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我的半生足迹》(89)

拜石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十一章 三尺讲台</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出听课开眼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三教学有成绩</div> 听他人讲课,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县中有一项硬性规定,一个学期内老师相互听课不得少于20节,使用专用听课本,期未上交检查。<br> 县中除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以外,还得自己创收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我任教的年份,学校经费十分紧缺,“若不是办补习班那点收入,学校连寄信买8分钱1张的邮票钱都没有”,这是校长对外交流办学经验时说过的原话。办公经费、校舍和桌椅板凳维修、高考中考奖励以及老师奖金等,都得从办补习班收取的学费中开支。正因为如此,学校组织老师外出听课学习的次数少得可怜。除了高考奖励去江苏太仓听过课以外,学校组织的外出听课,我只去过一次长沙。<br> 这次听课有两件事难以忘记。我姓名中的一个字方言与“鬼”字读音相近,乘火车的途中,一个年长的老师从另一个车厢来找我,见我不在座位上,就问一个同事我去那了,这个同事听成了“鬼”字,重复了一遍,引来一阵嘻笑,从这天开始我就有了“老鬼”这个外号。读大学时,我的外号是“老蒋”,没想到年纪轻轻的,都与“老”字结了缘;听完课我们去了一趟韶山,因为在成衣店试衣服耽误了时间,当我走近返程班车不到100米距离时,班车启动了,任凭老师们百般劝说,司机就是不停车。谁知十几分钟以后,班车停在路边上了一个乘客。司机的无理行为把老师们激怒了,群起攻之,把怒火发往司机。无良的司机摆出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装聋作哑,不予理睬。<br> 1988年,我教的科目试用新教材,地区教育局教科所以此为由,组织任课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借鉴外地教学经验。听课的城市分别为武汉、洛阳和西安。终于可以“跨长江、过黄河”了,我心里十分向往。<br> 火车直达西安。一出站就被一群旅舍拉客的人缠住了,一行十几人使出浑身解数仍无法脱身,只好上了一位老人的车,看面相觉得老人的可信度要大一些。车子开了很久停在了城郊结合部,我们还是上当了。<br> 火车上的盒饭贵,我忍着没吃,到达旅舍时我已饿得不行了,放下行李就出去找吃的。附近有一家饺子店,进去点了半斤,结果端来了一大盆,吃了一半就撑得不行了。半斤米饭我是吃得完的,没想到北方的面食会那么多。<br> “宝鸡的鸡,一拽10元。”当天下午我们就近逛街,见有人把鸡捆扎起来拽在手上沿街叫卖,我们觉得好奇,围过去问个究竟,一拽鸡2-4只不等,重约十来斤。一个老教师抛出了“买鸡加工”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我们买了一拽。旅舍拉客老人觉得理亏同意我们使用厨房。鸡好吃,又便宜,何乐不为?第二天听课回来我们仍如法炮制。当时的公差补助标准为食宿费15元1天,包干使用,节约归己。依此规定,大家希望每天都有点节余。<br> 返程路上,我们在洛阳、武汉听了课。<br> 我上课还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但高考成绩才是硬道理,才是我立足县中的根本。第一次带高中毕业班,我心里虽然没底,但不乏搞好教学的干劲。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带的4个理科班(2个应届班、2个补习班)平均分都进入了地区10所重点中学前三名。<br> 这次外出听课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撇开教学经验不足这一因素外,使用新教材让我和老教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无形中增添了我与他们一比高下的信心。之后的六年,我年年接手毕业班或补习班课程,成绩均在地区10所重点中学前三名以内。在县中立足稳了,在社会上逐渐有了口碑。改行以后的第一年,高考前夕有一帮学生找我补课,他们听闻我对高考出题的动向把握得较准,可大致框定论述题范围,因而慕名来找我,我利用星期日在单位办公室给他们上了半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