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的人成了故事里的人

Micky

<p class="ql-block">昨天晚上十点钟到达重庆,打车到民宿熊猫公馆,32楼,还算干净,价格便宜94元一晚。无论在车里还是在街上时,总感觉有一双特务的眼睛👀在某个角落盯着我们。对重庆的想象就是电视剧里的情境,到处充满了特务,觉得自己是共产党员来执行秘密任务似的。</p><p class="ql-block">重庆游第一站来到解放碑打卡。解放碑是“人民解放纪念碑”的简称,碑四周鲜花盛开,碑下有两个兵士巡逻转圈,看得出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此处已发展成为商业街,不愿再进行游览,随前往山城步道。</p> <p class="ql-block">山城巷原名为“天灯街”,是法国传教士在坡上点灯为路人照明而得名,由高级住宅区到外籍人士再到普通邻里百姓聚居,一步一景,一馆一特色。一路观看历史记忆馆了解重庆的边边历史,一路吃重庆当地特色的饮食,欣赏墙上、小店招牌,各种各样的话语沉浸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织,如“听故事的人成了故事里的人”,“去哪里不重要,重要是你去呀”,色香味俱全。</p> <p class="ql-block">山城巷走到尽头遇见法国传教士建立的仁爱堂,据说在战时成为人们的避难所和教会学校。现在正在修建,紧邻右墙边是钟楼塔,保存比较完整。穿过领事巷,看到有一“小风面馆”,地道的重庆小面。我想品尝一下重庆辣到底有多辣,吃正宗的重庆小面,先生不爱吃面,因为我喜欢,所以不得不陪我一起吃,于是要了两碗小份面,价格不贵,七元一份。刚吃第一口,呛得我俩直打喷嚏,一边吃一边说好辣,一边鼻子一把泪倒是没下来,哈哈。吃到一多半,先生说,“唉,没有那么辣了。”我也觉得越吃越香。从红彤彤的辣油里捞出面条,带着辣香送进嘴里,回味无穷。砸巴着嘴,“香,好吃!”走出了小店。</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出发去十八梯。旅游攻略是拜托豆包编辑提供的,我们在此基础上再挑选、修改、组合。双脚往前,绕过一道道弯,终于来到了十八梯风貌区。</p> <p class="ql-block">十八梯是有上上下下的梯坎(阶梯)组成,它是老重庆、老山城的记忆,也是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山石板路。但,高度又不够,听司机师傅说,那是在影城拍摄的。十八梯横亘在上半城与下半城之间,是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边界区。一路游览,店铺临街而建,依地势高低,错落有致。树根盘绕,独特的吊脚楼比比皆是。2016年政府与杭州设计院合作,呈现老重庆,老山城味道修建,保留了原材料,原高度等,使十八梯成为山城一道靓丽的风景。大隧道见证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救国民组织修建的防空洞。在这里看到了一建筑标志类似于解放阁,最初是重庆精神堡垒,为纪念孙中山而建立,后遭到炸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原址上修建抗战胜利记功碑,1950年刘伯承将其提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以后就感觉比较累了然后就来到了18梯老茶馆。要了一壶金骏眉和一杯重庆的老鹰茶。价格也不是很贵啊,坐在大厅里喝茶嗑瓜子,感受着巴蜀文化的舒适与惬意。桌子特别多,厅非常的大能容纳近200人。坐在老茶馆,边喝茶边听说唱。旅游的习惯是每到一个城市总要听一听地道的特色文化,如戏剧、相声、三弦等。一位年过60的女士说唱的金钱版,她看似有五十多岁,比较显年轻,声音洪亮底气非常的足。边喝茶边嗑瓜子儿边听说唱别有一番韵味。艺术家唱了五六首,其实没大听懂,最后一首是川江号子。她讲述到喊号子时客人跟着一起喊的时候客人也要嘿嘿哟嘿哟。先生也跟着大声敲桌子喊号子,我就对着他笑,终于感觉到生活也可以有另外一个活法。</p> <p class="ql-block">一个景点游玩完毕接着去另一个。与其说是景点,不如说是文旅区域,重庆叫风貌区,我感觉风貌区意义更好一点。下一个风貌区是磁器口。</p><p class="ql-block">坐地铁二号线到达磁器口,先到磁器口后街,发现现代痕迹较浓,随离开去到磁器口正街。街道古老,店铺各有品味,叫卖声、咔嚓声,不觉入耳。麻辣味、辛香味,味味扑鼻。</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个打折都是30元的店铺,买了喜欢的檀木手把件,据说是什么翠的子母项链和车内挂件,总共不到100元。价格便宜,不管真假,但手把件确实是红木的,哈哈,喜欢就好。走着走着有些饿了,看到了磁器口社区食堂,能对外开放,去看看。哇哦!四菜一汤,米饭加蔬菜汤,每人15元,60岁以上老人免费。真的是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啊,杠杠滴。重庆游,内容丰富,巴适得很,深度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也很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