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一篇:《到漂亮国西边转了转(一)》主要是说了说“洛杉矶”。那是有人陪着我在那“自由行”的所观所感。</p><p class="ql-block"> 后来,就我一个人了,没驾照开不了车不算,更是除了“Yes No”以外啥都不懂。“自由行”是彻底不行了,于是参加了“海鸥旅行社”十天团,从洛杉矶北上,开始真正的“漂亮国西边转”。</p><p class="ql-block"> “海鸥旅行社”,是主营美国西部游的一家华人旅行社。十天内,完成从洛杉矶到西雅图,又从西雅图返洛杉矶的这次美国西部的游览过程。</p> <p class="ql-block"> 这十天观赏了不少地方,不过为了方便,下面没按实际走的路线来叙述,而是分了两大块:1、城市;2、郊野。</p><p class="ql-block"> 先说说参观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从洛杉矶出发,北上的第一城就是旧金山。它俩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南、北”两重镇。</p><p class="ql-block"> (顺便说一句:看美国地图👇,我常疑惑为什么州界都是“直线”?)</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讲美国历史,忽有所悟:它们不像咱中国:古时各诸侯常依山、河之势占地为王(楚河汉界嘛),故疆界曲折。美国没有这种“历史包袱”。最早的十三个州(那时还是英国殖民地),就是按“经纬线”来划分的。加上美国地势平坦,山脉也基本成直线形。所以等到向西边扩展,占的是印地安人的土地来殖民,根本就没有固定疆域的概念,于是“萧规曹随”,仍按“经纬直线”来划分啦。</p><p class="ql-block"> 另:是不是也因为他们习惯“直线”思维?(不像咱们能“屈”能“伸”)表现在地界划分上也是一个“直”(他们把朝鲜一分为二的38线,不也如此。)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了,书归正传,还是说说旧金山吧。这次跟“旅游团”去了🔽图中的七个“景点”(图中另外4个,这次没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过在说“参观”之前,想说个“解惑”:“旧金山”,为什么叫“旧”金山?难道还有个“新”金山吗?另,为什么它还有个名字叫“三藩市”?</p><p class="ql-block"> 这次来,闹清楚了。原来这里本就是叫“金山”(有金可掏嘛),没什么“新、旧”之说。可是后来又听说澳洲发现一个地方,淘金更好,更是一座“金山”,于是便把澳洲这个叫了“新金山”,那么老金山便被挤弄成了“旧金山”啦。哈哈😊有点意思哈。</p><p class="ql-block"> 至于“三藩市”,是来此的粤人把这城的正式名称--“San Fra…”读作“三、藩”。一传二,二传三…“三藩”就这样传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相信知道“旧金山”这座城市的人中,大多数却不知道它应该叫“圣弗朗西斯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来旧金山,还知道了一个地理名词:湾区。你若有朋友住在这一带,你问他住哪里时,他往往不说是住在旧金山(或旁边的奥克兰)而是说住在“湾区”。(知道了这个,与华人老美唠嗑时就不至于糊涂啦😜)</p><p class="ql-block"> 看地图👇所谓“湾区”就是这里海湾旁边的那半圈地域。著名的“硅谷”是在“南湾”,华人,多集中在“东湾”…这些“湾区”,都是属于“旧金山大都会群”的。而狭义的“旧金山”,只是半岛北边的那一小块👇。(前头提到的🔼那张“景点分布”地图,就是“纯”旧金山。)</p> <p class="ql-block"> 在上面🔼地图上我标出了著名的“金门大桥”。为什么还有“旧、新”之说?那就随着我的回答,从这里开始旧金山之旅吧:</p><p class="ql-block"> 先说说“新”的金门大桥🔽</p> <p class="ql-block"> 以前提到旧金山,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有个“金门大桥”很厉害。但恐怕不知道的是,上面的这个“新”的更厉害(起码我是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这个新大桥跟旧桥一样,也是“扼守金门”,对外交通的要道(只不过一个是连着北边,一个是连着东边)。这里原来是有一座桥的,但在地震中有所损毁,很长一段不能再用了。要重修吧,钱是有,但一直找不到可信任的施工单位(地势复杂,地震频繁,对谁都是个棘手的“刺猬”)。最后还是咱们的“振华(名字好)重工”接手承建。老美开始很是担心,说延误一天要罚$30W。结果“振华”硬是提前几个月完工,获取到的奖金就是$6000W!(担心大桥质量?会不会被撞一下变“桥歪歪”?---哈哈😵真能联想!你以为这是哪儿呀🙄!!)至于具体怎么克服种种难处,得以炫技海外,“振华”全球的,这里一言难尽。(可上网查查,比我说的详细多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坐的旅游大巴在新大桥开过时所观见。(对面框架结构的是原来的仍可使用的一段老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了,知道这里有座为国争光的“新”金门大桥(叫“海湾大桥”)后,咱们就去看看旧金山号称“地标景点”的那座老“金门大桥”吧👇。 </p><p class="ql-block"> 大桥长约2000米(两桥塔之间是1280米),宽约30米(两边人行道宽3米多)。高出水面200多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起支撑桥面作用的两条巨型钢索,直径约一米粗(下面我与之并肩而照的,就是它的“横截面”)它是由两万七千多根钢丝绳编织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 截下这么一段悬索拿来展示🔼,在旁观之,使人震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设计并组织施工者为👇施特劳斯(可不是作曲《蓝色多瑙河》、《拉德斯基进行曲》的那个施特劳斯呵)在这座大桥上他有许多创新(比如桥墩就舍弃传统的混凝土桩,而改用钢箱为梁)。这桥,使他名垂青史。这桥,也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别拿咱们新修建的大桥与人家比呵,人家那差不多是一百年前的工程啦。)</p> <p class="ql-block"> 桥上,网不少,干什么用的?你懂得!(不懂?仔细看图吧)😪😜</p> <p class="ql-block"> 再看看坐游船,海上望金门大桥什么样吧🔽</p> <p class="ql-block"> 说到坐游船,是旧金山游的一个“自费项目”--$48。旅行团大多数人都上船了。</p> <p class="ql-block"> 游船性价比还可以的(在海参崴也坐过游船,老毛子要价¥500,还没这时间长呢。)</p><p class="ql-block"> 这游船,带我们绕着这里的一个岛转了一圈🔽。此岛,不凡呀!“魔鬼岛”、“恶魔岛”,都是赋予它的大名!</p> <p class="ql-block"> 海岛无辜,为什么被起了这么个名?那是因为当年岛上是关押着全美最重刑犯的(都是杀人越货罪恶累累名副其实的“恶魔”)。当年这里发生的“故事”之多,足足增添了十几部影视剧的“丰富”内容。</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里,已成旧金山热门景点。(上来参观不容易呢,听说要提前18天预约)</p> <p class="ql-block"> 关在这里的,都不是“等闲之辈”。眼看着外边的旧金山大好风光,却枷锁在身不能迈出监狱一步,怎会甘心?听说前后有几十个罪犯企图越狱逃跑。但被抓的抓,被斃的斃,水淹死的有,鲨鱼咬死的也有…别说,还真有一团伙三人成功逃出。(后不知所踪。)其策划之周密,手段之高强,被这团伙另一个偶然掉队,没跟着跑出去的家伙披露了出来,让人大惊失色之余也不得不由衷“赞叹”!😝</p> <p class="ql-block"> 这几个人用偷来的吸尘器马达做“电钻”,用小勺、钢镚…“愚公移山”一样的硬挖出一个墙洞,用胶合板做“船桨”…高招叠出,终于弃岛而去…警方最后仅发现了他们当船用的充气囊袋,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三位,人间蒸发了…</p><p class="ql-block"> 有这样“离奇刺激”的素材,那好莱坞的编导们当然大喜过望!《逃出恶魔島》、《勇闯夺命岛》…一系列影视,使这“魔鬼岛”更名声大噪!😜</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游船上录了一小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游船的出发地不远处,有一个“39号码头”,非常出名🔽。</p> <p class="ql-block"> 对!“PIER39”(39号码头)!就是旧金山最出名的“渔人码头”。</p><p class="ql-block"> 叫“渔人码头”的,可以说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就是在旧金山这里,渔人码头也是指沿海一大片地带。但您要知道的是,这个“39号码头”,最为著名,是所有“渔人码头”的“祖师爷”!</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螃蟹(有个名为“邓杰内斯蟹”--珍宝蟹)是这里的特产,所以把它拿来做“地标”啦!</span></p> <p class="ql-block"> 大约三百多年前,意大利裔移民在这里捕鱼,虽然后来他们都又走了,但“渔人码头”这个名称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渔人码头”--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属“渔夫”了。海鲜餐厅、商业铺面、街头艺人、纪念品摊…成为这里的“主客”。</p> <p class="ql-block"> 应有尽有,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家餐馆,品尝了著名的“蛤蜊浓汤”。(做“碗”的酸面包是这里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这里旅船甚多。(也有一些老旧的渔船属于“现代渔人”。这里对他们而言,出船捕捞,仍旧如同百年之前。)</p> <p class="ql-block"> 最最热闹熙攘的“居民”是这里浮坞上欢叫的海狮。(一次地震后,海狮们便找到这里来“定居”了。是什么原因让它们来的?专家至今也没弄明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附近还有“博物馆”、“水族馆”、“巧克力厂”…因时间关系都没去光顾。但去了离这里不远(步行也就20分钟样子)的另一处旧金山景点--“九曲花街”🔽</p> <p class="ql-block"> 旧金山地处丘陵地带,道路斜坡很多。这段街路更陡,所以把它故意修成“曲”路(单向、限速8km/h),并用砖块铺就路面(增加摩擦力)以利行车(行人)安全。</p><p class="ql-block"> 两侧绿化,花草葱茏,“花街”,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 这里叫“九曲花街”,但实际查了查,是八道急弯。要是咱中国人修,非再加一弯凑个“九”不可---那才是真正的“九曲”呢。“九曲花街”,是咱们给起的名,人家正名叫“Lombard”街,怎么翻译咱不懂,但知道与英文“九”---nine扯不到一块儿。(谁叫咱偏爱“九”呢🤗)</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随便瞎扯呵,别当真。但我是充分肯定“九曲花街”这名起得好。只是我们去时,已是落花时节,“花”街,稍逊风骚…留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 再瞄一眼人家拍摄的靓照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旧金山的另一个景点“艺术宫”🔽,离这里也不远。</p> <p class="ql-block"> 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这个建筑,是1915年在这里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放置各国艺术品的一个处所,所以名之为“艺术宫”。</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在旧金山举办的博览会却冠名“巴拿马”?那是因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的缘故。---这次博览会盛况空前,近二千万人次参观。咱们老祖宗的许多好东西在这得了不少金奖呢。如茅台、丝绸、甚至我老家河北丰润的猪鬃等等)</p> <p class="ql-block"> 眼前看到的这些古典罗马风格的建筑群,其实都是博览会结束多少年后又重新修筑的。</p><p class="ql-block"> 怎么回事呢?原来当初的建筑(不止这一“宫”,还有不少别的)是为博览会临时“筑”起的。博览会完毕,就是要拆除的。所以建筑材料根本就没什么“石”料,更不用说这些漂亮的大理石、花岗岩等等啦。仅仅是立一些钢筋支架,外包石膏、纤维板…刷上涂料,“以假做真”。但真的要拆时,旧金山居民很是舍不得,因为设计得太美观靓丽,已成居民观赏游乐休闲散步的好“伴侣”啦。怎么办?于是没拆,暂当“仓库”。可日子一久,风吹日晒、雨淋雷击…要塌啦!当然不行呀!有富豪曰“强生”者,率先慷慨解囊,全城居民纷纷响应捐💰,政府财政又拨款凑数…终于于60年代重修,成就了现在旧金山的这一道靓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巍峨的柱廊顶端👇,安置象征着“沉思、惊异、冥想、感叹”的四位哭泣的女人(傻乐呵的“国人”想到的却是“四人麻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工湖围绕其周,镜子般倒映出艺术宫的雄伟,仿效着欧洲园林的经典。</p><p class="ql-block"> 野生兽、禽也栖息于此。</p><p class="ql-block"> 宁静安谧之景使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乃真宝地也!周边豪宅,每套动辄千万(美金💰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这秀美的建筑,再到另一个“建筑”去看看。这个🔽,是个什么玩意儿呢?</p> <p class="ql-block"> 想不到吧,这是一座教堂!一座迥异于传统风格的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 传统哥特式教堂往往有高高的尖塔,象征直通天庭。而这座外观抛面形的白色侧壁上冲五六十米高空,更是尽力展现灵魂的升华。</p><p class="ql-block"> 教堂内部开阔无梁,顶部透进来的阳光犹如天堂光晕形成十字🔽</p> <p class="ql-block"> 没有一根柱梁</p> <p class="ql-block"> 大管风琴,是美国境内规模最大、设计最完善的管风琴之一。单是控制系统就分为五大部分,琴体共有70组音栓、音域横跨89个八度,发声管共计4842根。</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教堂墙壁上的饰件,倒是与一般教堂没啥差别。</p> <p class="ql-block"> 我没“基督”信仰,但我尊重有信仰的人。</p> <p class="ql-block"> 能够让心灵得到慰藉与静安。</p><p class="ql-block"> 旧金山圣玛利亚大教堂,我会常常忆起你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样,我们就游了🔽旧金山景点图的大部分(还多了一个圣玛利亚大教堂)。👇图中只有⑥“中国城”与⑦“金门公园”未去。</p><p class="ql-block"> “中国城”,我在(一)中说了洛杉矶的,旧金山的应该也相差无几吧。至于“金门公园”---对于欧美的“Park”(公园)那就是一片草地而已,不去也没啥遗憾。</p> <p class="ql-block"> 图中的⑧--“双子峰”👆,我们去了,但我在上面没提到。先别急,先去看另一处,然后回头再上这座“双子峰”。</p><p class="ql-block"> 这另一处,就是旧金山市政厅广场🔽</p> <p class="ql-block"> 对🔼这个市政厅也不多说了,一是我们去时它并没开放(没赶上对公众开放的时间);二是我后面还要说到另几个“开放”的、我进去参观过的其它的“市政厅”(应该与之大同小异)。所以,这里看一下它的外观,饱下“眼福”就OK吧👌</p><p class="ql-block"> 倒是这里高杆上挂的旗帜引起我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原来三面旗是:1、国旗;2、州旗(加利福尼亚州);3、市旗(旧金山市)</p> <p class="ql-block"> 寓意“浴火重生”🔼是好题材(旧金山在大地震后迅速重建嘛)。但那“凤凰”?不禁使人哑然失笑。(忽然又想:咱们若也有“省旗”及“市旗”,是不是会陡增乡亲们的凝聚力?爱家乡,则会更爱国呀✊)</p><p class="ql-block"> 好了,又扯远啦,看看市政厅对面的这个👇雕塑群吧。</p> <p class="ql-block"> 顶端一手拿矛一手执盾的,应该是加州崇拜的某位女神”(她身边的“熊”--代表着加利福尼亚州嘛)👇</p> <p class="ql-block"> 而柱子上标出来的“1848”,是这里发现了金矿的年份。可以断定这雕塑是在陈述加州历史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细看,这雕塑可能叙述的不仅仅是1848年发生在这里的“淘金热”,应该是更早一些---西班牙人渡海(划船妇女)🔽来此的历史(我瞎猜)</p> <p class="ql-block"> 下面的浮雕,似说到了西方列强(西班牙?漂亮国?)对当地印地安人的占领(是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基座上有几个人的头像。应该都是历史上对加州有贡献的人。</p> <p class="ql-block"> 👆这个“FREMONT”是不是当年那个让出竞选总统给林肯的、叫“费里蒙”的人?(旧金山有一条街道是以他命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市政中心广场,还有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人物塑像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 没有安排更多时间在这里逛(值得慢慢逛悠,但这次不行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面咱们就去前面提到过的、旧金山的另一个“景点”---“双子峰”去🔽</p> <p class="ql-block"> 这?👆也算个“景点”?🙄😜仅仅是旧金山两座保留下来没开发的“处女地”吧。也的确,西班牙统治这里时期,把它称之为“印地安少女的R房”(当然遭到当地印地安人的反对!所以现在改称“双子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山上面也没啥可看的呢,“景点”?绝对谈不上!叫 “观” 景点🔽还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 录了一段🔽(山风呼啸!)</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是“夜景”好看,但旅行团晚上没安排上去呀。把别人照的发几张,聊补于无吧🔽</p> <p class="ql-block"> 与洛杉矶比较,旧金山的高楼大厦还是多一些,虽然历史上旧金山的地震比洛杉矶严重。(旧金山几次地震死了好几千人,洛杉矶也有几次,但似乎只死亡一百多吧---没细查资料,姑且说之)</p><p class="ql-block"> 不过就从俯瞰城市观景而言,我看它俩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吧😂,“漂亮国”,并不咋漂亮。😎</p> <p class="ql-block"> 不过想到美国,西部地震频发,东部常刮飓风,中部又是沙漠连片不宜居住,这个笃信上帝的“漂亮国”,上帝也没给它什么“漂亮”的好东西呀!能搞到这世界称霸的程度,实在让人难以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了,又“跑题”了。旧金山的“景点”就去了这些啦。</p><p class="ql-block"> 咱们再到它普通的街上看一看普通的房舍。👇怎么梯子都架在房屋外边?这不是给小偷提供方便吗?</p> <p class="ql-block"> 原来,旧金山地震颇多。 政府汲取几次的地震(并引火灾)教训,有“严令”:凡建楼必安梯,且房外之梯在“受力、防滑、防扭”等方面必须按严格的力学参数指标来架设。虽然这些梯子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但它们能在关键时刻起逃跑救命的作用。比起防震(🔥)来,防盗就先别考虑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好啦,旧金山就说这些吧。离开之前,再瞅它一眼吧🔽</p> <p class="ql-block"> 补一句:应该知道这里还是“加州理工”、“斯坦福大学”、“苹果”、“谷歌”、IBM…的“老家”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结束旧金山的“市区”游,咱们北上,去看看“西雅图”这座城市吧👇</p> <p class="ql-block"> 西雅图隅于美国西北角的“华盛顿州”。(此华盛顿州与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相隔万里,没啥关联,只不过都是纪念所谓“国父”华盛顿而起的名。)</p> <p class="ql-block"> 它与旧金山、洛杉矶一起,都是美国西海岸的重要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西雅图的参观,是从一个叫“煤气厂公园”的地方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先看一下“天空”👇:西雅图与旧金山洛杉矶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这里潮湿多雨☔️)</p> <p class="ql-block"> 这个“煤气厂”,是一百多年前的了。它生产的煤气是供当时的“煤气灯”所用。后来电灯普及了,液化气多了,它这里又污染严重,就关闭了。但设备没拆,人们把这里改造成“留住历史、创建新生”的一座生态休闲之地了。</p><p class="ql-block"> 这里,草丘与废墟在湖边相呼应,湖光倒映着隔岸的城市天际线…别有一番风致。</p> <p class="ql-block"> 这儿,是西雅图近郊的一个土包(制高点)录了一小段🔽</p> <p class="ql-block"> 这土包还有个名叫“风筝山”。没看到有人放风筝,倒是有人玩“滑伞”。</p> <p class="ql-block"> 🔼中间那嵌入地上的图案,不知道何意,姑且认为是美国版的“太极图”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遥远望着的那根“针”,就是西雅图著名的“太空针塔”。我们从煤气厂公园下来,就直奔它而去。</p> <p class="ql-block"> “太空针塔”,是1962年为在这里举办的“世博会”而建一座观光塔。现在是西雅图绝对的地标打卡地。(其地位,应该如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既来之,则上之。登塔,平常人$40,我是老年人则$34(但还要缴一块多美💰--税费)</p><p class="ql-block"> 🔽是塔底层,很多实照表现出造塔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坐观光电梯上。电梯中录了一段🔽(有人讲解,您能听懂?那最好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环塔360度,西雅图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依旧是“低房”多过“高房。毕竟仍然是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嘛。</p> <p class="ql-block"> 塔上,录了几秒钟👇</p> <p class="ql-block"> 顶层有餐厅,随塔顶每40分钟转一圈。坐着边喝边吃边观环景,确是惬意。而且在这吃,可免登塔票费一张。(70💰一餐!囊中羞涩呀,时间也不允,拜拜吧您那😜)</p> <p class="ql-block"> 乘观光电梯往下走(上去时没听清讲解的,再接着听吧😄)</p> <p class="ql-block"> 塔下周边🔽(很多抽象派雕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到了星巴克的烘焙工坊。🔽要知道,风靡全球的星巴克可是从西雅图这里起家的呀!</p> <p class="ql-block"> 看来工艺还挺复杂的呢。</p> <p class="ql-block"> 录了一小段,看看动态的👇</p> <p class="ql-block"> 当场做,当场喝。(不过给我这“咖盲”喝,白费了人家一番苦心😜)</p> <p class="ql-block"> 星巴克在全球,不知道开了多少门店(在咱们中国,听说就有8000多--这些,不会“随风”撤走吧,但愿。)而这里,是星巴克的全球第一家。🔽</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叫“派克市场”(Pike Place)。下面就把在这儿的照片晒晒吧🔽</p> <p class="ql-block"> 👆英文标着这里的“派克”名字。怎么还有个“二师兄”🐷在此高坐?一会再说。因为这个市场的来历更具意义,所以先说于此:</p><p class="ql-block"> 这里以前并没市场,但那年(1906年)洋葱价格,让二手商贩一下子提高了十倍(洋葱可是洋人饭桌不可缺少之物呀)。愤怒的市民要求市政府开办农贸市场,以便直接向农民购买农产品,避免中间不良商贩的剥削。于是第二年,这个市场诞生。头一天有八个农民用篷车载来他们的农作物,马上就被万余市民一抢而空…就这样,这个派克市场从此奠定了它在西雅图(不!在全美)不可取代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是的呢!城市,城市!没“市”哪有“城”?(城市的管理者,你们可知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来说说这头猪🐷🔽</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哪位冒傻气的人铸它在此👆。来这的人也冒傻气,不断投币进它的肚囊(它腰上面有个投币口)。可千万别小看它:自从1986年它来到这里,它肚子里已“呑进”约💰400万啦!大大缓解了市场管理费用!说它是市场“吉祥物”,实在名至实归。(我这属🐷的,但愿也能借点“吉祥”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鱼市还有一传统售卖方式:抛鱼!(顾客前面买,店员后面抛。--不过现在成了吸引人的“噱头”节目啦)看看一段录像👇</p> <p class="ql-block"> 熙熙攘攘,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 各种货,各族人。</p> <p class="ql-block"> 卖工艺品的小摊集中在市场一边。据说在这里卖的,必须是自己亲自手工制作的。(二道贩子?能制止的了吗?怀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旅行团行程介绍,这里应该有个“耐人寻味”的口香糖街。当时没注意到。过后一查,原来是走过路过(就是POST ALLEY这条巷子)但是错过。</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叫“口香糖”街?原来这巷子两边墙上粘满嚼过的口香糖。为啥粘?据说起源于1993年,巷子里有家剧院,当时有些年轻人在排队买票的时候百无聊赖地把嚼过的口香糖粘在墙上,没想到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效仿…虽然清除多次,但不久又依然如故。这么让人“噁心”的地方竟被冠以很“酷”、很“艺术”…无语!幸亏走过时没注意到(也许最近才被除净?也许导游米雅提醒了,我却没听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说这个了。</p><p class="ql-block"> 转到派克市场背后靠海的另一边,就是西雅图的“渔人码头”(瞧瞧吧,比旧金山的,差太多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雅图,更令我感兴趣的是波音公司在这里办的“飞行博物馆”。(波音公司的发达之路,是自西雅图始。)</p> <p class="ql-block"> 从第一架--莱特兄弟造的木头飞机(1903年)开始,展示人类征服天空(太空)的不懈努力成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各式各样。</p> <p class="ql-block"> 不光是“波音”飞机,也不仅仅展示美国飞机。各国的都有“代表”出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飞机内部,特别是“驾驶舱”,平常很难看到呢。</p> <p class="ql-block"> 上面照片🔼左下的这个“内舱”,窄憋得多,这是超音速法国“协和号”的内部。它虽然是最快的客机,但是还是被淘汰了(用油是“空客”的4倍,载客却是人家的1/4,又出过事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架飞机挺特殊的:是当年尼克松来北京(联华抗苏)时乘坐的当时的“空军一号”。机内电话、无线信号,代号均为“1号”。(那些头像照片👇,是曾使用过这架飞机的美国政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架波音727,更为特殊:1971年,一个叫“库珀”(应该是假名)的大胆“天才”,在空中用假炸弹劫持了这架机,勒索20万💰(警方给他的美钞上都事先做下记号)后他放走所有乘客,但要求机组继续飞往墨西哥。飞行半途中他用威胁来的伞从后舱门跳伞而去…后来警方虽然找到了伞,但人,却无影无踪。(据说现在这案卷还在FBl--联邦调查局--没消。)</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堂而皇之“宣传”此事,也不怕有“启迪”犯罪之嫌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除了“航空”,还有不少“航天”物品与知识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大了,太多了!逛一天也逛不完。不过,既是旅游,必留遗憾。回去网上再看看“解馋”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雅图的“中心”,是一个叫“先锋广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说是“广场”,但比篮球场也大不了多少。不过不可小看,这里可是西雅图的“原始地”。</p> <p class="ql-block"> 老房子都“深入”地下啦🔼。那才是这里原来的海拔高度,后来城市改造,低凹处被填高,“埋”住老房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原印第安人的“起源处”,酋长叫“西雅图”---这城,就是倚用这位酋长之大名的。</p> <p class="ql-block"> 看到照片中那“图腾柱”🔼了?印第安人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这儿不远,就是全球500强中占据榜首(前几位)的“亚马逊公司总部”🔽。三个玻璃大球?是亚马逊公司的标志物啊!</p> <p class="ql-block"> 巨大玻璃球,展示着这家科技巨头的独特魅力!球内部,不但是员工工作、会面、用餐的场所,更是育有几万株奇花异草的云林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微软”公司也在此城。</p><p class="ql-block"> 来这里才知道,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就是西雅图人,西雅图也因他而声名鹊起!(可惜“微软公司”远在城郊,这次没时间过去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 西雅图---在美国都市中排名24。不过它确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元文化之城;一个北美西岸的灵韵华章!</p> <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感觉已经太为冗长(感谢您能耐心地看到这儿)。本来前面说过要在这(二)中叙的“波特兰”、“奥林匹亚”…及一路郊野所见所闻,还是放在后面的(三)中再说吧。</p> <p class="ql-block"> 再见!感兴趣则后续看(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