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后的团聚

若水

<p class="ql-block">  2024年冬至前一天,是个平凡的日子,是个国人准备祭祖焚香的冬日。而在我家,是个值得书写,应该定挌的日子:挎越时光十多载,小妹一家子飞过干山万水,全家重逢的这一日。</p> <p class="ql-block">  全家福还是没齐,小妹上个月来,这次上班来不了,还有父亲己作故4年,哎,天道无情,永无团聚日了</p> <p class="ql-block">  在郊区老家的柴火灶台烧一桌子,煮羊腿,炖鸡肉,红烧鱼头,煮芋头南瓜,红红的火焰添着黑黑的大锅肚子,袅袅炊烟冒出各种菜肴肉香,烟熏火燎中喧腾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  席间,我欣喜地看到三个孩子,老大21岁,老二19岁,小弟15岁,(都是虚岁)情不自禁说道:“真是豆蔻年华啊!"三人一脸懵懂,我换了个成语"真是韶华青春啊!"还是懵圈,妹夫用英语跟孩子们传达了,原来孩子们都是英文教学,国语只会简单的口语,成语根本理解不了!我说国语文化博大精深,孩子们课业都很优秀,大学里把国语该补补。希望以后来中国能和我们随心所欲地交流同频。</p> <p class="ql-block">  我在丽都大酒店定了个包厢,牛杂小鱼虾白切鸡饼子炉打滚等十几道接地气的菜品,十个家人正好一家,孩子们高兴,大人开心,哈哈,光盘</p> <p class="ql-block">  弟弟车载他们游了霞客古道回来,我说徐霞客是明朝的中国旅行家,他们不知;又讲灵洞村有个赵四小姐,是张学良的小妻,又不知,我问他们父亲,那蒋介石总知道吧?他吱吱吾吾地讲:好象蒋是个大领导?哎,好费劲哦。只好谈吃的,对于国学,历史,这几个国立大学的理工科高材生简直还不及有些小学生呢!</p> <p class="ql-block">八旬老妈率领一家子大小登城中名山:大云山</p> <p class="ql-block">各种自烧的菜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娘家里最后一餐,吃了午饭,说说最要紧的话,小酌一杯又分奔西东了,此刻把酒话桑麻,不,话说孩子们的成长,夫妻间的情感,家的凝聚力,情长意深,语不多,却有韵涵……</p> <p class="ql-block">  老家老宅田间地头,鸡犬吠叫统统新奇</p> <p class="ql-block">家里收养的猫猫咪咪,几天里是孩子们的心头肉,临别送到路上,一一留影,难舍难分,临别前夜,孩子们竟然说可不可以买个猫咪带飞机去新加坡</p> <p class="ql-block">话说这个咪咪是挺漂亮,讨人欢喜</p> <p class="ql-block">  三个孩子,二个国立大学,老大读生命科学,老二念国际金融,小儿十五岁,这男孩从没拉过二胡,只是听别人拉,他就能拉《赛马》,在我老妈洗碗时主动说"外婆,我来洗碗"</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是友约我玩了我们大兰溪最美公路花塘边,一不小心上了美篇,就和题材不合时宜地上了,但是合拍呀!冬景里,秋的叙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人生己秋,春华秋实,领着退休工资,每天美美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都大了,自己慢慢变老,在变老的路上充实地走,开心的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