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盘肠大战”的英雄赵佑卿)</p> <p class="ql-block"> “阵地失守”</p><p class="ql-block"> 按照上级命令,步兵第 596 团于1985年5月20日~23日,陆续接替步兵第 1 师 3 团的防御阵地,5 月 23 日 24 时 00 分,团长刘安民在换防文书上签名,步兵第 1 师 3 团移交指挥权,指挥所撤离,步兵第 596 团正式接替步兵第 1 师 3 团在老山地区的防御任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初上阵地的广大指战员心情是紧张的,但已经上了阵地,就应尽快熟悉战场情况,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守好每一寸土地。</p><p class="ql-block"> 5月27日20时30分,敌利用我刚刚接防,情况不明,妄图打我一个措手不及,对我 74 、75 号阵地实施猛烈炮击,21 时 05 分,敌一个排的 兵力,沿 968 高地西侧向 74 号阵地偷袭,同时两个班的兵力向南嘎 0 号 阵地偷袭。步兵二连连长李才喜组织步机火力,沉着应战,在上级炮火支援下,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打响了步兵第 596 团对越防御作战第一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28日22时30分,敌军未捞到好处,又以一个连的兵力继续向 74 号、75 号阵地进攻,敌军的炮火十分猛烈。23 时 10 分,通往 74 号阵地的有线、无线通信全部中断,是仅通信中断,还是阵地失守,由于初上战场,缺少经验,一旦阵地失守,责任重大, 必须及时向团指报告,因而有指挥员误判:“74 号阵地失守”。师下派到我团的某参谋,未经团同意立即把此情况上报师指挥所,造成军、师指挥所高度紧张,一度混乱。防御作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不丢失一寸土地, 不但不丢,必要时还得占领敌一两个要地,来改善防御态势;二是不丢失一具尸体。这才第一仗,阵地就丢失了,怎么得了?因而各级很重视。 但 15 分钟后,在通信连组织紧急抢修之下,很快与 74 号阵地恢复联络, 得知 74 号阵地仍牢牢控制在我手中, 寸土未丢,虚惊一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般说来,一两个阵地,团本级就应该也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在没有弄清情况时,作为指挥员应沉着冷静,把情况弄清后,再作处置。未经最高指挥员(团长)同意,擅自报告是不妥的,即便报告又能怎样?上级不会派一兵一卒给你,还得本团解决。在情况未查明的情况下擅自报告,既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混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阵地失守”,那是在 5 月 30 日晚,敌为配合那拉口方向的进攻行动,20 时 00 分,以一个排的兵力向 0 号阵地进攻,被我击退。五连战士赵佑卿腹部受伤,肠子流出, 缠上绑带,继续战斗(战后被誉为“盘肠大战”的英雄,荣立一等功)。21 时 00 分,敌以一个连的兵力,向步兵七连、九连防守的阵地进攻。31 日凌晨, 步兵三营报告:“21 号阵地失守”。 团长刘安民吸取前期教训,冷静处置, 即刻命令步兵三连连长吴文国派人到 21号阵地查明情况。同时命令团预备队步兵六连一排向 21 号阵地增援。后经步兵六连一排查明,这又是 一场虚惊。还是通讯联络出了问题,通讯装备861 步话机是班排之间的主要通讯工具,质量太差,战士戏称“三不通”,即白(天)通黑(夜间)不通,晴通雨不通,近(距离)通远不通,上级常常需要一线的情况时,却得不到情况。此次战斗,步兵七连牺牲 3 人(其中排长陈菊生牺牲),步兵九连牺牲 2 人,步兵六连牺牲 3 人。 团作训参谋王振荣负伤。伤亡惨烈, 教训深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两次“阵地失守”,都是虚惊 一场,这与部队初上阵地,情况来不及熟悉,通信联络不畅,个别指挥员心神不定,处置不当有关,因此,判断上难免出现偏差,还好是一场虚惊, 倘若真的丢失了阵地还是相当麻烦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阵地失守,是真正的阵地失守了,那是在“5.31”敌团规模进攻中,步兵第 595 团方向 211 高地 1、 2 号哨位失守,后虽经反复争夺,双方伤亡惨重,几易其手,直到“9.8” 出击作战,才真正回到我们手中,详情待后详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