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12月31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小班活动室</p><p class="ql-block">观察幼儿:高颂泽(牛牛)</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张玉超</p> 幼儿观察 <p class="ql-block"> 牛牛最近喜欢上了这本书《小熊做馅饼》,只要看到老师就把这本书在阅读区找出来让我讲给他听,最少也讲了五遍了。牛牛又拿来了这本书,指着封面上的故事名字问:“这是什么?”然后我告诉他:这是小熊做馅饼”</p> <p class="ql-block"> 接着他重复说小熊做馅饼,然后眼睛往下看,指着封面下面的图问:“这是什么?”我告诉他这是小熊正在和朋友们做馅饼呀。他接着说:“小兔子、小猫、小熊、小狗,还有小蜜蜂、小蜗牛。”我说:是呀,牛牛观察的真仔细,看到了小兔子、小猫、小熊、小狗、小蜜蜂还有小蜗牛呢。</p><p class="ql-block"> 还不等我说完牛牛就慌着往下翻看下一页。</p> <p class="ql-block"> 直接越过一页翻到了第四页问:“这是什么?”我说:“这是小熊呀!他要跑到厨房看一看有没有面和蜂蜜好做馅饼呀!他说:“小熊,做馅饼”</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他能更好的理解故事,我又重新翻回了前面一页,让他看到是因为小熊看到电视里厨师正在做馅饼小熊馋了也想做才去厨房找面粉和蜂蜜的。刚翻回来牛牛就指着电视里面的厨师说:“这是什么?”我说:“这是厨师呀!厨师超级会做饭,会把食物做的美美的让小朋友们吃。”牛牛很认真的点点头。</p> <p class="ql-block"> 接着牛牛往后翻一页,翻到刚才小熊去厨房的那一页,我问:“牛牛,小熊来厨房找什么?”他说:“找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 结合故事图片继续给他讲:它打开罐头盒发现里面是空空的,小熊又打开了盛放面粉的口袋发现里面也没有面粉了。”我指着小熊头上的汗珠说:“你看,小熊都急得出汗了。他想出来了一个好主意就是去街上买面粉和蜂蜜。”牛牛很认真的边看图片边迎合我说。</p> <p class="ql-block"> 牛牛指着图片说:“这是什么?”我回答说:这是面粉呀,因为小熊想让好朋友也吃到馅饼就买了好多面粉放在了两个盆子里和面还打电话邀请好朋友们来做馅饼。牛牛一张张往后翻,最后翻完了最后一页把书合上找来了另外一本书继续让老师讲给他听。</p> 幼儿分析 <p class="ql-block">1.和牛牛妈妈交流后得知牛牛在家中也喜欢听大人给他讲故事,并能安安静静的听。</p><p class="ql-block">2.在观察中我发现牛牛喜欢看重复的故事书,喜欢边看边问同样的问题如:这是什么?</p><p class="ql-block">3.在观察中发现牛牛即使知道图片上的内容还是会问,好像在确定自己的对错。</p><p class="ql-block">4.在观察中发现牛牛每一次的观察都会更加细致一些,在一幅页面上会多观察一个或两个事物问这是什么。</p><p class="ql-block">5.观察中发现牛牛对于故事书上的人物、动物和植物感兴趣但是对于故事的连贯性还没有兴趣,理解能力不足。</p><p class="ql-block">6.观察中发现牛牛还没有养成一页页翻书看书的习惯,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问到哪里。</p> 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1.牛牛现在已经有意识的去看书并喜欢看重复性的故事,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p><p class="ql-block">2.牛牛没有一页页翻书的意识或许是因为我给他准备的绘本故事超过了他的认知能力范畴,应该给他找一些逻辑关系相对简单一些的书提高孩子对于故事理解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牛牛对于画面上的主要人物和环境的连接无感,在接下来再给牛牛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引导他结合环境谈主要人物的感受帮助他理解故事。</p> 家园共育 <p class="ql-block">1.把上述内容与牛牛家长进行分享后得知牛牛在家中也是如此看书的,引导家长在家中可以声情并茂的讲故事增加趣味性,增强牛牛对于故事的理解。</p><p class="ql-block">2.在家中选择绘本故事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段选择,使孩子更好的建立思维模式。</p><p class="ql-block">3.为了增强牛牛的表达能力家长可以把牛牛感兴趣的故事书带到幼儿园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激发表达欲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