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名角的摇篮

文龙

引  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作为大都市,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经建立起了众多的新式剧场,其中最重要的十多处剧场又刚好位于租界内,于是很多表演艺人,利用租界的特殊环境和这些剧场拥有的先进舞台设施和完善的幕后班底,频繁南下来沪演出,而且还吸引了全国一流的京剧名角儿如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荀慧生等为上海的京剧舞台增辉添彩。上海不但是海派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南方京剧活动的中心,但是上海却没有一所培养自己京剧演员的专科学校,这无疑也成为了上海京剧事业发展所不得不面对的人才培养的瓶颈。</b></p> 背  景 <h1><b style="font-size:20px;">  就在这时,</b><span style="color: initial;"><b>老艺人刘嵩樵、郑传鉴以及</b></span><b style="color: initial; font-size: 20px;">上海京剧界的名票俞云谷发现,如果能在上海创办一所京剧科班院校,不但可以为上海培养优秀的本土演员,还可以将海派京剧发扬光大,如果将来这些学生能够成名成家,那更是名利双赢的好事。于是,他们就和刚从美国回沪的京剧名家关鸿宾商量想在上海开办一所京剧学校。</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冬天,当俞云谷和关鸿宾等多方寻求建校资金无果时,辗转找到了</b><span style="color: initial;"><b>上海工部局委员、中法大药房总经理</b></span><b style="color: initial; font-size: 20px;">许晓初先生,他乃</b><b>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也是</b><b style="color: initial;">当时上海大世界老板的女婿。知晓用意后,他立即爽快答应,并以一人之力慷慨解囊,承担起了建校初期所需的全部资金。对于许晓初来讲,这笔资金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商业投资,更是一个文艺青年对上海京剧事业发展的一种文化责任,正如他当时所言:“就上海而言,儿童面目清秀,口齿伶俐,头脑聪慧,不在北方之下,如能就地设立科班,定可人才辈出,无需外求”。不但如此,他还为学校组建了一个强大的校领导班子:联合工商界领袖组成学校董事会,由上海银行行业秘书长林康侯为主席校董;以关鸿宾为教务长聘请各路京剧艺人组成教师团;俞云谷为学校总务主任;校长和副校长则由名律师陈承荫和中法大药房董事黄宪中担任,并于1939年11月正式成立上海戏剧学校。</b></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itial;"><b>前排左起:何金海 关鸿宾 赵德勋</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排左起:张正芳 顾正秋</b></div> 概  况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戏剧学校在法租界白莱尼蒙马浪路(今马当路)四十一号的大华书场内成立。不但拥有强大的校董事会架构,还聘请了剧务顾问王瑶卿、叶盛兰、李洪春、刘嵩樵,吕次维、徐慕云等。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提倡和整理我国传统戏曲:京剧和昆曲,培植戏剧人才。教育方法则按照学校制度开课,重点设术科,摒弃封建流弊,同时吸取科班授艺的长处。并为克服历来科班学生文盲、半文盲状态,开设语文、算术等课程。定六年毕业。在其存在的短短六年内,上海戏剧学校为上海戏剧舞台培养了一批正字辈京剧演艺人才,为中国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戏剧学校张正芳演出预告</b></h3> 师  资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办校宗旨明确,许多老师都欣然应聘。受聘的有:刘嵩樵、郑传鉴、关盛明、瑞德宝、吴富琴、关鸿宾、陈斌雨、梁连柱、赵德饪、李盛佐、沈延臣、穆盛楼、罗文奎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特约的有:萧长华、张君秋、芙蓉草、宋德珠、魏莲芳、周斌秋、黄桂秋、陈秀华、朱传茗、杜富隆、陈富瑞、周咏棠、陈桐云、林金培、殷金振、丁永利、萧德寅、赵德钰等,这些老前辈都是有着丰富舞台经验的梨园名角。</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戏剧学校演出戏单</b></h3> 招  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11月“首届上海戏剧学校招生”启事,遍布申城各大报纸和大街小巷,学校提出以“提倡与整理传统戏曲,培养京剧人才”为目的,以“摒弃旧式科班弊俗,吸收科班长处,遵循新型学校制度开课”为方针的办校宗旨,招收年龄为十至十二岁的男女学生,在教授术科(京剧专业课)的同时,兼授学科(文化课)。当时的入学考试还是非常宽松的,由关鸿宾率领一队教师为考官,应试者填写了考生基本信息后,考官会在观察学生的外型和健康状况后,再让应考者自由发挥地唱一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这样一轮筛选后,录取名单1939年12月4日放榜,首届招生共录取了男生四十余名,女生二十余名,他们的年龄都在十至十四岁之间,学校先后共招了一百七十余名学生。这些年轻的学生进入上海戏剧学校后,按照学校规定都把名字中间的那个字改成了“正”字,在日后的演出中大家都统称他们为“正”字辈。</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小小顽童演出小放牛剧照</b></h3> 教  学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戏剧学校建校初期想效仿北京科班实行住读,但是由于经费问题最终还是只能采取走读制,也不供饭膳。每天上午八点上课,中午十二点回家吃饭;下午两点半上课,六点放学回家。学校大部分时间教授术科,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则专授学科,并聘请倪慰明等为文化课老师,内容以普通小学课程为基础,设有国文、常识、算术、习字等课程,教授地点为上海戏剧学校旁边的小学教室。术科教学则仿照科班旧制,由关鸿宾任主任,其他教师有陈斌雨、关盛明、郑传鉴、梁连柱等,他们都从京剧基本功着手训练学生。在戏曲艺术的教学上遵循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先练基本功,并以昆曲如《天官赐福》、《财源辐犊》等为开蒙戏入门。开蒙戏非常重要,学校选择昆曲为开蒙基础戏是因为,如果《天官赐福》里的曲牌能够理解,那么其他曲牌也可迎刃而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全体学生不问行当,不分主次一起学,上场后的演出效果和个人潜质决定了他们日后各自的行当分配。但是学校也有些剧目是从来不教的,如桃园三结义的分手戏不教;鉴于派别关系,盖派和麒派的戏也不教;因为火候功力不够,青年学子学来不相称,所以关羽戏也不教。专职教师教了一段时间后,学生有了一定的京剧基础,学校就从北平请来各行当有成就的演员来校给学生教戏,如丁永利教了《林冲夜奔》、陈富瑞教了《钟馗嫁妹》、殷金振教了《时迁偷鸡》、李洪春教了《截江夺斗》、萧长华教了《回营打围》等。对于在上海的京剧名家,学校则主动把学生送过去请他们指导,如赵桐珊(芙蓉草)为旦角学生排了《十三妹》、《得意缘》和《樊江关》等,吴富琴教程派戏、王玉蓉教王派戏、黄桂秋教黄派戏。正因为教学上的“请进来”和“送出去”,使上海戏剧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戏路宽、路子正,能演各类戏,这也为他们日后踏上社会,搭班子谋生打下了基础。</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戏剧学校演出广告</b></h3> 学  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戏剧学校从开办到解散,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年,却以严肃认真的教育姿态造就了一批京剧艺术的新人。其培养的“正”字辈演员遍地开花,成为京剧舞台的一支生力军,也为上海海派京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队伍。上海戏剧学校一九三九年招生时,有六七百人报考,最后只相继录取了一百七十多人。至一九四五年结业,只有四十多人领到了毕业证书。拿到毕业证书的这四十多人中,有为观众所熟知的十几位“正”字辈演员,如顾正秋、张正芳、张正娟(后改名张美娟)、陈正薇、关正明、程正泰、王正堃、王正屏、孙正阳、汪正华、景正飞、黄正勤、施正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京剧名角有:关正明、程正泰、顾正秋、张正芳、孙正阳、汪正华、施正泉等。</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40年冬,关鸿宾与戏校十位女弟子合影</b><br><br></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关正明先生,14岁进入上海戏剧学校开始学艺。他被戏迷票友亲切地戏谑为“关老邪”,我以为这是戏迷观众对关老的极大肯定与褒奖。我在《京剧情缘》系列美篇中,已对关老的艺术人生作了专题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关老的行腔里,既有谭派的高亮,又有马派的飘洒,还有言派的委婉,并且兼收余、杨两派的苍劲,韵味十足,他咬字,头、腹、尾清晰可辨,行腔圆润大方,韵律独特,吐字规范、尽管行腔怪异,但不难听,听着有趣,听着舒服,听着开心,越听越爱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程正泰先生,11岁入上海戏剧学校“正”字班学艺,开蒙老师是陈斌雨,后来他又向陈秀华老师学习余派老生。他的天赋很好,也有灵性。15岁的时候,他就应天蟾舞台的顾老板之约,与张云溪、张春华、郑冰茹等同挂头牌,当时他还是上海戏校的学生,因此在上海是很轰动的。17岁毕业后他只身前往北京,拜杨宝森先生为师,杨先生念他是孤儿,把他收留在家,在杨家居住历时四年,深得杨派艺术的精髓,成为杨宝森先生的亲传弟子。代表剧目有:《失空斩》、《杨家将》、《伍子胥》、《洪羊洞》、《珠帘寨》、《击鼓骂曹》、《战太平》。程正泰先生深得天津观众和杨派爱好者的喜爱与敬仰!</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41年,张正芳(左)、顾正秋与戏校校董金信民</b></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顾正秋先生,10岁考入上海戏剧学校。她深得梅大师的真传,有“台湾梅兰芳”之美誉。1989年获“林肯艺术中心”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在我国,能获此殊荣的仅张君秋和顾正秋二人而已!顾正秋曾说:戏剧和爱情是她生命里的两大课题。她的舞台生涯虽然不长,但她并不感到遗憾。她曾演过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貂蝉、杨玉环、西施、王昭君,也演过巾帼女杰梁红玉、荀灌娘,还演过忠于祖国的蔡文姬,为楚霸王自刎的虞姬,为爱情受尽磨难的白素贞、苏三等等……,自古以来,朝代更迭,多少富贵成空,惟有美丽的故事流传下来,以抚慰人们疲惫的心灵。顾正秋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她还说过,她的人生只有一个“戏”字 就足以涵盖。“戏”影响了她的一生,她的一生,也是一出曲折动人的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张正芳先生,194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校"正"字班,习学京剧刀马旦和花旦,在校期间就展露出了艺术天赋。她和顾正秋一样,深得多位京剧名家的青睐和真传,从1940年后登台即担任主演。后拜荀慧生为师,得荀先生亲传的《红娘》《杜十娘》《霍小玉》《红楼二尤》《诓妻嫁妹》《卓文君》等多部荀派名剧。1961年起在辽宁省丹东市京剧团任主演兼业务团长。</b><b style="color:initial; font-size:20px;">张正芳在辽宁丹东25年,演出、创作了各种题材的剧目四百余出。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角色如:杨排风、百花公主、祝英台、阿娜尔罕、向秀丽、曹芳儿、百花公主、苏三、红娘、霍小玉、三圣母、尤三姐等等角色,为丹东、辽宁观众留下美好的回忆。2012年,张正芳获得京剧艺术家终身成就奖。</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戏剧学校毕业的高材生</b></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孙正阳先生,10岁开始受业于上海戏剧学校正字科,师从京剧名家刘嵩樵、罗文奎等,聪明善学、勤奋刻苦,在校内便初露头角。1949年,孙正阳加入上海京剧院。孙正阳在积累舞台经验的基础上,独创了一些以丑角为主的剧目,如《海周过关》、《蒋平捞印》等,在不断积累前辈丑角艺人的舞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不断创新,为丰富丑角表演剧目做出了贡献。其所演的人物“丑而不丑”,诙谐雅致,因此有“漂亮小丑”、“江南名丑”之誉。孙正阳除了在传统剧目上的造诣外,还不断参演现代戏的演出,在1958年上海京剧院拍摄的《智取威虎山》剧中成功地扮演了栾平这一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现代京剧《磐石湾》中扮演的08,观众同样记忆犹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孙正阳先生幼功扎实,文武兼备,嗓音脆亮、念白爽利,表演谐而不俗,在表演风格上又对南北流派艺术兼容并蓄,形成了具有个性的表演风格,清新洒脱。他戏路宽广,并善于刻划人物内心。常演剧目有《海周过关》《秋江》《挡马》《凤还巢》《柜中缘》《法门寺》《群英会》《十八扯》《刘姥姥与王熙凤》《十五贯》《小放牛》《拾玉镯》《铁弓缘》等,充分显示出他在京剧丑行艺术上的不凡才华。</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9年,关鸿宾为学生们解说《八五花洞》</b></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汪正华先生也是上海戏剧学校正字班的高材生。1945年出科后,随顾正秋剧团在上海、青岛、天津等地演出。1950年,在香港拜马连良为师。当年在香港与杨宝森同台演出,配演《珠帘寨》中的程敬思,《四郎探母》中的杨六郎,《搜孤救孤》中的公孙杵臼等,深得杨先生称赞,此后开始悉心钻研杨派艺术。20世纪90年代起,汪正华加入杨派的音配像工程,在《杨家将》《失·空·斩》《伍子胥》中配像,为杨派传承作出了贡献。又在新编古装剧《满江红》中饰演岳飞,《梅妃》中饰演唐明皇,《宋江题诗》中饰演宋江,创造了一些带有浓厚杨派特色的新唱段并广为流传。汪正华先生的唱、做规矩大方、台风严谨,扮相、演唱、做派深得杨派神髓。同时又有执着的艺术追求,认为学习流派应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不仅在演唱杨派名剧时要严格按杨的路子演唱,而且在新编剧目的演出中,也明显体现出杨派风范。深得喜爱杨派艺术观众的广泛赞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施正泉先生,1939年底进入上海戏剧学校正字科,师从梁连柱、陈富瑞等老师,专攻裘派花脸。1945年以后,由于上海戏剧学校的解散,他开始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搭班演出。1950年,他加入了上海京剧院,正式成为一名花脸演员。我特别喜欢他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饰演的李勇奇。施正泉先生以其深厚的京剧功底和多才多艺的表演风格,在中国戏剧和影视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舞台上,也通过荧幕传递给了更广泛的观众。尽管他已经离世多年,但他的表演依然被人们铭记和怀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除此之外,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在现代京剧《红灯记》中饰演李玉和的著名文武老生钱浩梁(浩亮)也是上海戏剧学校的学生,学名钱正伦(1943年入学)。</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正芳拜师荀慧生留影</b></h3> 实  践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戏剧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演出,边学边演,从不中断。当时的黄金大戏院成了这些学生的实践舞台。随着沪上观众对正字辈学生演出的认可,上海戏剧学校的公演剧目也越来越多,有时一天都能演上好几场,而压大轴的学生往往会将全本折子戏一路演到底,一人分饰好几个行当和角色,且都是繁重的做工戏。这样,不久便捧红了顾正秋、关正明、张正芳等一批优秀的正字辈学生,当这些学生声名鹊起时,也引起了许多学界专家的关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上海戏剧学校在黄金大戏院进行了一百多次公演后,1941年6月3日的《申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为上海戏剧学校进一言》的署名文章,作者吠声在文中对学生们在黄金大戏院的表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作者对这些年轻小演员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的赞许和爱护,极大地鼓舞了未来的艺术之星们对戏曲艺术的不断钻研与探索,使他们对京剧艺术更加的精益求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戏剧学校的正字辈学生自入校九个月后便开始在上海京剧舞台上粉墨登场,深受沪上戏迷的喜爱和欢迎。不久,学校校董之一的费穆先生便带着影片公司邀约请学校师生共同参拍电影。这是一部根据京剧传统戏《红鬃烈马》改编的戏曲电影,由民华电影公司投资拍摄。1941年这部名为《古中国之歌》的影片正式开拍。由费穆任导演,关鸿宾任助理导演,上海戏剧学校的正字辈学生和部分老师出演。剧中主线围绕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展开,序幕《水淹七军》、《朱仙镇》由上海戏剧学校老师瑞德宝、梁连柱等演出。正篇全本《王宝钏》,包括“彩楼配"、“三击掌"、“别窑投军"、“探寒窑"、“武家坡”、“回窑团圆”六折,由上海戏剧学校正字辈学生演出,其中顾正秋饰王宝钏、关正明饰薛平贵、陈正岩饰王允、周正雯饰代战公主、朱正琴饰王夫人。在拍摄过程中,因为费穆在剧中加入很多实景,加之当时的录影和录音技术不够完善,《古中国之歌》上映后成绩不甚理想,不过还是扩大了上海戏剧学校的影响,也使正字辈学生中的顾正秋、关正明等主要演员声名远播。</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古中国之歌》电影职员表</b></h3> 重  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纪念原上海戏剧学校“正”字辈广大同学舞台生活四十五周年,1986年2月25日至2月27日,“正”字辈同学舞台生活45周年纪念演出在上海大众剧场(也就是过去这班娃娃打泡演出的黄金大戏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原上海戏剧学校的同窗,齐聚上海,参加此次盛会。外地来的有万正楼(苏州)、王正余(四川)、王正堃(南京)、关正明(武汉)、朱正琴(九江)、张正芳(北京)、武正霜(济南)、周正雯(淮阴)、祝正志(福建)、程正泰(天津)以及美国的唐正仙等,加上上海的王正屏、孙正阳、张正娟(即张美娟)、陆正红、陈正柱、黄正勤等以及乐队武正豪和台下工作的同学共六十一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短短三天的时间,关正明、张正芳、王正屏、程正泰、张美娟、孙正阳、黄正勤、陆正红、陈正柱、武正霜等先后演出了《青石山》、《天霸拜山》、《清官册》、《举鼎观画》、《霍小玉》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9年5月20日(农历己丑年四月廿六日)上海戏剧学校(正字辈)七十周年同学会在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四楼会议室举行,来自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等地的近20位耄耋之年的京剧“正”字辈老艺术家相聚。与会者有张正芳、孙正阳、孙正琦、周正雯、陈正葆、赵正珠、贾正云、武正豪、陆正梅、陆正红、朱正志、朱正琴等。虽然远在台湾的顾正秋等因行动不便无法与会,却都托老同学带来了书信或口信。84岁的“大师姐”周正雯一段《凤还巢》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致,78岁的“小师弟”孙正阳自告奋勇来了段《八五花洞》中武大郎的念白,80岁的研讨会主持人张正芳也兴致勃勃地拉着师妹贾正云、陆正梅演起了《八五花洞》中的真假潘金莲。虽然与会的大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但说起当年在校学艺时的情景,一个个眉飞色舞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孙正阳总结了“正”字辈的成功原因主要在于“学得多,看得多,演得多”,当年他们曾演出了200个剧目,1000多场戏,而学校成立仅9个月时便排出了9个剧目。这次聚会凝聚了同窗情、梨园情,大家意犹未尽,流连忘返!如今才晓得这也是上海戏剧学校的谢幕之聚!</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海戏剧学校师生合影</b></h3> 结  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戏剧学校作为上海较早的京剧专科学校,在术科(京剧专业)教育上除了有一支业务能力及教学责任心都很强的专职教师队伍外,还同时采取多方聘请名家短期授课的方法,把名角儿名师请进来,把优秀学生送出去,使学生有机会向各种流派广泛学习,这使“正”字辈学生的戏行当多样、派别正统。同时学校组织学生边学边演,仅上海就有千余场现场演出的经验,这让学生们都有广泛的舞台实践基础,而且戏校排的戏,往往人数众多、场面宏大、唱做并重,即使不为主角儿演出的学生也个个开口能唱,人人都有机会得到锻炼。正是学校在教学上的这种兼容并蓄的宽松姿态使之培养出的“正”字辈学生个个八面玲珑、学艺精湛,大多已成为各地业界的佼佼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是上海戏剧学校建校85周年,也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谨以此文,示以纪念!同时感谢上海戏剧学校为国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感谢大家赐阅关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文参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海戏剧学校简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海戏剧学校京剧正字辈略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海《申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戏剧之家》杂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京剧》杂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顾正秋回忆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张正芳口诉笔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程正泰先生与沈阳电台主持人爱华的电话采访录音》程云、程杰两位老师特别提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部分照片节选自网络,在此对以上作者和资料提供者深表谢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