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7年前的今天——2017年12月31日,我们回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了,魂牵梦萦,我们的芳华岁月,我们的程家坞冷水坑。</p> <p class="ql-block">是啊,1977年3月,在县城胜利台(现如今徽园所在地)开了个欢送会,一辆拖拉机就载着16周岁的我们和铺盖脸盆雨伞衣物,来到了程家坞大队冷水坑生产队,四个花季姑娘开始了知识青年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冷水坑,一个离县城十几里地的小山村,二三十户人家,属于城关区徽城公社程家坞大队的一个生产队。从县城步行需要从渔梁坐小渡船过练江(或过河西桥经西干山)进山,沿山间小路走丰乐岭、经大队部再右拐进坞;如果坐拖拉机,就要绕比较远的路了。我们来来回回,基本都是走这条乡间小道。</p><p class="ql-block">应该说,当地的乡亲,对我们,真叫一个亲!</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们来之前,书记和队长就尽最大努力安排好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被安排在有些文化基础的派工员家里生活起居,房子相对其他人家更新一些,交流相对更方便些,关键是房东一家人太好啦:质朴、良善、热心、真诚!</p><p class="ql-block">记得刚来时,我们在全村每家每户轮着吃饭,每家一天。乡亲们都把平时自己也舍不得吃的最好的饭菜留给我们:香喷喷的蒸火腿,黄灿灿的炒鸡蛋,腊肉焖干萝卜片,腌菜笋丝炒肉等等,现在想着还会垂涎欲滴。</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自己做饭了。我们会端着碗到和蔼可亲的书记家边吃边聊;队长夫妇严中有爱,知道我们自己砍柴有些困难时,就会悄悄送给我们一些生产队的柴火;房东夫妇对我们更是亲如家人,照顾多多。每每有任何好吃的,总拿上楼来,给那时好像永远吃不饱的我们,过嘴瘾填饱肚。要知道,当时房东夫妇自己也有三个正长身体、需要填饱肚子的孩子啊。现在想想,我们当时无疑是从他们口中“夺”食啊;春季采茶时,村民们会将过春节后留下来的冻米糖或山芋干分给我们吃;我们需要走夜路或一个人单独回城时,乡亲们会叮嘱路上的注意事项;生产队后来还给我们四人盖了新房……真是的,乡亲们的恩情总萦绕心间、温暖年年。</p><p class="ql-block">当然,应该说,对于一直在县城长大的我们来说,插队生活,那也真叫苦啊:</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们住在房东楼上的房间里,房间应该是我们去之前才用木板拼隔起来的。房间很小,四块床板搭了两张床,靠墙横一张竖一张,两人一张合铺,房间里还有一张旧桌柜。这样,几个人同时在里面转身都困难。房间没有木门,用一面蓝色的旧彩旗挂在门框上算是门了。记得,一只粪桶就放在房门外的小窗下,方便我们起夜,其实村子里也没有厕所,平时要方便,也在这粪桶里解决。每天我们会轮流洗刷并用于浇菜。</p><p class="ql-block">记得,整个夏天,我们天天参加双抢,起早贪黑,但我们居然没有洗过澡——我们实在太累,每天囫囵抹一抹倒床就能呼呼大睡,当然村子比较缺水、住的地方洗澡不方便也是一个原因。</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们做饭的厨房离住处有一些路,是在一棵樟树下的一间破旧幽暗的房子里,黑咕隆咚,只有一盏煤油灯照明。记得双抢时,早上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去厨房做饭,而且是早饭午饭都得一起做。因我们村的农田大部分是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的,中午一般就不能回家,每天要带着午饭上山,中午在山上用点干柴草烧了热热就行。有一天中午,我们和村民一样热好了饭菜,当我打开洋瓷缸一看,一块黑乎乎的洗锅布盖在饭上,是的,因早起匆忙,因光线太暗,我们竟把锅布混在青菜里一起炒了;记得,我们在水田里插秧耘田时,一条条蚂蝗会叮在小腿上钻进肉里……</p><p class="ql-block">当然,还应该说,劳动,那真叫累啊:耙田插秧,采茶锄地,春耕夏抢秋收冬修水利,砍柴养猪种菜挑粪以及衣食住行,还有民兵训练夜晚守山,大年三十还在城里大街上卖生产队里的大蒜叶,老母亲招呼亲朋帮着买一些,好让女儿早些回家过年……</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我们和村民一样同时出工收工,回村后我们还要烧饭种菜养猪洗涤,这些家务活,一般村民们是由家里的老人小孩做了的,我们收工后的这一摊子事真的是忙上加忙,有时,实在是太累啦,可不想干也不行啊。好在组长能干,我们分工合作,日子也还是风风火火团结紧张又温馨的。</p><p class="ql-block">应该说,那个时候的我们,激情燃烧,积极上进,我们会帮着大队写宣传栏,会排节目,我还被抽到区里写过宣传农业学大寨的大字报;我们会在晚上集中在学校教室里给乡亲们用方言读报;我还在村小当过几天代课老师;我在这里还加入了在中学时积极争取也一直没能加入的共青团!那时,我们会主动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学习他们打赤脚上山下地。有一次,我的右脚掌被石子咯狠了,化脓肿痛,不能下地,还到县医院外科做了个小手术;我们会在夜晚起来写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字;我们会自觉地斗私批修,记得有一次我回家,妈妈看我们太艰苦,就炒了一瓶豆腐干肉酱给我带上,回队里后大家大快朵颐。到了晚上,我们就开始了斗私批修,觉得这是小资产阶级思想作祟,我们应该批判骄娇二气……哈哈,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我们是多么纯粹,多么可爱啊。</p><p class="ql-block">说实话,当时的我们,实在是有心理负担的,何年何月才能招工进城呢?自己家庭出身不好,会有这个机会吗?如果需要在这里一辈子,又当如何是好啊?</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妈妈和小弟、妹妹和好友分别去队里看我时,当她们在我那个幽暗的厨房里吃我们煮的面圪塔时,我心里有欣喜、温暖或者还有一丝酸楚。</p><p class="ql-block">记得,年暮时,队里要分粮食。当我扛着谷子麦子、挑着萝卜山芋、提着自己养的猪分的猪肉一趟趟回城时,那种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喜悦感也是溢于言表的;不过,间或也还会杂有对前途未卜的迷茫……</p><p class="ql-block">直到后来,恢复了高考,我们四人才分别离开了那个小山村……</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的芳华岁月,激情燃烧也艰苦无比。</p> <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31日,我们回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居然,乡亲们还能唤出我们的名字(惭愧,叫得出我名字的最少)。我们见到了队长夫妇,见到了房东 ,见到了我们已叫不出名字的更多乡亲,还是那样暖风扑面。可书记夫妇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老队长已不能正常走路了,但眉宇间那份亲情,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中午,年逾古稀的房东再三挽留,我们在他家的八仙桌上,开吃。就着自制的腌红辣椒,每人一大碗青菜挂面直入胃肠,暖人心脾——多熟悉的味道啊!</p> <p class="ql-block">左二、左四为房东夫妇;左三为队长夫人,当年可是拖着两根长辫子的劳动模范和铁姑娘啊。</p> <p class="ql-block">乡亲们与我们话当年</p> <p class="ql-block">有巧,在这里,竟然还碰到了我的学生夫妇(男生99级五年制普师班的,现在市烟草公司工作;女生02级英三班,现在市某银行工作),哈哈,他的父亲居然是当年我们的民兵营长。在他家,我们吃了香喷喷的火熜焙山芋。</p> <p class="ql-block">在村口,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原来生产队的仓库</p> <p class="ql-block">我们吃水用水的老井</p> <p class="ql-block">学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当年出工时,进后山的路。</p> <p class="ql-block">后面是我们当年养猪的猪圈</p> <p class="ql-block">那一天,雾很浓。</p> <p class="ql-block">这天气,挺适合回忆和感怀,就随思绪记下几笔文字,岁月留痕吧。</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曾经爬上西干山披云峰,远眺过那个小山村;2021年,我们四人约过一次,可当时因我老父身体突然抱恙,没有成行;今年秋天,我们又一次邀约,可惜,还是没能成行。</p><p class="ql-block">就是这一次,也只到了三人,现在要想四个人聚齐可不容易啊,都东南西北的啦。</p><p class="ql-block">下一次,不知何时?能约齐否?期待吧!</p> <p class="ql-block">当年去队里的小路,坐渔梁小木船过了练江,就是沿这条路开始登丰乐岭的。</p><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期间去探了探路。</p> <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还看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