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名:海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1374514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辑制作:海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立华大校授权转载美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征期间,红十五军团俘虏了一个晋军团长叫郭登瀛。[1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亲自接见他,与他谈话后又把他送到瓦窑堡红军大学学习,让他更好地明了我们的主张。东征结束后,毛主席再一次接见他,要他带信给阎锡山,主要有三点要求[18]:一是在绥远让出十几个县,作为红军的抗日根据地;二是或者在雁北(山西北部雁门关以北)给红军让出一条路,以便红军到察哈尔打日本;三是共产党和红军在第一线打日本,打败日本后再进行民主选举,成立民主政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郭登瀛回去后,向阎锡山转达了毛主席的三点要求,还送上了毛主席的亲笔信,对阎锡山产生了重要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的信不长[19],却句句切中要害,这里给大家读一下。开头很客气地称阎锡山为“百川先生”,毛主席说,敝军(红军)西渡,表示停止内战,促致贵部及蒋氏的觉悟,达到共同抗日之目的(这是讲为什么撤退回师了)。敝军抗日被阻,然此志如昨,千回百折,非达目的不止,亦料先生等终有觉悟的一日(红军的抗日志向是不会改变,你阎锡山也会觉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侧闻蒋氏迫先生日甚,强制晋军二度入陕,而以其中央军监视其后,是蒋氏迄无悔祸之心,汉奸卖国贼无与为匹,三晋军民必有同慨(这是讲蒋介石要收拾你,你一定是感觉到了)。先生如能与敝方联合一致,抗日反蒋,则敝方同志甚愿与晋军立于共同战线,除此中国人民之公敌(我们想与你联合抗日,而蒋介石却是害你,我们可以联合对付这个人民公敌)。郭团长及贵军官兵一律优待,同属国人,胜之不武,敝方绝无骄矜之心,武器弹药,楚失楚得,谅先生及贵军领袖亦当不致有所芥蒂也(我们虽然俘虏了你的人,会优待他们的,缴获了一些武器弹药,量你也不会在乎那点损失)。今遣郭团长返晋,面致手书,如有所教,乞令郭君再来,以便沟通两方,成立谅解,对付共同之公敌(你要有什么想法,可以让郭团长来沟通,希望建立联系和合作)。国难日亟,谅三晋贤者决难坐视也(日本人快要打到山西了,国家快要亡了,你还能坐得住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阎锡山和美国记者福尔曼在山西临汾克难坡】</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信里讲“侧闻蒋氏迫先生日甚”是什么意思?阎锡山请神容易送神难,红军回师西渡后,他请来的中央军却没走,他们之间的矛盾上升了。蒋介石还做了几件事:一是要胁阎锡山出5个旅进陕北“围剿”红军;二是任命他部下亲蒋的李生达为“围剿”红军代总指挥,挖墙脚;三是策划河东道独立,要把山西割出一块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蒋介石对付地方军阀,基本都是这个套路。所以阎锡山哀叹:“我不亡于共,也必亡于蒋。” 毛主席信中讲“蒋氏迫先生日甚”,戳中了阎锡山的心窝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军东征后,阎锡山与日本的矛盾也激化了。日本人搞华北五省自治,不允许任何外部武装进入华北,此前阎锡山基本保持半独立状态,一定意义上与日本人的要求可以相通。但红军东征进入山西后,蒋介石的中央军也进入山西,日本人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本武官奉命约见阎锡山,核心意见两点:一是不允许红军赤化山西,二是不允许蒋介石中央军滞留山西。绥远也是阎锡山的地盘,红军东征时他从绥远抽调兵力增援山西,红军回师后日本人却不让返回了[20]。红军东征虽然没有进到抗日前线,却重创了日本人的侵略计划,日本指责阎锡山对红军作战不力,加紧对绥远的军事行动,要对他的地盘动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前阎锡山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现在无法继续跳了,逼他必须在联日反共、联共抗日、抗日反蒋之间做出选择。蒋介石和日本人直接威胁他的根本,红军愿意跟他联合抗日。毛主席5月25日写信让郭登瀛送去,阎锡山收信后立即召集文武要员、心腹谋士开会,让大家讨论如何选择,投票时多数选择了联共抗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也是大势所趋,当时蒋介石派陈诚在山西指挥,他基本每天给老婆写一封信,留下了不少历史细节。信中讲到他与张学良谈话的情况,说东北军中有两成军官怀疑蒋介石不抗日,有8成军官怀疑蒋介石左右的那些心腹大员不抗日,部队因抗日的关系不愿“剿匪”。阎锡山也听说张学良、杨虎城与我们党联系密切,还有蒋介石也与我们党有联系。终于领悟到:今后中国人民的选择,看谁抗战有功,再不抗日,将会成为千夫所指的人物而被历史抛弃。最终选择了联共抗日。[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军东征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阎锡山有自己的办法。过了没几天,被蒋介石任命为代总指挥的李生达离开太原回到离石军部,准备率军渡河与红军作战,当晚却被其卫士枪杀,入陕“剿共”计划也搁置下来。据说卫士是被阎锡山收买,但始终没有定论。接着他又主动与共产党联系,把薄一波这个著名的山西籍共产党员请来,帮他组织山西抗日力量,一直到抗战开始以后,与我党保持了良好关系,这是后话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可见几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阎锡山挨打后不但没有报复,为什么反而与共产党联合?看看毛主席的政治把握,深感懂政治才真正懂战争,战争是围绕根本政治目的展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配合军事行动的舆论发力,也必须紧紧围绕主要矛盾,高举抗日大旗的东征不但进退有据,还深刻影响了人心和各种力量的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共产党用事实和真理说话,蒋介石讲什么都绕不过去,揭示出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根本利害,是唤起人民觉悟的巨大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考文献:[1] 阎伯川先生纪念会编:《民国阎伯川先生锡山长编初稿(五)》,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 第1913-1921页。源自《晋西剿共纪略》。[2] 任文主编:《东征·西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4,27,19页。源自彭德怀《东渡黄河进军山西》、聂荣臻《东征》、程子华《东征战役》。[3]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4] 徐海东1965年1月《生平自述》,第48页。原载1981年《人物》第三期。[5] 任文主编:《东征•西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5页。源自彭德怀《东渡黄河进军山西》。[6]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八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18-21页。[7]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八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38-41页。[8]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八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46-48页。[9]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八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61-62页。[10]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八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71-73,74-76,77-78页。版,第264-266页。[11] 张迪杰主编:《毛泽东全集》第八卷,润东出版社2013年版,第181-183页。[12] 任石平、郭宝主编:《数风流人物——1936年红军东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6页。[13] 中共山西省石楼县委宣传部编:《红军东征——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156页。[14] 中共山西省石楼县委宣传部编:《红军东征——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220页。[15] 中共山西省石楼县委宣传部编:《红军东征——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4-266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6] 中共山西省石楼县委宣传部编:《红军东征——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275页。[17] 任文主编:《东征·西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18页。[18] 中共山西省石楼县委宣传部编:《红军东征——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19] 中共山西省石楼县委宣传部编:《红军东征——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5-291页。[20] 任文主编:《东征·西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版,第260-279页。[21] 中共山西省石楼县委宣传部编:《红军东征——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上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来源:昆仑策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