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故事】风雨土地庙

淄博黑哥

讲述家乡故事 <p class="ql-block">  土地庙,静立于西周、东周两村界桥之东北,傍依着三米有余的土坎,一条潺潺小河悠悠流过其前。此地有一方小小的院落,土地爷爷便安坐于院中的一间小北屋之中。每当村里有老人离世,其亲人便会前来此地“送浆水”。追溯往昔,西周、东周本为一村,名为周瓦庄,直至民国初年,才以河为界分为东西两村,因此,这里仅存这一座土地庙。</p> <p class="ql-block">原周瓦庄土地庙遗址就在这片空旷水泥地的左侧</p> <p class="ql-block">  土地庙的院子东西长度不足十米,南北宽度约五米,坐北朝南。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小小的院落竟有两个向南的大门。门外屹立着三棵高大的柏树,树干粗壮,需一个成年人才能勉强环抱。土地庙建于何年?无人能确切道出。但那门前粗壮的柏树似乎在诉说着答案:这座土地庙至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人们对这座土地庙完整的记忆停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之后,它渐渐失修,走向荒废,最终坍塌。</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河,一座老桥把过去的周瓦庄一分为二,成为现在的西周村,东周村。</p> <p class="ql-block">  土地庙的失修,起源于一件件怪事:1958年前后,两村村民发现,只要一个村有老人去世,另一个村也必定会有老人随之而去,且常常是男女交替出现。于是,人们开始怀疑是土地庙出了问题,最终将原因归结于土地庙有两个大门,私下里称它为“双亡庙”。村民们不再像往昔那般热心地修缮管理土地庙,它逐渐失修,坍塌。那三棵柏树也被砍伐锯成木板,做了学校孩子们的课桌,倒塌后的砖瓦石块,也被人们捡去砌了院墙。从此,这里只剩下了土地庙的遗址。</p><p class="ql-block"> 虽然房子倒塌了,院子也荒废了,但送浆水总得有个寄托哀思的地方。两个村的人们依旧把这里的遗址当作送浆水之处。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才渐渐淡去。</p> <p class="ql-block">老乡亲夏在成讲述着他少年时所看到的土地庙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去土地庙“送浆水”是民间的一种丧葬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有所体现,只是形式各异。</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人们送浆水是在家中老人去世之后开始的。从老人去世到发丧的三天时间里,家里近亲或戴孝的男女人员参与其中,在主事人的安排下准备一个盛水的壶,放入些许米,再用烧纸剪成一个长长的“钱串子”,长子用高粱秸挑着,由一位年长者拎壶提灯在前带路。后面跟着近亲,戴孝之人则按辈分大小排列,辈分大的在前,辈分小的跟在后,前往土地庙送浆水。</p><p class="ql-block"> 在土地庙送浆水的仪式上,在主事人的指挥下将带来的“钱粮”烧掉,把带来的“浆水”环绕钱粮的灰烬洒下。仪式完毕,孝子们要哭诉返回家中。每日往复送浆水三次,男孝子们每次哭丧都是哀杖拄地,弯腰缓缓前行,十分辛苦。</p><p class="ql-block"> 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刚去世的人的灵魂会被送到土地庙里。在见到阎王之前,亡灵需要在土地庙里羁押三天,由阴府的差役在此等候。三天后,亡灵才能进入地府。送浆水就是为亡灵准备这三天的饭食。这些习俗虽听起来有些神秘,却也反映了人们对逝者的尊重与关爱。通过这些仪式,家人们希望能让亡灵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送浆水的风俗已成为过去,土地庙最终也没有经得住岁月风雨的冲刷,最终而坍塌消失,但缅怀亲人,敬老孝亲却是人们永远的传承。(感谢夏在成 王玉玲 马景昌 赵佳贵提供帮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