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文化宫,感受民族魂

十月枫叶【原创作者】

<p class="ql-block">  北漂多年,最惬意的事就是休息时间去看展。坐在公交车上,一路上都是目不暇接的美景。干净整洁的广阔路面,高大耀眼的楼宇,修剪过的花草树木,都让人感受到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爱国之情。今天的目的地是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民族文化宫。上一次来是2021年7月,为庆祝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举办的,题为“百年辉煌映日月,百家书画谱新篇”的百年百家全国书画大展。那些名家之作,让人大开眼界,赞不绝口,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沿长安街西行,天安门西不远就是民族文化宫。民族文化宫建立于1959年9月,这一宏伟建筑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中国56个兄弟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繁荣的象征。馆内设博物馆、中国民族图书馆、国家民族画院、中国民族年鉴社、展览馆。正面就是长安街,右手是民族饭店,左手是民族大剧院。孔雀蓝的屋顶,在蓝天下熠熠闪光,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让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宫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具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举办民族展览,收藏和研究少数民族文物、文献,提供民族书刊,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承办民族活动及商业演出等多项功能,是中外人士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 民族文化宫的宗旨是:为民族文化事业服务,为民族工作服务,为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事业服务。</p><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宫建成六十多年来,陆续收藏有珍贵少数民族文物五万余件;藏有24种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及汉文书籍60余万册;举办了民族工作成就、少数民族服饰、乐器、工艺美术、面具等专题文化展览及基本陈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系列展”。全国各民族地区,有近50个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经济建设成就,都能在这里看到。早在2016年9月,民族文化宫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年度观众总数超过18万人次。今年正在展出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览分三个部分:第一单元大一统,通过文物古籍向观众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第二单元大交融,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第三单元大团结,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此次的展品都是从国家民委系统馆藏的15万余件文物和51万多册古籍文物中,精心遴选而出的,人文荟萃,异彩纷呈。详细地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展示了中华文明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观众铺展开了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及发展的历史长卷。</p><p class="ql-block">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展馆,迎面就是概括全面的前沿。左边是第一单元,右边是第二单元,正面是第三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中国红的正方门楣,高大而威严,喜庆而壮观。首先走进第一单元,精品典藏一一罗列,呈现于面前。“大一统”单元,从思想理念、制度实践、价值追求,三个维度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以“天下为公,六合同风,多元一体,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创造了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灿烂文化和历史基因,让后人叹为观止!观展的人有老弱老少妇孺,但此时此刻仿佛人人都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人们注目凝神,一件一件细细端详或是啧啧称赞。也是儿轻声叹息场馆的人很多,但是却异常安静,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这也是国人血统里的凝聚力,统一性历来是中华民族突出的特性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一统”思想在各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与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形成,巩固发展。由各民族共同创造与维护,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大一统观念。发轫与先秦,秦汉开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以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正统而自居,大一统王朝交相更迭,大一统理念也始终不变。</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统之事,始于秦”。秦出于西戎而一统六国,完成了从西到东的华夏整合。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属国制,官僚制等,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汉朝丰富发展了大一统制度,建立起更加稳固成熟的大一统国家。</span>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郡县制王朝,为“大一统”打下政治基础。汉从思想和实践上对大一统进行丰富发展。自汉以降,“大一统”作为思想理念、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始终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崇高目标。在这一单元里,我看到了很多以前在书上没有看到的物件。还有品种繁多的飞镖,这些都是以前在武侠剧里看到的,总还以为是作者臆想出来,编撰而成的,如今看来自己是孤陋寡闻了。另外还有多种多民族交易用的货币和互赠的礼物,这里真是一场中国文化的饕餮盛宴。场馆内的灯光设计和资料查询技术也都是现代化的。一按按钮或旋转机关,就可以仔细了解或者聆听有关词条。让许多孩子颇有兴趣地,在玩中就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单元“大交融”部分,展示了众多民族的服装、乐器、节日、习俗等。每个民族都通过婚嫁联姻,贸易来往,借鉴了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节日庆典、宗教、医药、建筑、音乐、服饰等生活元素,为本族丰富了生活内容,促进了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 大交融,主要是人民生活的互融。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生藏于文明古籍,也与各地特色建筑中展现光彩,令我们欣赏与赞叹。祖辈倾力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以深深烙印于中国广袤大地中那些风格独特的建筑中,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小时候学地理,就知道咱中国地大物博。长大了走南闯北,也领略过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更爱我中华,更可喜的看到了中华各民族儿女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幸福的安居乐业!中华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交融杂居,繁衍生息着,共建家园,互帮互助,互为兄弟。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也成为了各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牢固纽带。各民族在几千年的交融,交流,交往中也不断深化着情感的认同。历代王朝一直在鼓励各民族移民开发边疆,同时边疆人口也大规模的内迁。元明清进一步巩固拓展和强化有了显著的治理。治理了西藏,安定了西北、安辑北疆、稳定西南、收复台湾,中华大地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从白山黑水到蒙古草原,从天山南北到青藏高原,从云桂边疆到台湾宝岛,从而也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众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局面。各民族和睦共居,共建共享,共情共乐,在密切的交往中,也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p> <p class="ql-block"> 纵观中国历史,既有漫长的统一时期,也有时间不短的分裂时期。统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固然不断走向深化。无论任何时候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也从未停止过发展,甚至范围更广,持续着更深度的融合。血脉牵情,情更浓!首先,尊老敬老是中华各民族都尊祟的传统。布依族的祭“老人房”,白族老人的“坐花娇”,景颇族的“敬老会,哈尼族的“敬老节”,还有朝鲜族跳象帽舞为老人祝寿,苗族的好酒仙境长者,藏族辞旧迎新时老人先吃第一碗,蒙古族朝蒙古族鲜嫩羊肉敬奉老人,锡伯族定了老人要“打千”等等,都是这一美德的生动体现。</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通婚和亲的代表人物也有很多。这种联姻的办法加强友好联盟,总是很奏效,且影响深远。我在第二单元大融合中看到,从汉朝开始的三位公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位公主,再到隋唐时期的八位公主,宋,辽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有也有八位,共有二十四位公主与联邦部落的可汗、单于或贝子和亲。这里也包括我们从小从历史课本中熟悉的文成公主和松赞干部。有了血脉相连,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交往广泛,全面交流,有了深度的交融。丰富多彩的婚礼习俗,也寓意深厚的礼仪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各民族情感相连的凝合剂。</p><p class="ql-block"> 《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老”一句,是表示儿女对父母的深情感恩。“宜尔子孙,振振兮”表达了人们对子孙兴旺,世代绵延的愿望。天下之本在于家!尊老敬老,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都真诚的传统观念。父母恩情,舐犊情深是各民族共通的情感!中华民族共同建设了精神家园,精神生活的汇通。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也在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了各民族人心相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家业兴旺,人人向往。</p> <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是最典型的互通互融。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不断繁荣发展。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中亚和欧洲的玻璃,宝石,香料等往来不断。丝路,丝绸之路不仅是重要的文化交通通道,也构筑起了沿途的商贸网络,增强了中原和边疆地区的文化融合和经济联系。那些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的英雄,义土,永远是民族的脊梁,值得我们代代传颂!</p><p class="ql-block"> 各民族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生肖文化遗产。十二生肖也成为各民族融聚共享的文化符号。<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原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完整的生肖系统。在文化交流中,占卜古时,十二生肖学,也成为了众多民族广泛接受的民俗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 龙腾虎跃,舞狮祥瑞,交相辉映,工艺互鉴,和谐致祥!舞狮在中华民族中是力量勇猛,智慧的象征,成为了一种祥瑞的符号。常常出现在建筑的雕刻,绘画,艺术,服饰纹样及民俗活动中。尤其是舞狮,如广西田阳,壮族,广东连州瑶族,贵州瓦嘎布依族,云南屏边苗族等民族聚居地区,每逢节庆或者有重大活动,舞狮助兴、舞龙舞狮、祈福祭祀,遂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符号。</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 “大一统”始建于《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先秦时代,华夏与四夷交错分布、迁徙互动、文化交融。逐步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生灵涂炭,使人们对“大一统”更加向往。尽管历朝历代皆诸子百家争鸣,尽管立场也各异、主张也不同,却在“定于一“上达成了高度共识,这也是国家之繁荣富强的根本所在。第三单元里,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伟大强盛的祖国,也更看到了中国大家庭团结和睦的幸福场景。</p> <p class="ql-block">  第三单元的大团结部分,全场展出的文物1500多件珍品,种类丰富,国宝纷呈。中华文明早期虽呈“满天星斗”式起源,但各区域文化要素并非彼此隔绝,而是互相凝聚,不断增进共同性与统一性。中华先民创造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文化体系,在不断演进互动中,呈现出许多共性。庙底沟市“花瓣纹”彩陶、龙崇拜、以玉为美等早期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中。一个早期中华文化圈由此形式,并辐射到大部分今日中国疆域。也昭示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线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p><p class="ql-block"> 无数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始终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大一统的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贯穿着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p><p class="ql-block"> 大一统制度在隋唐宋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央王朝注重大一统制度,创设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度,设置中央直接管辖的府、州、道。也注重因俗而治,在边疆民族地区创设羁縻府州,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并授予印契,告身等,推动了内地边疆一体化治理,与民族交往交流,强化了对我辽阔疆域的有效治理。</p><p class="ql-block"> 元明清时期,“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深化,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如元朝创设形成制建立宣政院,明朝在元朝基础上改革了土司子,清朝施行盟旗制,扎萨克制等强化编强化边疆治理。凡巩固了政治共同性的多元制度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削弱了政治共同性的多元制度,都得到因地制宜的改造。</p><p class="ql-block"> 西藏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考古证明,青藏高原的新石器文化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与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文化有重大交流。从汉藏语系到汉藏羌同源,藏族先民自古以来就与汉朝等各民族先民有明确的血缘、语言和文化联系。公元七世纪在西藏建立的吐蕃地区政权与大唐的和亲结为“舅甥”,促进了汉藏交流。元朝开始,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置了统管西藏事物和全国佛教的总制院,在西藏地方以萨迦寺为中心,设置行政机构。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管辖,设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确定金瓶掣签制等,为国之兴旺,民族和谐建立了不朽的努力。三个单元通过丰富的考古实证,典籍存续,文物收藏,发掘梳理形成了清晰的历史脉络,阐述核心理念,也展示了其展览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在民族文化宫内漫行细看,三个单元参观了三个多小时,收获无比丰盈。琳琅满目的国宝,璀璨夺目,令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人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敬仰我们的先祖。一件件或锈迹斑驳,或熠熠生辉的物品,都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一个个真诚憨厚的笑容,展示着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映衬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民族大一统,祖国大团结,同根同源齐向前,和谐社会人人爱,家家户户安居乐业,是民心之所向,国之繁荣、富强、昌盛!从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让人们感觉如同穿越了历史的长廊向现代走来。从思想沉重到暖意融融,从充满温馨到全身心都幸福快乐,深深为我们的民族感到骄傲。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昌盛和谐而胸怀激情!另外,场馆内还另外还有多种观众互动装置,可以帮助观众了解多姿多彩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我还兴致勃勃地在观众留影墙留了影,感觉这里绝对是顶级宝藏博物馆。同时我也深深的接受了一次历史教育,和文化熏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