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P的美篇

RBP

<p class="ql-block">  2024年,我的阅读时光之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我的阅读时光之旅</p><p class="ql-block"> 任保平 </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非常享受赋闲生活,这种享受主要源于有充裕时间自由地读书。我的2024年度读书报告显示,从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12月31日期间,我读了51本纸质书,读书笔记10万余字。这一年,我读的书比较杂,既有人物传记也有文史书籍,既有杂志散文也有专业书籍,还有日常生活能用到的工具书。我一天当中大部分的阅读时间集中在晚上睡觉前,还有部分时候是在中午期间。</p><p class="ql-block"> 书籍,作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为我带来了知识,更带来了深刻的体会和人生的启迪。阅读不仅是获取信息的手段,更是拓展视野、深化理解的过程。每本书都让我对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p><p class="ql-block"> 《任正非传》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人生履历,而且可以看到华为企业的成长历程,更可以看到中国通信产业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的发展历程。这本《任正非传》我认为应该叫《华为传》更为贴切,因为他更多的是在讲华为的由来和成长过程,而非任正非自己写的自传,所以缺少一些对任正非本人内心思想的刻画,稍显遗憾。</p><p class="ql-block">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传记》则以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生动细腻地叙述了陈云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实现中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全面反映了他在参加领导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表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多谋善断的领导才能,以及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注重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群众的工作作风。</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先生》以纪实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霸气的学人领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学大师李济,苦心孤诣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坚忍的诗人林徽因,孤傲的才女游寿,执着学术的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坚的精神风骨。在中国最艰危的六年,他们不离故国,焚膏继晷,薪传火播,在人文学科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p><p class="ql-block"> 《民法典——校园1、2》为学校有序正常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值得教师,特别是学校(园)书记、校长一读。</p><p class="ql-block"> 由孔庆东主编的《红楼梦诗词(精选)/品读经典》收录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体裁形式的文字,读者可通过此书集中欣赏红楼语言的高妙之处。</p><p class="ql-block"> 《黄帝内经》(第二次阅读)是中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医书,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传颂千年的《黄帝内经》养生学说和“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总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不断完善,使中医养生学和“治未病”思想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得以发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更大作用。让我们时时吟诵“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并身体力行。养生延年,关爱生命,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代治理之得失》一书,作者的立意新颖,希冀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把中华历史覆盖并解释,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者较为细致地剖析了华夏政治制度史,特别是对主要的朝代。这样一本不厚的书,浓缩了中华几千年的政治制度史,把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向前推进了一步,无论如何,是一件佳品。</p><p class="ql-block"> 《孩子,长长的路你慢慢走》是一本给孩子的幸福成长书,更是一本送给全天下父母的暖心教养书。收录了俞敏洪、麦家、钱文忠、余华、贾平凹、梁晓声、冰心、周国平、孙瑞雪、陈年喜、金鱼酱等36位名家写给孩子的书信和随笔,全书分为六辑,谈读书与做人、谈科学与哲学、谈志趣与理想、谈成长与美德、谈生命与人生……字字真诚,句句戳心,帮助万千父母缓解养育焦虑,饱含着无限爱意与期待!孩子,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凡是美好的事物都是缓慢的,太阳一点点升起,花一朵朵开,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和节奏。无论外界如何喧嚣,请守住内心的纯粹和安然,慢一些,稳一点,踏实稳健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愿你在时间的长河里波澜不惊、静待花开。</p><p class="ql-block"> 《我在楼道上做校长》,作为“第一个在楼道里办公的校长”,黄春校长已三次“从零开始创建一所学校”,先后担任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创校校长、广东珠海容闳公学创校校长、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创校校长。在本书里,黄春校长本着“做有温度的教育”理念,向中小学校长和各级教育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管理实战经验,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文化设计、教师招聘及师资培训、管理干部团队组建、招生、入学教育等方面,希望能引领更多的教育管理者“靠近”学生,让一所学校的教育资源发挥强大的教育作用。</p><p class="ql-block"> 《往事不寂寞》是由曾在或正在编辑部工作的同事们提供的,他们从个人角度讲述的故事,涉及周刊从创刊至今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p><p class="ql-block"> 《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本书描述了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县域内乏力或奋进的学校、种瓜或得豆的课堂、踏实或游移的教师、在幻想或现实中长大的学生、对孩子教育过度操心或无能为力的家长、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紧密交织的政校关系、国家教化权力和市场选择驱动之间的城乡关系……</p><p class="ql-block">作者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 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县级教育生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增强了我对教育公平和法治教育的重视。我相信,只有通过加强县级教育生态的改革和完善,才能够实现教育的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县级教育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县级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红墙图志·毛泽东(1949-1976上下册)》,作者参阅了大量史料,以细致入微的笔触,生动翔实地还原了毛泽东从建国前夕至其去世这段时期走过的历史历程,真实再现了1949年到1976年共和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国事风云,生动讲述了伟人的真实故事,反映了伟人有血有肉的真情实感,同时也记录了伟人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书中载入多幅毛泽东这段岁月的珍贵照片,分为彩色、黑白两种,许多照片是首次公开发表,有的照片还是首次还原色彩,全书集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集收藏价值、欣赏价值于一身。</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读书大体是浅读与深读相结合。前者是“随便翻翻”,粗略了解各类讯息,扩大阅读量,充实知识面,旨在与时俱进;后者则是阅读经典,熟读沉思。我的这两种阅读习性得益于梁启超的读书经验:“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间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p><p class="ql-block"> 虽说退休后的读书不如年轻人那样敏感、强记,但老年人的阅历、经验及知识积累能使读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较为自如的运用。</p><p class="ql-block"> 我确立的读书目的就是更加自信而成熟地把握自己的生活。我反对趋同性阅读,因为它很容易成为一种对现成答案的接纳、对权威解释的认可、对同一性诠释的屈从;我孜孜追求的是创造性阅读,即:书籍不止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洞察现实生活的工具,读书要读出自我见解。借用冯友兰的说法:“读书不但要‘照着说’,更重要的还要‘接着说’,说出自己的创造性理解和独特体悟。”读书继而“接着说”固然不易,但我则心向往之。</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我读的每一本书,阅读的每一分钟,都是自我成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2025年里,我将继续我的阅读之旅,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丰富我的内心世界。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31日于上海</p><p class="ql-block">注:因为我每天要写两个小时左右的毛笔字,所以阅读量就大为减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