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瑶池落黄龙,沿途浏览到锦城。

博爱老刘

<p class="ql-block">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与九寨沟相距100千米,目前成都去九寨沟黄龙已通高铁。</p> <p class="ql-block">没买到高铁票,跟团乘大巴先去九寨沟再去人间瑶池黄龙。</p> <p class="ql-block">【黄龙】地名由来:涪源桥是龙尾,五彩池为龙首,彩池如龙鳞泛金,滩流、瀑布如龙爪舞动,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黄龙】传说:大禹治水时,从岷江开始,到茂州难以前进,黄龙帮助大禹,负舟而行,疏通岷江,到达雪宝顶脚下,黄龙留下修行不走了。</p> <p class="ql-block">【黄龙】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与滩流、古寺、民俗称七绝。</p> <p class="ql-block">【黄龙】点缀着三千多个彩池,以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人文景观为主景。</p> <p class="ql-block">【黄龙沟】流水中钙华沉淀堆积,形成3400余个钙华彩池,8万平方米钙华流滩,5个岩溶瀑布,4个溶洞。</p> 我们乘景观车到索道口,乘索道车到望龙坪。 <p class="ql-block">【望龙坪】海拔3530米,是黄龙海拔最高视角最好观景台。</p> 黄龙沟连绵雪山尽收眼底,平松公路曲折蜿蜒荡气回肠。<br> <p class="ql-block">远眺涪江源头【雪山梁】</p><p class="ql-block">雪山梁海拔4017米,峰柱峥嵘、怪石嶙峋,森林密布。</p> <p class="ql-block">黄龙沟顶端,岷山主峰雪宝顶山麓【玉翠峰】云雾环绕,像巨龙昂首,臥伏在晶莹的雪峰冰川中。</p> <p class="ql-block">俯瞰黄龙沟,</p><p class="ql-block">彩池如龙鳞闪烁。</p> <p class="ql-block">黄龙是天然植物资源绿色宝库,植被覆盖率88.9%,森林覆盖率65.8%。</p><p class="ql-block">【黄龙森林】有高等植物84科2700余种,南北植物种类混生,呈现独特的植被景观。</p> <p class="ql-block">黄龙云杉、冷杉等参天大树遮云蔽日。</p> <p class="ql-block">国家保护植物连香树、水青树、四川红杉、铁杉、红豆杉相互包容。</p> <p class="ql-block">中国特有区内特有植物雪莲花,麦吊云杉、厚朴、密枝圆柏、松潘杈子柏相伴而生。</p> <p class="ql-block">【黄龙森林】从海拔1700米跨越到3800米,依次出现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p> <p class="ql-block">黄龙沟底部到山顶呈现完整的高山林带标本图,有极高观赏价值与独特科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吸引科学家进行植物研究,让黄龙森林充满浓厚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树枝交叉伸展,</p> <p class="ql-block">好似举手欢迎。</p> <p class="ql-block">挂满胡须显示儒雅,</p> <p class="ql-block">四处延伸彰显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长满青苔,相互依存,</p> <p class="ql-block">形状各异,显示个性。</p> <p class="ql-block">互相对话,表达友情,</p> <p class="ql-block">杂枝相缠,友好邻居。</p> <p class="ql-block">树根展须,不甘寂寞。</p> <p class="ql-block">【黄龙森林】既有颜值,又展才华,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与大树平等对话,记得蒋勋老师《细说庄子》中有一段想象:我的脚变成根,跟土壤发生关系,我的手变成向天空生长的枝叶,去感觉天空的无限,感觉到风,感觉到雨水在我身上流过去的这种快乐。岂不妙哉!</p> <p class="ql-block">黄龙沟海拔较高,有一定的高原反应。峡谷中森林茂密,让人的感觉忽略了高原反应。</p> <p class="ql-block">森林氧吧功能,</p><p class="ql-block">更添探幽寻奇乐趣。</p> <p class="ql-block">高架观光车满载一票难求,</p><p class="ql-block">漫步林栈道更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南北林木混生,</p><p class="ql-block">呈现丰富色彩。</p> <p class="ql-block">立体逐层变幻,</p><p class="ql-block">森林移步有景。</p> <p class="ql-block">远处迷雾掩雪山,</p> <p class="ql-block">沟内彩林映彩池,</p> <p class="ql-block">钙华翠池、金色流滩似黄龙,</p> <p class="ql-block">古寺在林中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奇景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好似人间瑶池降黄龙,</p> <p class="ql-block">名符其实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黄龙钙华景观类型齐全,</p> <p class="ql-block">钙华边石坝彩池、钙华滩、钙华扇,</p> <p class="ql-block">钙华湖、钙华塌陷湖、坑,</p> <p class="ql-block">钙华瀑布、钙华洞穴、钙华泉,</p> <p class="ql-block">钙华台、钙华盆景等</p><p class="ql-block">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漫步栈道,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清濯流水映小桥,</p><p class="ql-block">高山灌林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千姿百态、高低宽窄,</p><p class="ql-block">瀑布展英姿。</p> <p class="ql-block">【扎嘎瀑布】为世界落差最大钙华叠瀑布,上游湖泊,下游一串阶梯式河床,经三级台阶跌宕而下,形成水花,瀑声如雷。</p> 瀑下有一溶洞,侧有较小两溶洞,状如天窗,飞瀑入洞。 <p class="ql-block">滩流、瀑布中形成于植物茎、枝、叶周围并附着在植物茎、枝、叶上的钙华,是生物岩溶促进钙华沉积的典型例子。 </p> 高寒、高山环境中形成的大规模钙华堆积地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美学价值。 【黄龙后寺】为黄龙寺主寺。 【黄龙古寺】始建于明朝,属藏传佛教苯教寺庙,拥有悠久历史与深厚人文底蕴。 【黄龙古寺】作为黄龙地区重要文化遗址,承载着历史记忆,象征黄龙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精神。 【黄龙古寺】建筑古朴雄伟, 殿内塑像做工精细, 体现了黄龙藏汉民族宗教融合文化特点。 黄龙古寺背后是黄龙五彩池, 周围群山环绕, 山水相依,空气清新, 环境幽静,远离尘嚣, 庙宇与自然浑然一体, <p class="ql-block">寺后廊亭,倚栏小憩,</p><p class="ql-block">心旷神怡。</p> 曲径通向五彩池。 <p class="ql-block">沿山栈道,俯瞰全景,</p> <p class="ql-block">池边栈道,近观奇趣。</p> <p class="ql-block">池边展开一本书《五彩池》</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紫的。奶奶是哄我玩,我却当真,真想有一天遇上神仙,腾云驾雾,飞到五彩池看看。没想到在松潘藏龙山上真的看到神奇的五彩池。”</p> <p class="ql-block">【五彩池】有彩池近七百,是黄龙沟最大一组彩池群,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露天钙华彩池群。</p> 五彩池池堤低矮,错落有致, 汪汪池水漫溢, <p class="ql-block">块块彩池宛如片片碧色玉盘,</p> 在阳光照射下,白、紫、蓝、绿,浓淡各异, 光线照射,形成各种变幻, 色彩缤纷, <p class="ql-block">池水同源</p><p class="ql-block">却五彩斑斓,</p> 景观秀丽, <p class="ql-block">百看不厌。</p> 黄龙沟相对高差400米,长期钙华沉积形成似玉林层叠的彩池。 <p class="ql-block">巨大水流沿山谷溢出,涌入水池,层层下落,</p> 穿过森林,穿越堤防, 形成世界上最壮观的钙华奇观。 人间瑶池黄龙,令人流连忘返。 离开人间瑶池黄龙,大巴沿213国道线行驶 213国道线阿坝段是一条古老的生命线,沿岷江展布, 穿过高山峡谷, <p class="ql-block">沿线自古是古蜀先民生息繁衍之地,至今茂县、松潘、汶川、理县、黑水一带还散落着古蜀先民的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古蜀先民不断沿江迁徙,开创了古蜀国早期灿烂文明,</p> 开创了古老的对外交流沟通通道。 沿途可以欣赏山水美景,巍峨山峦、明镜般湖泊、丰富多样的植被像视频从车窗闪过。<br> <p class="ql-block">国道213线是阿坝州最为重要的经济动脉,也是连接成都与九寨沟黄金旅游通道,是九寨沟旅游环线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路边是松潘藏红花椒主题公园。</p> 路过【松潘古城】<div>古城始建于唐武德元年,迄今1400余年历史。<br></div><div>松潘古城现存四道城门。</div><div>北城门历史上称镇羌门,比北京故宫城门洞还要深1.5米,堪称中国明代城门之冠。</div>南城门名为延熏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门,保留着完好的瓮城。<br> 古城内城跨崇山,依山顺势,沿河谷而建,<div>外城毗邻河谷下坝,有城门与内城相通。</div> 团队大巴没有停车,只能从车窗内抢拍几幅照片。<br> 【古松桥】横跨岷江河,北望镇羌门,南看延薰门。 <p class="ql-block">松潘自古是兵家必争之边陲重镇。</p><p class="ql-block">岷江、涪江河谷沿岸关隘、兵屯、靖墩和烽燧烽火台等古战场遗迹仍然随处可见。</p>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位于松潘川主寺镇元宝山,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主碑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组成。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花岗石群雕再现了红军长征战斗历程。 没有停车,透过车窗玻璃抢拍了几幅远照。 路过松潘新城,导游说地震后的松潘县城由安徽承建,建筑有徽调特色。 车窗俯瞰,松潘新城面貌一新。 <p class="ql-block">松潘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进入服务区,</p> 停车场挺有民族特色, 浓郁的藏族风情, 门口关在笼子里的藏獒, 室内展示的藏族用具, <p class="ql-block">大铜壶,</p> 超市可爱的大熊猫。 <p class="ql-block">离开松潘进入【茂县】。</p> 【茂县】地跨岷江涪江上游高山河谷,两岸绿色植被倒影江水,江水由蓝变绿。 阿坝州茂县校场村,透过车窗看高高的土城墙十分古朴。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位于岷江东岸,是茂县进入汶川必经之地和威茂要道上关隘,以维顶山为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16日,茂县土门逃至雁门关的国民党二十八军第五师副师长兼十三旅旅长陶凯部收集溃兵五六百人编为一营,和灌县抵雁门关的国民党第二十五团一、二营、屯殖军溃部两个连,设防雁门沟沿线,扼守关隘,企图封锁红军南下。</p> 红军雁门关战斗,歼敌4个营,击溃敌人增援部队千余人,取得胜利,打通岷江流域西进要道,主力经威州长驱渡过岷江。 红军战士深入群众,宣传党和红军政治主张,筹建红色政权,扩大影响,在羌山村寨播下革命火种,带来希望曙光。 【川汶公路】起于川主寺镇,经松潘、茂县,止于汶川。 【川汶公路】结束了茂县不通高速的历史。 【茂县】青龙寺隧道长509米 大巴在此停车休息。 路过大禹故乡汶川【绵虒】,<div>虒(Sī)是传说中五大瑞兽之一,是头上长角的老虎。</div> 绵虒名称来源藏语,是飞翔的雄鹰,具有浓厚藏文化色彩。 <p class="ql-block">相传,古代一位藏族勇士打败一只凶猛大熊,赢得尊敬崇拜。为纪念勇士,当地人将这里命名为绵虒,象征勇士像雄鹰一样翱翔于天空。</p> 绵虒周围山峦环抱,河流蜿蜒, 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绵虒是羌族人主要聚居区之一,羌锋村被誉为西羌第一村,授予中国羌绣之乡称号。 【无忧红轮桥】 绵虒也是大禹故乡,传说大禹出生在绵虒石纽山。 <div>绵虒保留着禹王宫等多处文化遗迹。</div> 汶川县【映秀镇】<div>映秀镇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必经之地。</div> <div>【映秀镇】因山清水秀而得名。<br></div> <p class="ql-block">【映秀镇】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有水电之乡美称。</p>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随后发生多次强烈余震,映秀镇是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到14日下午,仅有2300多人生还,有1000余人伤势严重。 <p class="ql-block">【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p><p class="ql-block">漩口中学原在漩口镇,修建水库搬迁映秀镇,汶川特大地震中受损。</p> <p class="ql-block">震后,漩口中学废墟被作为遗址保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汶川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遗址。</p> <p class="ql-block">【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由国家“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碑、纪念组雕、汉白玉雕塑汶川时刻,“5·12”汶川特大地震记事碑墙组成。</p> <p class="ql-block">《汶川时刻》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p> <p class="ql-block">雕塑向地震中不幸罹难的同胞、抗震救灾中英勇献身的烈士表达深切思念,铭刻出中国人民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p>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br> <p class="ql-block">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巨响,几百万立方米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几大沟谷两侧山体,形成长达近3千米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面的震源,原牛眠沟被瞬间添高30米。</p> <p class="ql-block">都汶高速映秀段侧山体突发泥石流,岷江改道冲进映秀镇,数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p> 昔日秀美繁华的映秀几乎被夷为平地。<div>救援队全力抢修公路,并空降大批人员进行救助。</div> 一张课桌被掀上了平台。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同胞生活学习的地方,现在是地震遗址。</p><p class="ql-block">倒塌的房屋、破败的学校、扭曲的钢架……复述着当年悲痛。</p><p class="ql-block">讲解员是地震幸免遇难青年,她不知讲述过多少次,每次站在这里,悲痛都是前所未有,记住刻骨铭心的苦难,正视曾经的悲痛,才能更珍惜当下。</p> <p class="ql-block">【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是汶川特大地震周年祭奠活动主会场。广场耸立着【母亲.初心】大型雕塑。</p> 映秀镇东靠都江堰市,带着缅怀的心情离开美丽的映秀镇。 <p class="ql-block">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p> 古代,蜀以务农为本,有治水要求和能力,蜀国人民对岷江开发利用有很多贡献。<br>秦昭王后期,蜀郡守李冰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了【都江堰】。 【都江堰】库水与蓝天一色,平静如镜。 <p class="ql-block">过了都江堰进入锦城【成都】</p><p class="ql-block">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具有悠久独特的历史始原,文化积淀极其深厚。</p> <p class="ql-block">早在距今约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已出现宝墩文化古蜀先民聚落中心。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成都已经成为古蜀王国中心都邑所在。前几年曾专程到成都,此次川西行仅为路过。</p> <p class="ql-block">尚有时间,参观了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的【青羊宫】。</p>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年间陆续重建。<br> <p class="ql-block">【青羊宫】六重主体建筑构建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山门、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紫金台、降生台和说法台等。山门西侧为八字墙:道法自然。</p> 青羊宫第一重殿宇【灵祖殿】,墙顶盖琉璃瓦,边镶白色花瓣,中心为红色琉璃荷花。 <p class="ql-block">门厅屏风【八卦图】道法自然</p> 【灵祖殿】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 <p class="ql-block">青羊宫第一重殿宇【混元殿】重建于光绪年间,26根石柱和2根木柱上有精美镂空雕刻,图案有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生动灵活。</p> 【八卦亭】位于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是青羊宫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 <p class="ql-block">【八卦亭】石基三层,依次为方形、八角形和圆形,契合于道教天圆地方、阴阳相生、八卦相合义理。</p> <p class="ql-block">【八卦亭】石板栏杆两层均为八角形。</p><p class="ql-block">飞檐精雕狮、象、虎、豹,镶嵌在雄峙的翘角上。</p> 八卦亭屋面黄绿紫三色琉璃瓦,<div>屋顶莲花瓣衬托琉璃葫芦宝鼎,造型优美,甚为壮观。<div>双排巨石擎檐石柱16根,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br></div><div>牌匾【忠孝神仙】</div></div> <p class="ql-block">【八卦亭】供奉老子骑青牛的塑像。</p> <div>牌匾【老儿不老】</div> 青羊宫主殿【三清殿】又名无极殿,始建唐,清康熙重建。 【三清殿】前两只铜铸青羊是镇馆之宝。<div>左侧单角青羊,包含十二生肖特征,有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头、鸡眼、狗肚、猪臀。</div><div>右侧双角青羊,铭文云: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div> 外檐柱上雕刻着六合童儿、双狮戏球等艺术木雕,<div>贴金对联:<div>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div><div>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div></div> 殿前左陈【幽冥钟】明朝铸造,重约三千多公斤。 右配一应鼓, 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击鼓鸣钟。 【三清殿】内供奉道教最高极尊之神三清:<div>玉清元始天尊、</div><div>上清灵宝天尊、</div><div>太清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太上道祖。</div> <p class="ql-block">大殿两边塑十二金仙:</p><p class="ql-block">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燃灯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p> 殿内共有三十六根大柱。<div>八根木柱代表道教八大天王;</div><div>二十八根石柱代表廿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冀、轸。</div> 【三清殿】建筑宏伟庄严。 【斗姥殿】也称元辰殿,建于明代,为楼底式建筑。 【斗姥殿】供奉斗姥,全称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姆元君,是道教信奉女神,六十甲子太岁本命星君首领。<br>斗姥生九子(即九皇):玉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 【玉皇殿】位于斗姥殿福、禄、寿巨大照壁后面。 <div>原殿为清道光年间建造,危楼拆除。新殿建于1995年,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后供奉四御之一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和真武大帝像。<br></div> 【道德经】碑刻 【二仙庵】原为青羊宫花园,清康熙34年,四川按察使赵良壁捐银创建。<div>丹台碧洞宗创始人龙门派第十代弟子陈清觉,曾至武当山太子坡拜龙门派道士詹太林为师,康熙八年入川至青城山常道观修道,康熙二十六年下山到青羊宫养静。</div><div>四川按察使赵良壁遇之,事以师礼,延请陈清觉主持庵事。</div> <div>清康熙41年,康熙敕封陈清觉为碧洞真人,钦赐御书【丹台碧洞】【二仙庵】匾额,赤龙黑虎诗章,两个华表,开创了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支系,二仙庵遂成为丹台碧洞宗祖庭,为西南地区唯一具备开期传戒条件的丛林。</div> <p class="ql-block">二仙庵外立【三丰碑】,碑面阴刻张三丰瓜皮诗:</p><p class="ql-block">玉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此宵同,</p><p class="ql-block">试看山下云深处,幸有人间路不通。</p> 【吕祖殿】是二仙庵正殿, 清嘉庆十九年后,作为四川专祀纯阳帝君祭祀场所,又为传戒期间醮仪坛场。 <p class="ql-block">【吕祖殿】廊道壁画、</p> <p class="ql-block">碑刻、</p> <p class="ql-block">铜钟。</p> <p class="ql-block">【老庄书院】道家武学养生馆,</p> <p class="ql-block">不少儿童在此习武。</p> <p class="ql-block">二仙庵山门,地面是八卦图案,</p> <p class="ql-block">山门壁画,</p> <p class="ql-block">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道家传说故事,</p> 青羊宫最后一组重要建筑是后苑三台,左为降生台,右为说法台,中为紫金台【唐王殿】。 <p class="ql-block">【唐王殿】内塑李渊夫妇和李世民像,殿前有唐僖宗《改元中观为青羊宫诏》碑。</p> <p class="ql-block">【青羊宫】古木参天,环境幽静。</p> 【青羊宫道茶馆】 离开青羊宫,到【天府机场】乘飞机回沪。 此次川西行2024年9月9日从上海站出发 <p class="ql-block">10月10日到达成都西站</p> <p class="ql-block">50年前我在中学任班主任时的学生到成都出差,微信中知道我们到成都,把我们接到【成都院子】。</p> 以前的学生,现在是建筑设计院专家、领导,研究生导师,劳模,值得尊敬与骄傲。 成都院子酒店坐落于成都市中心历史文化保护片区文殊坊内,紧邻千年古刹文殊院, 走进成都大院,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院内建筑古色古香,青砖灰瓦、亭台阁楼、小桥流水, 川西明清大宅院落,民国川西旧宅让人感觉充满故事性。 又带有现代气息 包间精致大气, <p class="ql-block">学生虽是专家领导,十分随和地与我们一行六人欢聚一堂。</p> 穿汉服的服务员郑重地呈上菜单,盘边有玉石大印, <p class="ql-block">大家都是第一次感受传统的开餐仪式,</p><p class="ql-block">我当了一次美食皇帝,在菜单上签印。</p> <p class="ql-block">成都大院不仅菜品美味,更承载着传统礼仪的精髓,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的中华美食文化的传统氛围。</p> <p class="ql-block">回顾川西行,己汇编了十集美篇,本集是收官之作。</p> <p class="ql-block">川西风光美如画,</p><p class="ql-block">更有师生情谊浓。</p> 手机摄影制作:刘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