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易优洲,1938年出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2月30日,上午9:28时逝世,享年87岁。根据其本人身前意愿,捐献遗体,南通市红十字会为其举行了告别仪式。</p><p class="ql-block"> 易优洲毕业于南通师范学校,退休前在通州区二爻中学从事教师及总务主任工作。在三尺讲台,他用知识的火种,点亮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求知的前路。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是师生心中温暖的灯塔。他一心牵挂农村中学贫困生的冷暖,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桃李满园。退休后又积极投身公益,利用自己的专长,为街道社区开办声乐公益课堂。</p> <p class="ql-block"> 易优洲顽强与新冠病毒后遗症作斗争,长期得到爱人及子女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病重期间受到医生护士精心治疗与悉心照料。</p><p class="ql-block"> 如今,他虽离去,但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大爱——捐献遗体,为医学研究无私付出,让生命的价值超越生死界限。这是他一生奉献精神的最后注脚,也是留给世间最珍贵的礼物。他以人间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文/王易俊、王易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家长之友易主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鸿兵</p><p class="ql-block"> 认识二窎中学总务主任易优洲老师,早在1969春夏之交。为迎接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县市文艺会演,区文化站组织我们到二窎公社挑选文艺节目。舞台就设在二窎中学内。学校师生也精心准备了多个不同形式的节目。陆荣华、宗卫武等老师亲自参与编导演,张作义老师是民中的文艺队长。台前幕后,从剧务到生活……杂事急事,最忙碌辛苦的是总务主任易老师。他从容不迫,忙而不乱,急而难的小意外都难不了他。让我们意外而钦佩的是:学校或所在大队群众节目登台表演时,朴实憨厚的易主任竟是伴奏乐队的C位领衔或指挥!</p><p class="ql-block"> 其实,早在此前,未见其人便常闻其德。我姐家就在二窎西街头中学对河。多次在姐家听他们与邻居(大都是学生家长)说到二窎中学领导或老师时,虽各有所见,褒贬不一。然而提到易主任,居然是异口同声:好人啊!好老师!接着便是有例为证,滔滔不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儿子和小女儿先后考入二窎中学高中和初中部。我这家长基本每周都要去学校送咸小菜,顺便拜访一下孩子的老师们。有时也与忙人易主任不期而遇,他总要笑面相迎聊上几句实在话,极少客套。小女儿入学不久我与易主任校门口相遇,他据然握手说:“谢谢!”“谢我什么呀?”“谢谢你把优秀女儿送到我们学校!语文90多,数学满分的今年只有两个,你女儿其中之一啊!入学摸底考试还是满分!”“呵,你怎么知道的?”“她班主任韩国权老师告诉我的。”感谢他的关心,佩服他的记心!我一个小学民办代课教师,被不少公办教师、中学教师不屑一顾,这已司空见惯,居然遇到这样一位名校管理者的平和关顾,真是感动不己。</p><p class="ql-block"> 说来都是缘。孩子都毕业离校了,我也调县教育局工作了,很少有见面的机会。只有他爱人王园长来局里有事见过几次。再后来就各自退休各归东西了……汶川地震后下半年,我受通州退休教协会邀请,随张作义局长等组织退休老教师文艺会演。退休后住市区的老干部也派出了代表队,参赛的节目有器乐演奏和歌曲演唱。预报的节目单中,领衔出演的居然是易优洲,艺术指导:易优洲!比赛结果:高分领先,一等奖!老友久别重逢,不胜欣喜!他说:高兴不在得奖,在巧遇,在欢聚。</p> <p class="ql-block"> 说巧真巧。几年后,在城里工作的儿子从学田迁居到新建路新村。我也得空常去小住几日。晨间区内小公园观景散步,岂料,居然与易主任曲径相逢。原来,咱俩住在一个小区里。此后,我每去南通,总要早起去公园转转,好想遇见他,但并非每次都能如愿。</p><p class="ql-block"> 说起多次的不期而遇。不禁想起一个不谋而合。在几年前的疫期间,看到一条电视新闻,报道通州广电记者、我尊敬的老朋友戴军旗先生因病辞世,家人尊重他生前遗愿,履行捐赠遗体的隆重而感人至深的仪式全过程。深感其奉献精神之高尚,意义之深广。这一义举不仅是对医学教科研的无私奉献,更是对生死观念,对传统风俗革故鼎新的挑战与导向。当时心中也遂萌发了响应军旗先生的念头,留一撮骨灰怎如留一具医教科研实体教材的价值意义!而今,尊敬的易老兄长亦生前立下如此遗愿,感动之中更坚定了我将追随不疑的决心!生前未曾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死后遗骸能成为大学一具教材,荣幸之至!</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尊敬的易老师!永远是我们父子仨做事为人的榜样!2024.12.31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沉痛悼念我的老师易优洲主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耿 建</p><p class="ql-block"> 易优州主任是我尊敬的老师。后来,他的孩子是我的学生,再后来,他的夫人王老师又是我孩子的老师。这就是我们在二窎中学结下的渊源。</p><p class="ql-block"> 学生眼中的易优州主任:</p><p class="ql-block"> 易老师是我们的音乐老师,还是我们初一班主任,他不仅歌唱的好,他还和谒可亲,从不训斥学生,大家都听他的话。后来,老师当了主任,管起了学校的后勤。这期间,我亲眼所见一件事:在易主任的指挥下,众人出力,抬起了一排东西朝向的木结构框架平房,慢慢地移动变成南北朝向的平房!围观的学生都愰忽了,房子竟然能移动!大家都为我们的老师会动脑筋,会想办法喝彩叫好!要知道当时的二窎中学才起步,正当三年困难时期,要改善学校校舍及办学条件有多难!当时负责后勤的易优州主任就是这样临难而上的!</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师还是位优秀的家庭教育楷模。我知道他和他丈人丈母娘生活在一起,我更知道他如何孝顺老人的,因为他的孝顺老人在二窎当地出了名的。这也为他的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在他和师母的培养下,他的两个儿子都学有所成,非常优秀!其中有一个孩子还毕业于清华大学。我曾经向老师请教过育人之道,他亲切地和我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受用一辈子!回想起老师当我们班主任时,就是很重视我们良好习惯培养的!</p><p class="ql-block"> 我感恩老师,教给了我一辈子受用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老师走了!学生想念您!</p><p class="ql-block"> 您走到人生的尽头还将自己的遗体捐赠医学事业!这又给学生留下了一篇精彩的华章!老师您走好!您将永远活在学生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愿老师安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沉痛悼念易优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吴声和</p><p class="ql-block"> 易优洲老师是通州二窎中学老师、总务主任。优秀的人民教师。1958年他与二窎中学老校长张连祖等亲手在老区二窎镇创办了二窎初中,从此一直在这所中学任教并担任总务主任。积极配合顾宪华、张连祖校长创造性地做好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赢得师生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无论在物资计划供给紧缺时期还是在恢复高考以后相当长时期里,二窎中学的办学资源一直严重缺乏。易主任与校长们呕心沥血,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千方百计解决困难,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二窎中学在恢复高考第一年就考入大学38名。尔后十多年间,高考入学率在通州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易老师大儿子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成为吴良镛的研究生,毕业在国家建设部工作。二儿子本清现任南通高速公路管理处主要领导。</p><p class="ql-block"> 易老师为南通的教育事业勤奋工作一生,作出杰出贡献。生前决定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易老师崇高精神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沉痛悼念易优洲主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建明</p><p class="ql-block"> 易优洲老师曾经是通州二窎中学的总务主任。1958年他与二窎中学老校长张连祖等亲手在革命老区二窎镇创办了二窎初中,从此一直在这所中学任教并担任总务主任,积极配合顾宪华、张连祖二位校长创造性地做好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我1968年从南师大毕业分配到南通县工作,第一站就是到二窎乡六大队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住在赵凤鸣队长家,一日三餐得自己生火烧饭。有时,我懒得做饭,就到二窎初中食堂去“蹭饭”。负责食堂的易优洲主任给我大开方便之门,不但给吃给喝,还指示“不收这位下乡劳动锻炼大学生的饭票”。每当我吃着食堂里的一粥一饭,总有一股关爱我的暖流涌上心头。也正因为这层关系,让我深入地接触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二窎中学严谨的教风、学风有了初步了解。</p><p class="ql-block"> 我当上南通县教育局局长的时候正好遇上“拨乱反正”“恢复高考”的关键时刻,适逢二窎中学有38名学生录取大学,轰动全县。我借机把二窎中学树为“高考的标杆”,召开了有全县高三教师参加的“高考动员大会”,积极推广二窎中学的教风、学风,大大提高了全县高考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使当时南通县的高考一直走在南通地区的前列。</p><p class="ql-block"> 易优洲老师在二窎中学担任总务主任默默无闻地勤奋工作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生前还决定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他老人家的这种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易优洲主任一路走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