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吹过的地方

秦定

<p class="ql-block">电视新闻联播后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气预报,常听到</span>福建台湾海峡有7-8级的大风警报,2024年11月中旬想沿着福建海边走一走,结果就被那里的大风吓的提前回了南京,幸亏期间有两天晴朗的天气,赶去福州连江县的海边,离马祖列岛只有4.96海里的平流尾和北茭鼻转了转。</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5公里海岸线的平流尾地质公园,引人注目是经过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形成了火山岩地貌。站在平流尾的岩石上,海风卷起一个个浪花拍打着岩石,一个近一米高的浪花猛然袭来,吓的我百米速度逃走。</p> <p class="ql-block">北茭鼻,福建的最东端,称中国的“好望角”。眼前岩石突入大海形成鼻状,栈道末端形成船头,一幅壮丽的惊涛拍岸景色。少许有些不解:为什么这么漂亮的地方紧闭不收门票?中巴车把我送到了离北鼻茭还有4公里路口,坐上摩的一路上坡赶往目测不高的一个山头,下车跟着摩的司机穿过一条被人踏平的小路,爬越了一个上锁的小门,心率跳的比在健身房踩自行车快上一倍。</p> <p class="ql-block">版图上的福建岛屿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海上捕鱼的船只穿梭于两岛就像陆地村子里的街坊四邻赶集,不能越过界海,但两岸的渔民们近在咫尺打个招呼还蛮稀疏平常的。</p> <p class="ql-block">最近网上看到旅行社恢复了福建籍居民马祖列岛的二日游,据说那个岛上留下的时代标语还依稀可见。那天站在山头上,不时传来放炮声,例行公事?时局紧张时可能炮声密度要大的多。</p> <p class="ql-block">爬上连江1800级陡峭石阶的奇冠顶,眺望四面被海包围的渔村—奇达村,它有巴西里约内热卢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沿着惠安海滩,想去寻找劳作的惠安女,在崇武古镇上找到了一位,其余各处都是头戴带五彩方巾和斗笠的漂亮美眉在海滩边摆拍。我端详着她头上的那块方巾,原来是用来遮挡海风的,此时我被海风吹的头和脖子恨不得缩到衣服里只剩一双眼睛。</p> <p class="ql-block">渔民大叔说趁这两天的海风还不算大,出海去捕几船鱼,卖个好价钱,算是给今年的一个交代。驳船的渔港被周围的住宅高楼包围,街道上就是渔民编织渔网的工作场,新时代的渔村!</p> <p class="ql-block">回城的中巴车上遇到一个家住这里的高中生,他的爷爷至今还以出海捕鱼为生,可是父亲和他们这代人再也不愿意在海风中度过人生。他考上了连江重点高中,成了小镇学霸,立志走出他祖辈辛苦的渔村。“那考不上大学咋办呢?” 我问,同在车上,在连江工作了10年的朋友看我一脸不解,说:“被海风吹到漂亮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去了,福建有些地方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去了美国。” 他们在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下命运又会咋样呢?</span></p> <p class="ql-block">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出发的港口之一,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于秦汉,发展于三国,繁荣于唐宋元明清。泉州</span>德济门是宋,元朝外来船泊的聚集地,当时商船云集,港口海关进出的商人络绎不绝。泉州成为马可.波罗口中的“东方第一大港”。正对着德济门港口的天后宫,建于1196年海内外规格最高,最大的妈祖庙,人们出海前来此拜求妈祖赐平安。</p> <p class="ql-block">在建于唐代的泉州开元寺里看到了千年古桑树,蚕宝宝的衣食父母,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丝绸从此成了海上商贸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随着福建沿海的开放,海风不仅吹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也飘来了多元的精神文化。在泉州聚集了各种宗教信仰,据说有600多座寺庙,比如清净寺,建于北宋,最老的一座清真寺;府文庙,建于唐代,是东南亚最宏伟的文庙。他们相互尊重,各守其责,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彰显在这方圆1.13万平方米的小城里。</p> <p class="ql-block">承天寺,建于南唐</p> <p class="ql-block">关岳庙(武庙),这里的香火最旺,来此求竹签,纸签的人织如梭,备受尊崇的关帝爷的签总是很灵验的。</p> <p class="ql-block">这对小夫妻刚从关岳庙出来,手上的中签纸条上不知写的是什么,只听见丈夫说:“瞧,看来我明年升职有望了,你就等着账户余额翻跟斗吧。” </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二年(1863年)英国长老会杜嘉德牧师坐船来到泉州传教。我看过英格丽褒曼演的电影“六福客栈”中传道人艾伟德,她几经海上呕吐,耳鸣和头疼欲裂,去到山西传福音。当日本军来袭,她带着100个中国孤儿在两个星期里,从山西阳城走到西安。</p> <p class="ql-block">家里悬挂着领袖的照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敬畏和感恩的人。</p> <p class="ql-block">大海的威武不只是风高浪急,在电影“甲午风云”的海战炮声中,邓世昌指挥着致远舰冲向日军,撞沉日本吉野号军舰,壮烈牺牲的场景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福州马尾区有个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里面记载了中国船政发展的历史,留下了林则徐,刘步蟾,邓世昌,严复,陈季同,萨镇冰,詹天佑等光辉岁月的印记。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船政大臣沈葆祯负责的</span>福建船政学堂,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从那个时候起,中国有了自己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span></p> <p class="ql-block">学堂分为前后两堂,前学堂为制造学堂,培训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后学堂为驾驶学堂,旨在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船长,前学堂的学生到各船厂实习,而后学堂的学生则上练船实习,船政为此专门制造和购买了数艘练船。</p> <p class="ql-block">当时任课的教师都是外国人。</p> <p class="ql-block">在福州三坊七巷参观严复的纪念馆时,我就在想当时没有还出过国的严复,不仅翻译了许多西方学术巨作,提出了翻译精髓是“信,达,雅”,还用英文写过一本英语语法书。</p> <p class="ql-block">滚滚闽江水,见证了这个城市的英雄豪杰,他们史诗般的壮丽随着闽江的波涛奔腾向前,永不止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