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九之精致皖南

胖九

<p class="ql-block">皖南,也就是安徽省南部,那里有秀美的山水,浓郁的文化,悠久的历史,聪明的人群。黄山、九华山、黟县等等,都是水墨丹青,任何一地都令人遐想无限。因处于三省交界,与湖北、江西为邻,两省的庐山、婺源、景德镇、三清山也都不远,所以去一次皖南,没有个充足的时间和细细的品味是难以感受她的特点的。胖九曾经在2009年4月末来了一次走马观花般的旅行,为以后再来铺垫铺垫。 </p> <p class="ql-block">黄山安徽南部最有名的景点莫过于黄山了,黄山也是迄今为止胖九见到最美的山。她的漂亮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素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之称,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山”。</p> <p class="ql-block">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黄山有七十二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我们去时莲花峰、“鲫鱼背”那边关闭,登上了海拔1860米的光明顶,因为数字好记,所以张口就来。光明顶上有一座气象台,这里是拍摄日出的绝佳境地,我没有在此拍摄的计划,不过在这里远眺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飞来石”也是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西海大峡谷北口进入,途经排云亭、光明顶、始信峰等几处著名景点后到白鹤岭下山,一路上爬山观景,其乐融融。四月末的天气,春光山色,鸟语花香,都是大自然赏赐给有缘来此的客人最好的见面礼,难怪黄山最有名的松树也命名为“迎客松”。如果有时间和条件,真应该来黄山走走,哪怕是走马观花,哪怕是蜻蜓点水般,总比禁锢在高大上的写字间或是富丽堂皇的别墅豪宅强得多。旅行中,触摸时空的衣袖,探究自然的痕迹,付出汗水,体验收获,融入自然,洗去心垢,怡然自得。人生中难免有不顺心、委屈、堵心的事情发生在你周围或是你自己的身上,我们都是肉体凡身,不可能没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适当往后面看看,不是我们不思进取,而是你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无奈,就像百岁的杨绛先生说的“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美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当我们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标准时,也是你烦恼的开始。而旅行,有机会来黄山这样秀美的地方来旅行,你一定会发现另一个自己。</p> <p class="ql-block">始信峰位于北海景区东侧,海拔1683米,始信峰上汇集了许多黄山名松,尤其“接引松”最为有名。始信峰三面环壑,东南与另一峰相隔丈许,早先断木为桥,以度游客,此松生于两峰隔谷边缘。“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当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康熙年间太平县令陈久陛登黄山前以为徐霞客言过其实,到了始信峰,为景色折服,遂于狮子林壁书“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此方知”。此乃“始信峰”名字的由来。胖九嫂95年曾在黄山看日出,为弥补此游记没有日出照片遗憾,特提供当年照片两张为记。</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九华山与普陀、峨眉、五台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藏王菩萨道场。说到九华山,不能不提到金乔觉(金地藏),九华山就是缘于他修道之事。金乔觉(公元696-794年),古新罗国,也就是现在朝鲜半岛东南部国王金氏族,是一名新罗僧人。据传他早年来过当时的大唐,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后抛弃贵族生活,削发为僧来到中国。当他路过九华山时,向当地居士“闵让”讨了一袈裟地,不料向空中一展覆盖住九峰。闵让惊喜遂让其子拜师,后也皈依。现寺殿中地藏王圣像左右随侍者即为其父子。金地藏苦心修炼数十载,99岁高龄圆寂,肉身置函中三年依旧“颜色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由此名声远播。自唐朝以来,九华山僧人圆寂肉身不腐不断出现,确属世间奇闻。胖九记忆中有一座世界上唯一女性肉身—比丘尼释仁义师太,曾经历过朝鲜战争时的女军医,后到沈阳202医院退休,开办针灸诊所,施财行医,后到九华山皈依,圆寂后一般肉身封缸三年六个月开缸,其肉身三年两个月就开缸,修行不浅。九华山上建有巍峨的地藏塔殿,明万历年间御赐“护国月身宝塔”;正门牌坊“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为佛”是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据经法记载,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托付,其既灭之后,弥勒佛未生之前,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金地藏超度解脱众生,愿一切众生闻法而修道成佛,离苦得乐,即使是业障深重,金地藏也会教化你除去恶根,离开地狱。化城寺坐落在芙蓉山下,历史悠久又是地藏王菩萨道场,内有康熙御书“九华胜境”横匾,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有一放生池,只是对面开了一家“快乐时光KTV”,显得不伦不类。每每抵达一个新的旅行低,胖九都试图带着好奇和学习了解一下新的知识,多也好,少也罢,顺其自然,青山淡水支撑着我在一次次仓促的他乡之旅中给自己找些小乐。</p> <p class="ql-block">西递 宏村 “要想知道古代帝王们的生活,到北京去;要想了解古代百姓的生活,到徽州去”。徽州,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后相继被越、楚所灭,明代中后期,徽州在社会商品经济大潮下,在徽商的带领下走向鼎盛,当年据说这里经商的人数比种地的要多,而更神奇的是徽商重信誉讲仁义的从商理念为世界所认可,而且翻开中国千年的科举史,状元最多的竟是这里儒风独茂的休宁县。明代汤显祖曾作“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黄指黄山,白指齐云山(白岳,休宁境内),让汤显祖魂琴梦萦的徽州,即使他弃官归田之后,梦想也未实现,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当年徽州管辖一府六县,包括婺源都在其辖区,历史的变迁,现如今徽州作为一个地名存于黄山市的一个区中。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都坐落在黄山南麓的黟县,位于重峦叠嶂的山区,青山绿水环抱,历史上少有兵灾天灾,文化保留完好,是有着桃花源之称的黟县古村落中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西递,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位于黟县东南部数公里,村庄四面环山,两条小溪从村子东、北经过并汇集于村南,整体村落状如船型。来到西递村,当地胡姓人会自豪的说起自己是由李姓改的,历史追溯到李唐王朝末年,风雨飘摇。唐昭宗在军阀朱温的挟持下,逃亡途中,将何皇后生产男孩密送民间,藏于婺源,隐姓埋名,随侍卫“胡三”其名“胡昌翼”,成为李姓王室留下的唯一皇子。五代以后,宋朝为官的胡士良经过西递之时,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举家由婺源迁来。明朝之后,胡氏人丁兴旺,现存100多座民居多数是那时建造保留下来的。西递旅行看店之一是看“花盘”(胡文光刺史牌楼),之二是瑞玉庭看错字,厅内挂了一幅错字联:“快乐每从辛苦得”的“辛”字多写了一横,“便宜多自吃亏来”的“亏”字多加了一点,意在告诉后人多付辛苦,多有收获;常吃小亏,于人有益。另外,西递村的回廊、书法、官厅以及楹联都值得欣赏体味。明清的徽派建筑独特的神韵,一座座粉墙黛瓦的民居,翘角飞檐的宗祠家在青山绿水间、白云蓝天下,代表着中国传统价值观“道法自然”的追求。沿着西递环村石径路,漫步在小巷间,斑驳的墙体已不见昔日的繁华,透过高大的马头墙上的透窗看另一侧,似乎隐藏着西递千年的沧桑。在笃敬堂有一副楹联引起胖九的注意“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胡氏后辈们摆脱了先辈们“只读书好”思想禁锢,以务实态度认为读书、营商都好,关键看效果;你们前辈创业难,我们子孙守业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宏村始建于南宋,距西递18公里,被称做“中国画里的乡村”,可以说,在宏村,无论你的相机怎样取景,何时取景,拍出来的画面都不会让你失望,宏村处处好风光!宏村最有名的是它的独特建筑,明永乐年间宏村汪辛之妻胡重娘请来风水先生何可达,勘验、规划设计后按照一头牛的形状建造居所和沟渠。村西的山是牛头,两棵高大的古树是牛角,村中的水圳是牛肠,牛肠中间半月形的水面是牛胃;建筑沿牛肠而建,参差错落,独具特色,后在村南斥百亩良田开凿了“南湖”。宏村独特设计的发达的水系统让清澈的溪流经过每家的房前或屋后,居民自古有保护水源的规矩,几百年来坚持每天早八点前取饮用水,之后才是浣洗用水,直到现在。宏村人体现运用水的特性,隐含着老子“上善若水”的死刑,弥足珍贵。走进宏村,发现这里民居最大特点是都有极其精美的木雕,厅堂上下,梁柱窗门,无处不在包括斗拱、雀替、床罩,几案,等等,全都是精美的木雕,刀工精湛、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有“五子登科”、有“茂叔爱莲”、“文王访贤”等等。各家各户都有楹联,内容多是持家、读书、节孝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棠樾鲍家牌坊群歙县东南几公里有一个棠樾村,这里矗立着七座牌坊,明建三座,清建四座。明为鲍灿坊、慈孝里坊、鲍象贤尚书坊。这里牌坊反映出米清时期徽商“以商入仕,以仕保商”政治与经济互为融会贯通的一种关系。徽州地方志多次提到,当地人“多为御史谏官者”,就是封建时期的监察官,主管对政治体系监察与纠劾。而鲍象贤天性耿直,不能与时俯仰,因此名声显而谗忌益多。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性格决定了他不能随机应变,虽名声大,但是对其不满者也来越多。故其能平叛两广,有“命涣丝纶”之功,最终也是只能闲赋在家。说古论今,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走过牌坊群,犹如走过一段厚重的历史,又犹如走过昨天,明天呢?</p> <p class="ql-block">在皖南,古徽州任意一个小山坳,你都可能看见矗立着的高大的牌坊或古祠堂,粉墙黛瓦的明清古民居,似乎告诉后人这里当年有多么繁华;当你行走在池沼巷陌之上,或驻足于明堂、“走马楼”前,又似乎随这里的荣耀、富庶融入一副精致的历史巨幅长卷中。“祖先留下的克勤克俭、从容不迫仍在,徽州的魂就仍在!”</p> <p class="ql-block">当年唯一一张在景德镇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