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尊严、权威和吉祥,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这一年也是我退休后第二个青春焕发勃勃生机的一年,是龙腾虎跃的一年。</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年里,我不知不觉撰写了12篇散文,一部短篇小说。其中在海河文学平台和杂志上刊登5篇,美篇2篇,蒙东作家平台1篇,天津散文微刊1篇,华语经典文学1篇,天津七子学社微刊1篇,丝路都市文化汇1篇。海河文学小说1篇。其中《一张泛黄的立功喜报》获华语经典文学第二届“魅力中国”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丝路都市文化汇【第五届“关于年味”全国征文大赛】《父亲的春节》已经入围。短篇小说《奇异饺子缘》刊登在海河文学平台。有3篇散文入选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选散文集》。</p><p class="ql-block"> 3月被天津散文研究会吸纳为会员,11月被中国散文学会吸纳为会员。</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还完成了4万字的续修张氏家谱,为张氏家族增添了一部可追溯11代人的家族历史。</p><p class="ql-block"> 回想走过的2024年,除了和家中弟兄们媳妇一起照顾两个鲐背老人和8岁的外孙子外,撰写了近8万字的散文、小说和家谱,每天早晨还带一帮学生近两个小时习练太极拳。即便这样还忙中偷闲在5月底6月初实现了一趟北欧10天之旅,可以说一年中忙忙碌碌,生活过的有目标有方向有滋有味,没有虚度年华。</p><p class="ql-block">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它是治国理政的法宝,也是人生的哲学,更是健康养生的文化品味追求。</p><p class="ql-block"> 2024年即将结束,2025年已经迈着铿锵有力地步伐来到我们身边。</p><p class="ql-block"> 2025年我将步入古稀之年,古稀之年对于1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属于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又不能算古来稀,随着中国人的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平均年龄已经由唐朝时期59.3岁增长到现在的78.6岁,古稀之年在当代的中国已经是再平常不过了。有句顺口溜说得好:当今七十无古稀,八十刚到中年期;九十出头尚称老,百岁才算古来稀。</p><p class="ql-block"> 那么,还要有继续奋斗的目标。在已经出版一部40万字的纪实散文集的基础上,要争取出第二本书,此稿已经完成11万字,只要达到15万字就能实现中国散文学会出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冲刺,争取早日实现入伍时受军旅作家高玉宝影响的作家梦。</p><p class="ql-block">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日》一诗就是我退休后的人生座右铭。</p>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证 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证 团结出版社出版纪实散文集 天津海河文学杂志 张氏族谱 张氏族谱已被《华夏张氏统谱》编委会办公室收藏 与部分拳友们参加活动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