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洲行——参观“老子行宫”亳州道德中宫

朱建国

<p class="ql-block">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亳州,有一处承载着千年道家思想光辉的所在道德中宫,它的每一处角落都有着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它就像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能跨越千年的岁月,去触摸道家思想那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道德中宫是为纪念老子的宫观。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宫”。内有老子道德经石刻,并陈列有关老子的文献资料。宫前有问礼巷,传说是当年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地。</p> <p class="ql-block">道德中宫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于唐,重建于明万历年间。现存道德中宫是明万历年间知州马呈鼎重修,有山门、拜殿、大殿、偏殿、耳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涡河之滨有三个老子庙: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官、亳州城内的道德中宫、涡阳城北的天静宫。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号,宋真宗则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号。</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知鹿邑时有诗:“颖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治仙乡”。现有山门3间,上题“道德中宫”四字,中殿礼人祖,后殿奉老子,有高3.1米的老子像。</p> <p class="ql-block">踏入道德中宫的那一刻,仿佛瞬间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周遭的一切都氤氲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大门庄严肃穆地矗立在眼前,那朱红色的门板上,斑驳的痕迹似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默默诉说着过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缓缓前行,脚下的石板经过无数人的踩踏,早已变得光滑无比,它们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访客的脚步,也见证了这座宫观的兴衰变迁。</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殿,飞檐斗拱的建筑造型极具美感,那翘起的檐角好似展翅欲飞的鸟儿,灵动而轻盈,彰显着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便来到了中院,这里更为清幽宁静。一方小小的庭院,中间摆放着古朴的香炉,炉中升腾起袅袅青烟,那青烟随风飘散,仿佛带着人们的祈愿与敬意,缓缓融入这天地之间。</p> <p class="ql-block">周围的回廊上,有着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壁画以道家故事为蓝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那些奇幻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场景。有老子骑牛出关的画面,只见那青牛步伐稳健,老子面容祥和,眼神中透着深邃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着诸多道家先圣的塑像,每一尊塑像都栩栩如生,神态庄严而慈悲,他们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凝视着前来参拜、瞻仰的人们,让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壁画还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场景,八位仙人姿态各异,法宝熠熠生辉,那热闹又神奇的画面仿佛活了过来,展现出了道家文化中丰富的神仙体系以及人们对超凡境界的美好向往。</p> <p class="ql-block">后殿是整个道德中宫的核心所在,供奉着老子的塑像。那尊老子像高大而威严,端坐在高台之上,他手抚胡须,面容和蔼却又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世间万物的道理都藏于他那深邃的眼眸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安静的后殿里,时间仿佛都静止了,我沉浸在对道家思想的感悟之中,思索着如何将那“无为而治”“上善若水”等理念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纷繁复杂。</p> <p class="ql-block">老子塑像的服饰细节之处更是令人赞叹,精致的纹理、柔和的色彩搭配,都展现出了那个时代对于道家先圣的敬重以及匠人们的用心雕琢。</p> <p class="ql-block">老子名聃,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p> <p class="ql-block">老子是春秋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 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 。</p> <p class="ql-block">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 学思想的直接材料。</p> <p class="ql-block">老子所著的《道德经》里那些充满智慧的话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短短几个字,却蕴含了对宇宙、人生等诸多方面无尽的思索,让人越品越觉意味深长。</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p> <p class="ql-block">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p> <p class="ql-block">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p> <p class="ql-block">那庭院中摆放的石凳石桌,仿佛能看到曾经有文人墨客或是道家信徒围坐在此,谈经论道,交流着对天地、对人生的见解,那是怎样一番充满智慧与诗意的场景啊。</p> <p class="ql-block">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span></p> <p class="ql-block">亳州道德中宫,不仅仅是一处古建筑,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在这里,道家文化的火种得以延续,继续散发着它那照亮心灵、启迪智慧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