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走到头,积极有为的热情青年,还剩下不少。只不过,当下的气氛变冷,笑话也越来越冷。<br><br> 在降温的情况下,热,需要额外的能量。而冷,却十分自然。于是,有两种思潮更明显了:躺下的思潮、出走的思潮。<br><br>躺和走的精髓<br> “躺”,意思是,大幅度降低期待和需求,无论物质还是情感。不买多余的东西,也不跟太多人打交道,保持收缩状态。<br><br> 我注意到,同学们的反应在变缓慢,似乎节约了能量。有意见不表露,非必要不活动。通过降低系统反应速度,自我抑制,来减少消耗。我称之为:我们时代的低电量模式。<br><br> 走,就是离开。我们聊起未来的愿望,答案都是“出去走走”。去哪里?无论哪里,反正就是离开束缚,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现在”。<br><br> 青年积攒了能量,不想(或不能)继续用来加班、还按揭或传宗接代,而是换种方式释放。不在原有的轨道上,而是迫切地要跳出去。<br><br> “躺”,是退回去,造一个可以冬眠的窝。一动不如一静,因为疲倦而随缘。<br><br> 而“走”,是冲破障碍、愤而离席的决心,转身告别,不带走一片云彩。<br><br> 大家背了很多年英文单词,终于充分领会了第一个词的精髓。abandon,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无论躺下,还是出走,都放弃“旧框架”了。旧框架?就是管住你行为、思想的规则,训诫“你应该这样”的道德话语。<br><br> “躺着的人”会仿照老傅(我爱我家)常反问:我为什么起来?要我起来干什么?<br><br> 为什么要活蹦乱跳呢?莽撞粗粝不费劲儿吗?既然起来不会比躺着更好,还不如眯着,养精蓄锐。<br><br> 而出走的人,倒是收拾好了行李,出门也没想好去哪儿。不想讨论,只是要离开。这决心坚定,就像卡夫卡写的:<br><br> 仆人问:你这是去哪儿,先生? “我不知道,”我说:“只要离开这里,只要离开这里。不停离开这里,只有这样我才能到达我的目的地。”(卡夫卡《启程》)<br><br> 防御机制<br> 躺或走,都可以视为生存策略的调整。在环境“不再适宜”之后,人们启动了应激的“防御机制”。<br><br> 城镇家庭养大的孩子,原本被规定好了人生路径。按照路标,按时抵达打卡地点,绕开挑战和危险,尽量避免泥泞坎坷的小路。如果一切运转如常,那么这套“当个正常人”的指导方针好歹有点作用。<br><br> 可是,现在不灵了。<br><br> 原本从小学到大学,走的每一步都很关键。为什么每一步都关键呢?就怕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中国人紧张啊 ,担心一脚踏空,掉进“贱民群体” 。身后总像有个野兽在追着。使劲儿跑哦,甩掉它。<br><br> 这两年,“不断向上发展”的共识逐渐改变,新同学需要面对“新常态”预期。事实是:你按顺序,上学上班,闭环逻辑不再提供确定性和安全感,即便自己努力,越来越卷,却不见得有好结果。<br><br> 当很多人意识到即便“赶得上”,还是当牛马,奖赏只是挂在前方、可望不可即的胡萝卜。安全感、荣誉感,如此虚幻,稍纵即逝。<br><br> 由于不平等加剧,广泛而普遍的机会减少。努力爬上去,挤进去,搭上快车的幻想在破灭。新共识是:“如果勤劳真的能致富,那么世界首富一定是一头驴。”<br><br> 耗尽,burn out 意味着:第一,再也卷不动了;其次,卷的成效越来越低。更重要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卷。这就包含了目标与动力的双重缺失。如果原有的恐吓机制、激励机制,无法有效运作,动力系统也随之失效。原本低头赶路的人,一旦抬起头,十分茫然。<br><br> 好孩子的一般修养是:积极向上、保持自律、勤能补拙、压抑情绪、讨好适应、先苦后甜……<br><br> 后来,通用的“人格面具”不适用了。<br><br> 当勤劳、顺从的“超我”面具戴不住,面具背后积累的怨恨爆发了,“阴影”逆袭了。<br><br> 原理很简单。父母、家庭、社会,塑造了一些理所当然的目标。大多数人,从小到大,走的路,做的事,都不是自己选的。成功的标准似乎也只有一种。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做过自己”,只表演了“应该”,那么面具之下被抑制的灵魂一定躁动不安。<br><br> 我努力谨言慎行,试着做个合格的成年人……但我是谁呢?既然预期不确定,欲望的吸引力减弱,画饼的好处无法兑现,我为什么还要听你们的?<br><br> 失效和重构<br> 反转的契机,起点是“体制”的失效。<br><br> “体制”,是系统规则,是“人们对特定社会位置所期望的自然行为”。按照福柯的说法,“体制”衡量着事物价值,也衡量着做事儿的经济绩效。<br><br> 体制是一套“非如此不可”的欲望系统。比如,消费主义,一直不是挺厉害的吗?<br><br> “消费主义能激发人体的每一根神经,使其保持在人为紧张的最高音调,将人类的每一个欲望发挥到极限,并创造尽可能多的新欲望和合成激情”(乔姆斯基)<br> 可是,一转眼,翻面儿了?原来那么有吸引力的人、财、物,忽然不香了。买房子,前两年还是刚需,很快就变成了可选项。<br><br> 有趣的事,前两年还在批判消费主义。现在忽然不用批判。别说消费主义,消费都不见了。<br><br> 节日原本是个仪式,圣诞树之类的,好比旗杆,是消费的图腾。今年的圣诞树,一棵比一棵的大,但没人响应这个图腾。<br><br> 奢侈品没人排队了。据我观察,最近排队的,都是新开的面包店(其实也越来越少)。<br><br> 面包店排队,可以打发时间,选一些新花样,花费不多,吃喝下去,回归身体,快感反馈及时。<br><br> 人心变得真快。本来要通过消费,找一些尊严、一些掌控感。后来发现:我想多了。<br><br> 一旦预期变差,叙事也都跟着变化了。<br><br> 比如,前两年,流行的话题是:如何挑战极限,阶层跃升,心大梦大……今年没人响应了。<br><br> 两年前展翅高飞,后来务实一些,说要“贴地飞行”,用户评论:“还是匍匐前进更贴切吧”。<br><br> 如果幻想的泡泡戳破了,我们各自回家,看看卫生间的旧肥皂,也自行泡出一些肥皂水,吹几个泡泡过节。<br><br> 为了自由<br> 躺,或走,除了被动响应,当然也包含了人对自由的主动诉求。<br><br> 谁不爱自由呢?它之前一定是被体制或文化压抑着的。而且,自由又被标注了高价。<br><br> 一套叙述通过教育与文化,内化成每个人灵魂的一部分,让人自我管束,自我训诫。<br><br> 比如,经常自问:我有什么价值?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呢?我怎么见人?我这是不健康的……(“超我”就这样持续施加罪恶感)<br><br> 不过,当一个人,意识到“这套说法”只是他者的声音,那么,“对或错”、“强与弱”、“荣耀与没面子”……对立感就没那么强烈了。如果你不想赢(东风压倒西风),不想证明自己,如果你暂时离开他人的目光(期待或审视),跳下了往上爬的梯子,那至少暂时实现了自由。<br><br> 比如,今年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青年骑自行车从郑州去开封,我称之为无意义的“游牧”行动。<br><br> 游牧是对朝圣的消解。朝圣者认为游牧无意义、无目标。但游牧者有个借口就够了(吃灌汤包)当大家意识到,无论怎么努力,未来都不会更近,朝圣是虚构的,不存在圣地,那么,出发就是徘徊。出发到某地是反逻辑的,这样的流动和庆祝就难以被物化。开封甚至不是个怀旧地点,那里没有北宋的乌托邦,它只是个名字。<br><br> 后来连灌汤包的借口都不需要了。有趣的是流动行为本身,目的地越无聊,到达那里就越有趣。<br><br> 骑自行车去某地,行动小而微,但逻辑不再是提高绩效,不是讨好,也并非积极向上,<br><br> 只要是玩儿,就没有实质的输赢。无论躺下,还是出走,无意义的游戏,都通往自由。<br><br> 现代人看似自由,其实却被束缚。由于路径依赖和自我管控,掩盖了内心真实的渴望。看似有很多路,却几乎无路可走。生活被压缩到十分狭窄的范围之中。<br><br> 不过,人心像回弹的橡皮筋。自我被紧张束缚,一旦放松,抻的越久,反弹的劲儿很大。<br><br> 在停滞的未来<br> 谈到未来,一直向上发展的宏大工程,就像建造巴别塔,看起来雄心勃勃,却无法完成。<br><br> 此时,就像彼得德鲁克所描述的:“社会再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把各个人联合起来建设和完善社会本身,而个人期望社会的拯救也毫无意义”。<br><br> 愿景一旦波动,人不指望了,心就起伏了。<br><br> 一个社会不可能仅靠“忽悠”和“画饼”往前发展,社会需要为人们提供自我肯定和自我生产的实质权利。<br><br> 如果长时间缺失,如果一个社会仅提供了自我否定与自我消耗,那么,它在燃料不足的时候,一定会进入紊乱状态。之前机器系统所积累的问题,又会格外凸显出来。<br><br> 如果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动能。那么其中的人,只能依靠自我学习和实践,来实现自我肯定和自我生产。甚至时代神经症也昭示着改变。如荣格所说:“神经症的爆发,不仅仅是偶然的,一般来说,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它通常是要求新的心理调整、新的适应的时刻”。<br><br> 与此同时,智能技术的迭代,也是重置社会版图的重要因素。<br><br> 当技术工具的效能越来越高,人类的工具效能,就更低。如果只论工具属性,人注定是卷不过AI的。<br><br> 在高技术的自动系统里,人甚至不配当工具了。打工人自嘲“内卷”是“屎上雕花”。无论雕花是否光荣,雕花的机会都会越来越少。即便人严格要求自己,充分把自己工具化,消除自我,都不足以提升个体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技术迭代+政治经济周期),不难理解,躺下或出走,才成为优选思潮。这种普遍的神经症,要求“新的心理调整、新的适应的时刻”。<br><br> 一起“搞抽象”<br> 一个年代呼唤一种故事。个人叙事,需要新的锚点。或者说,每个人都不得不寻找新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个人叙事。但在此之前,更多人选择的缓冲区是“搞抽象”。<br><br> 问:你在存钱吗?答:缓存。<br> 问:你还是人吗?答:拟人。<br> 问:你看偶像练习生吗?答:不像。<br> 问:“看看,生活乱成一锅粥了!”答:你快趁热喝了它吧”。<br>“搞抽象”是一种对话模式。抖机灵,无厘头,类似于冷笑话,不好好说话,主打“”驴唇不对马嘴。<br><br> 有人不理解“搞抽象”。我拿出鲁迅的《立论》,刚好是100年前写的(1925)。<br><br> 文中举例:如果你夸刚满月的婴儿,说这孩子会升官发财,你会得到感谢。如果你说事实:“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你会被打。如果不想撒谎,也不想被打怎么办?<br><br>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阿唷!哈哈! Hehe!He,hehehehe<br> 这说法,不就是搞抽象吗?<br><br> 抽象,是一种社交面具,是传统“糊弄学”的延展。<br><br> 说很多话,但没有意义。抽象远离了具体所指,远离了通用逻辑。抽象甚至破坏了预设概念,故意消解意义。而它的态度又是慵懒且停滞的。它的快乐是肤浅的,而非剧烈的。<br><br> “抽象”甚至没有任何生产力,它不带有讽刺的棱角。<br><br> 何至于此?<br><br> 讲好消息吗?似乎没的可说。坏消息呢?不能多说,那叫“唱衰”。<br><br> 如果咱们不抽象,聊点儿具体的……亲戚朋友聊着聊着,都容易打起来。<br><br> 为避免一言不合起争执,空洞是一种选择。敷衍了事,胡扯,并不坏。甚至是一种新常态之下的好。<br><br> 数字进度条,以及任务表(to do list)是现代化的比喻。而“搞抽象”,是后现代的比喻。它是徘徊的艺术。巧言令色的艺术。“搞抽象”仍然可以被视为小小的反抗行动。<br><br> 在这个枯燥而严苛的时代,有所言说是危险的,因此,我们需要一点儿抽象。<br><br> 抽象,没有更高的目的。不求真,逃跑在路上,拒绝抵达,拒绝现实,也拒绝效率。这点上,集合了“走”和“躺”的双重特点。<br><br> “搞抽象”是疲软的。但它快乐,不用消费,也不造成冒犯。“搞抽象”在仅仅虚度时光。<br><br> 不过,为什么我们要憎恨“虚度”呢?“实度”是正义的吗?任何方式都是虚度。即便我做得多,没做的还是恨多,无论如何都是遗憾的。<br><br> 躺下或出走,我都把生命的主导权拿回来一点儿。哪怕只有一小会儿,我也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就连自身的无能,也是一种力量。<br><br> 度过时间,无论虚还是实,怎样过,都是正当的。好比说,无论我们躺着,或者跳着,都将进入新年。<br><br> 休息一下吧,胡闹一会儿……从前,以为实现自由的代价很大,后来,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br><br> 天气很冷,但这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糟。<br><br> 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