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的白音套海,汉译为“富饶的湾子”。这里南靠奔腾不息的老哈河,北傍科尔沁沙地的浩瀚沙漠,万顷草原田畴遍布东西200多华里。这里虽然土地和水资源丰富,居民勤劳淳朴,但在改革开放前的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却是南面老河塌,北面沙子压,水资源白白浪费,土地不断沙化、盐碱化,再加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草场退化,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缺乏,科技含量低下,土地粮食产量低,畜牧业生产不景气,农牧民都很难吃饱肚子。“花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状况,在当时的一些生产队毫不夸张。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信息交通也非常落后,那时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上趟赤峰、乌丹不是经敖汉,就是绕奈曼,不到200公里的距离,有时就要走上两三天。白音套海被人们戏称为“翁牛特的东藏”,说“宁上北京上海,不去白音套海”。那时,“富饶的湾子”不富饶,徒有虚名。一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这个偏僻的角落,干部群众紧跟时代步伐,解放思想,改善条件,发展生产,旧貌换新颜,白音套海大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老哈河上建闸桥,驯服了桀骜不驯的河水,旱田改水田,栽植水稻,改良土壤,粮食丰收;治沙固沙,恢复植被,牛羊舍饲,膘肥体壮。大玉线、乌白线、“210”省道等穿沙路先后通行,居民出行赤峰、乌丹,朝辞晚归,当日往返。农牧民种粮养畜,有的一家一户的产粮、存栏牲畜数量就相当于过去一个生产队。脱贫攻坚,发家致富,人们腰包鼓了,生活水平提升了。家家青堂瓦舍,座座民居鳞次栉比。新时代的居民小区楼房高耸,中老年居民跳舞、唱歌、打牌,尽情消遣娱乐。农户也盖上了小洋楼。农用无人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机具和小轿车广进农家。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中心小学辐射全苏木各小学、幼儿园、教学点,教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使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累计投资2100万元、建筑面积1700平米的医院门诊楼投入使用,购置了常用精密诊疗仪器,方便了老百姓就近治疗,减少了病人外出看病的成本,有效保障了全苏木2万多居民的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 现在,“富饶的湾子”真的富饶了。据2023年统计,全苏木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0万元,粮食总产2.8亿斤,牲畜存栏25万多头(只),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蕴含着苏木党委、政府和干部、党员、群众实施“产业强镇、生态立镇、文旅兴镇、和谐稳镇、文明筑镇”的发展战略,付出的心血和辛劳。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党建引领,建设文明和谐社会</p><p class="ql-block"> 一是党委班子突出理论武装、严格责任落实、贯彻旗委决策部署、狠抓问题整改、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二是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采取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扎实开展“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规范发展党员等措施;三是积极打造“一核一线五系五面一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四是创建“党委谋划、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连心”发展链条。</p><p class="ql-block"> 抓实抓细的党建引领,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干部、党员、群众同心协力为振兴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和谐的社会氛围。</p> <p class="ql-block"> 农牧并举,促进经济大发展 </p><p class="ql-block"> 玉米、水稻主产当家 。2024年全苏木共种植玉米14.2万亩、水稻3.04万亩,超额完成生物育种玉米种植面积4万亩。总产量可达2亿多斤,玉米、水稻成为了农业种植的当家产品。在白音套海苏木种植几百亩玉米、水稻的农户比比皆是,甚至还有种上千亩地的。夏天全苏木沿老哈河100多公里的沃野农田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秋天,家家户户的粮食金光灿灿,堆满场院,一片丰收景象;入冬,玉米脱粒、收购的机械、车辆马达轰鸣,来来往往,卖了粮食的农民揣起了一沓沓的钞票。</p> <p class="ql-block"> 庭院经济各显其能。庭院经济是白音套海苏木根据地域广阔、人口密度小、家庭院落大的实际,变闲置为优势,创新实施的具有“庭院增绿、村庄添美、农民增收”地方特色的农村庭院种养殖经济发展新模式。各家各户利用闲置的面积和空间,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使“空置地”变为“致富地”。小庭院大作为,小规模大群体,走上了一条投资小、方便做、见效快,小庭院、多商品、高效益的特色立体发展之路。</p> <p class="ql-block"> 多种经营拓宽发展途径。白音套海苏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方向,转变理念,创新思路,不断拓宽经济发展途径,优化布局,多种经营,形成多元化的优质农牧特色产业。</p><p class="ql-block"> 进行“五基地”建设:一是创建车厘子种植基地。二是实施托养基地。三是发展碱地水稻基地。四是培育玉米制种基地。五是花菇种植基地。整合土地资源,发展玉米套种冬瓜。鼓励村民瞄准市场,种植沙地西瓜、大葱等作物。引进外商、外资投资,扩大村民务工创收。多措并举,切实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p><p class="ql-block"> 白音套海苏木具有“南河北沙”的地理结构和天然打造的优美环境,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因此苏木党委、政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提出了“一河带一镇、一镇带一片”“文旅兴镇”的发展思路,以“文化+旅游+农业”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文旅融合项目,打造特色旅游小镇。</p> <p class="ql-block"> 响水景观得天独厚。景色美,稻香浓,传说奇。摩崖石刻、奇峰怪石,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高日罕渔村颇具特色。游客们赏荷、荡舟、垂钓、品尝鱼宴,尽享江南风光。</p> <p class="ql-block"> 乌白公路插上新的翅膀。穿沙公路全长91公里,连接苏木全境和旗内多个旅游景点。沙障壮观,连绵起伏。“织金甲,锁黄沙”,沙中有湖、湖边有草、草中野兔跳山鸡飞,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美好自然景观,令过往的游客无不驻足欣赏。</p> <p class="ql-block"> 潮平两岸阔,好风正扬帆。白音套海苏木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正如一幅色彩纷呈的画卷,白音套海人正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画卷上继续浓墨重彩地描绘着农业精、农村美、农民富的最新最美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文字整理:王德明</p><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和魏亚清老师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