看重与自己同胞的交流、礼仪,而不把动物朋友的感受放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骑游大运河长江黄河</p><p class="ql-block">第87天  2012年6月12日 到西大滩  (隶属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p><p class="ql-block">5、荒凉之极</p><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半,在不冻泉镇扎西商店的女老板的鼓励下,我毅然骑向昆仑山口,坡较缓,天公作美,竟然无冰雹和大雪,4点半爬上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p><p class="ql-block">昆仑山,如雷贯耳,关于它的传说和记载汗牛充栋,今天能一睹它的风采,三生有幸。</p><p class="ql-block">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经青海省到四川省西北部,横贯新疆和西藏之间,全长2500千米。它像一条长龙横卧在中国的西部,有"亚洲脊柱"之称。又称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昆仑山的分支巴颜喀拉山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p><p class="ql-block"> 昆仑山口上,高高耸立着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欢迎您再来藏羚羊的故乡可可西里的告示牌,提示我,就要告别可爱的可可西里了。</p><p class="ql-block">从山口下来,是向南,一路下坡。渐行渐荒凉,河流干涸,干燥剥蚀的山坡、谷地,几无植物生长,好像到了无生命的月球。有点饿了,我在背风朝阳的山崖边吃点东西,几只苍蝇上来凑热闹,我才感到刚才是错觉,我仍在地球上。</p><p class="ql-block">快接近西大滩了,河中的水多了些了,那可不是传说中西王母在昆仑山取来的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也不是清清的雪水,更不是加多宝集团推出昆仑山高档矿泉水,而是眼前的灰黄色的真正昆仑山水。坐落在昆仑山玉珠峰下的西大滩镇终于到了,一幢幢现代的建筑让人眼前一亮,著名中国登山队训练基地、青海玉珠峰矿泉水公司都坐落在其中。放眼四周,山谷荒凉依旧,河水灰黄如故,此情此景,会让到此的每个游人大跌眼镜。</p><p class="ql-block">如果让我评选出川藏线和青藏线上的荒凉之最,我会毫不犹豫地选出109国道所经过的昆仑山口至格尔木段的山谷、河谷。</p><p class="ql-block">在这段路上骑行,时常让我想到古人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纸上得来终学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那以后,凡是以昆仑山命名的商品――昆仑山矿泉水、昆仑山润滑油…..在我的脑海中都打了折扣。爱屋及乌,恨屋及乌。昆仑山的荒凉,昆仑山水的灰黄,玷污了昆仑山英名。</p> <p class="ql-block">荒凉的昆仑山下的西大滩</p> <p class="ql-block">荒凉的昆仑山下的西大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