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上午 <p class="ql-block"> 12月31日上午聆听了周路军团队廊坊市第二实验小学周路军校长带来的《家校社“教联体”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精彩讲座。</p> <p class="ql-block"> 周校长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为主题,聚焦当下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结合立德树人核心目标及相关文件精神,着重强调编写中国家庭教育蓝皮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与会人员积极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做出有益尝试。</p> <p class="ql-block"> 家长要从自身经验出发,首先要学会与孩子在平等的基础上做有效沟通,同时也要注重跟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多多交流。</p> <p class="ql-block"> 教,开始于家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持久的。无论从理论还是经验层面都表明良好的家长教育对后期孩子的成长成才意义非凡。</p> 12月31日下午 <p class="ql-block"> 12月31日下午聆听了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张秋爽教授带来的《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解读和实践》精彩讲座。</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读懂教材的内涵和价值</p><p class="ql-block">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教什么”和“怎样教”</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如何读懂教材如何读懂教材</p><p class="ql-block">(一)读懂教材匹配的核心素养(图标)</p><p class="ql-block">(二)读懂学习内容的整体关联(联系)</p><p class="ql-block">(三)读懂概念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p><p class="ql-block">(四)读学生的学习路径.学习式(策略)(五)读习题(层次.美别.价值-)模型)(教学评)</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如何用好教材</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读懂—用好教材的建议</p><p class="ql-block">在深入浅出研究教材后,要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处理好三个关系:</p><p class="ql-block">深入浅出与浅入深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学以致用与用以致学的关系</p> 学习笔记 学习心得 <p class="ql-block"> 教师在家庭教育中担任着“家庭教育工作的推动者”、“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者”、“成功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成功家庭教育的践行”、“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配合者”、"家庭教育的纠偏者"六种角色。从而让学校教师切实的帮助到每一位家长,同时也要求只有每一位家长成为“家校社”共育的合伙人,与学校及老师同频共振、磁场相似、步调一致,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真正的做到“为国育才”的教育目的!</p><p class="ql-block"> 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远景目标。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做实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作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在家庭教育方面持续发力,探索建立起家校社共育创新模式。今天通过专家的解读,必然会促进我校家校社教育进一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 聆听张秋爽讲座—《感悟核心素养下教材解读与实践》的讲座中,我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深入剖析核心素养与教材的关联,强调教材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依托。这让我明白解读教材要挖掘其隐性价值,如在数学教材里,除了公式算法,更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实践指导方面,张老师分享诸多案例,让理论变得鲜活。例如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养。这启发我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主动性。</p><p class="ql-block"> 此次讲座为我指明方向,我将不断探索,把所学运用到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让教材成为学生成长的有力支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