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集锦

胡楊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胡楊林在《五弦歌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撰写编者按集锦(九)</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按前语:</span></p><p class="ql-block"> 《 编者按 》是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作的说明、提示或考证。它既可针对文中的观点或材料表达其意见,又可提示要点并抛砖引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五弦歌风》有别其他网络平台,每发表一篇文章、词句都要附上一个独特而精彩的编者按,很受广大作者、读者的欢迎和喜爱。</p><p class="ql-block"> 为再现作者写作思想和艺术风格,加深读者对优秀作者作品的回忆,达到“温故知新”,且扩大其影响力的效果。将自己撰写的《编者按》编成专辑,分期陆续发表。以此激励作者投稿的积极性,增加广大读者阅读热情。并将编者、作者和读者融为一体,穷尽最美的色彩,绘出更加绚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故乡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武凤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 清代诗人袁枚曾这样说过:“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其大意为:写诗要有强烈的感情,故而情能生文,文又生情,便可成就不朽诗篇。今天编者给大家推荐,凤华女士的《故乡情》,恰是诠释古人之言一个最好的例证。</p><p class="ql-block"> 作者是一位才情横溢的女诗人,《故乡情》所表现的均为“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这组律诗将“怀乡、咏校、惜友等多种情感,以及赞美人文自然风光云集于一处。每一种思想感情都发自肺腑,情之所至如行云流水,谱写出一首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壮丽诗章。此作意境深远,触动人心,体现出一种美感,令阅者陶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古寺古树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红山达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辑按:</b></p><p class="ql-block"> 爱因斯坦说:“灵感并不是在逻辑思考的延长线上产生,而是在破除逻辑或常识的地方才有灵感。”红山达克先生这篇《在古寺古树下》的散文,正是说明上述经典命题的一个特例。</p><p class="ql-block"> 作者运用充满生命力的文字,以其亲身经历和体验,向读者介绍了这片土地的神奇。并且剖析了产生写作灵感,“为什么在古寺古树下会,而在其它地方不会”的深层原因?仔细阅读让文字爱好者,有一种赏心悦目、心驰神往的感觉,有一种立刻打点行囊去体验一把的冲动。</p><p class="ql-block"> 此文文风朴实,立意新颖,充溢着真情实感,以及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篇难得的“话说灵感”的佳作。向作者问好!感恩奉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梦回朱日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红山达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 很荣幸能为红山达克先生的《梦回朱日和》写按语。这对于我这个曾经想当兵,而未能圆梦的人来说,是天赐良机/难得的赏阅机会。它再次唤起我对军旅生活的憧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多集长篇写实回忆录,作者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鲜明简洁的笔触,把一段段经历勾画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逼真地还原了朱日和基地创建和发展的辉煌历程,艺术地再现了全体官兵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豪迈气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些文字纯净而深䆳,让人过目有思,思之有悟,悟后有得。同时,让人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体味着时代脉搏,特别是写出了特殊时代的军人情怀。就如同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画册,令人流连忘返,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 这又是一部现代军事题材的回忆录,作者有机的将理论性、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以及实战化训练融为一体,增强了作品的看点。捧读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始终充盈着一种美感和力量。让我们走进“朱日和”,共同领略为世界所注目,震撼中外的现代化练兵场风彩,并从中雅赏红山达克先生卓尔不群的写作风格与军魂之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端午是座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骑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 甲辰端午当日,编者浏览“微群”,有一“奇文”入目,便畅读其中。标题是《端午是座碑》,也是本文的文眼。为文坛老将骑兵先生所作。</p><p class="ql-block"> 作者采用“递进式”,记叙了端午节的见闻与习俗。首先再现了儿时过端午节的欢乐情景:“端午鸡!黄老虎!”闺女剪纸,孙儿嬉戏,农家小院充满别样的情趣。接着对“端阳节(端午)”,“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跳钟馗,挽五色线,饮雄黄酒等多彩的文化符号”加以渲染。然后点题,用深邃的目光审视历史,以敬仰之心怀念屈原,赞美了屈原伟大的爱国情怀,和卓绰一世的文学贡献。</p><p class="ql-block"> 此文开门见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篇尾点题。无论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或文章内涵,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老哈文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浮生历事》选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男人怕割麦子,女人怕坐月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 老哈文稿《浮生历事》,这部匠心之作,记载了自己经历中一些事情或事件。这些经历或是美好的、或是悲伤的、或是难忘的,或者是平淡无奇的,都传递出一种人生的道理和经验,它让人们不忘历史,更好地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更好地走向未来。《五弦歌风》多次连载,深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p><p class="ql-block"> 今天再选发一篇“男人怕割麦子,女人怕坐月子”。此篇以农村俗语为题,详细记录了上个世纪农村从春播至秋灌农活的全过程,重点描述了夏收挥镰割麦热火朝天的动人场面,道出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展现出农民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 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情节鲜活,描述细腻,引人入胜,给人以人身临其境之感。读之,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融为一体的好作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现代诗歌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牛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 打开牛会长的诗篇,有一种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仿佛故乡的井、村口、田间、麦浪、谷子地,一一浮现在脑海里。让人心潮起伏,情驻其中。</p><p class="ql-block"> 美国诗人纪伯伦曾说:“诗是灵魂的歌唱,是心灵的呼喊。”牛会长这组诗/艺术魅力在于,它能够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能够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并使之得以传递和分享。尤其难得是,诗人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写实,而是让读者在一个个寻常的生活场景中,悟出生命的真谛与生活的哲理。</p><p class="ql-block"> 牛会长从事现代诗创作二十余年,是一位文学造诣深厚的诗人。他在现代诗语言、意境和韵律等元素的运用上,有着独特的视角和创意。他的作品文风唯美、行笔流畅、意境融彻,给人以思考和启迪。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世界,深谙诗人,领悟其才华横溢之妙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本色与传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亲历的一次军事演习中的突发事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冯海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 自从《梦回朱日和》系列回忆录发表后,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关注。并对这部精彩的军事题材作品,不舍掩卷,赞不绝口!为了丰富读者的视野,从多角度了解 《梦回朱日和》。由红山达克先生推荐,我们将冯海晴女士的这篇“《本色与传承》——我亲历的一次军事演习中的突发事件”融入到系列中。此作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描绘,给读者展示了实兵交战对抗演习的惊险情景,翔实地记录了军事演习中突发事件的全过程。而且事件的发展跌宕起伏 ,充满了悬念,让读者在阅读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p><p class="ql-block"> 这篇佳作,不仅展现了军事训练的残酷与壮丽,更是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光辉与复杂。从作品中,可以看到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在生死关头相互扶持、并肩作战的英雄形象;可以看到基地谢勇司令员机智灵活、运筹帷幄的领导风彩;可以看到军区粟戎生副司令求真务实、奋勇当先,沉着应战的将军本色;可以看到我军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以及战士们对首长无比敬仰的鲜活案例。这些情感的交织与碰撞,让作品充满了温暖与力量,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美好与伟大。这是一篇不可抗拒的优秀作品。让我们走进文中,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来获取更多深刻的思考与启示吧。感谢作者大笔如椽,情景再现!期待有更多精彩作品问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同 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骑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 红尘滚滚,百态横生,有爱有恨,有得有失,有喜有悲,尽显人生之真谛。今天为大家推荐骑兵先生的散文《同窗》。此文直面现实,鞭辟入里,讲述了“张杉、李柿、王梧、赵柳”的故事。“杉柿梧柳皆为木本,根正苗青”,却显现出凋零颓败与枝繁叶茂的不同形态。作者通过细致深入的剖析,揭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并告诉人们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要坚持不懈地强化自身修炼。</p><p class="ql-block"> 这篇散文就艺术特色方面,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又作用于社会生活。言辞优美凝练,宛如晨曦中晶莹的露珠,每一滴都闪烁着智慧和情感的光芒。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复杂的思绪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这人世间的善与恶。全文点面结合,层次清晰,自然流畅,展现出散文独有的韵律和美感。结尾中心句,为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让读者的智慧得以滋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璞玉(孙玉宝) 诗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 璞玉先生是一位资深的作家、诗人。他人如其名,名如其人,他那种质朴与纯真之美,让读者感受到他的光华和魅力。《五弦歌风》再次推出他的新作《璞玉诗选》,以飨读者。</p><p class="ql-block"> 此作是一部兼具美感与深度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西南五省旅行经历的记录,也是一次心灵之旅的见证。我们认真咀嚼品读,可以看到璞玉先生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对人文古迹的敬重,以及对旅途中每一份情愫的珍惜。读者在欣赏阅读的同时,也能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并且能够收获到丰富又有价值的知识,和人生思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2025年来临之际,将《编者按》集锦(九)分享于大家。以此,感谢《美篇》网络平台、《五弦歌风》平台的支持!感谢作者赐稿!感谢广大读者的关注与阅读!祝所有的人春祺夏安,秋绥冬禧,新年佳景,顺遂康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