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9年6月的一天,安徽寿县古城区南门外,正在修建计生服务站,工地上忙得热火朝天。巧合的是,工地恰好处于“古寿春城遗址”内,由于工程量较大,时间紧张,施工队在日夜不停地忙碌。</p><p class="ql-block"> 这块地有些奇怪,坑洼不平,中间还有一个土堆。施工队清除掉地上的杂物后,可以看到工地中间有个很明显的隆起。为了赶工程进度,工头叫来挖掘机一顿猛挖。挖机操作员也想快点结束工作,于是伸出庞大的机械手臂在土堆上胡抓乱挠。</p><p class="ql-block"> 仅几个小时,偌大的土堆就被推掉,突然,施工人员发现土堆下面的土似乎与其他地方不一样。随后推土机又推了过去,眼尖的工人发现,推土机过后竟有金灿灿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呀…这地下有东西!”一工人拿起锹跑了过来,将金色的东西挖出来,竟是一个金碗!这下炸了锅,现场的工人们纷纷抄起家伙,跑过来一阵狂挖,过了一会,突然有人大喊:“有了...有了...有宝贝啦!”</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就像往狂热的“挖宝”人群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众人震惊的发现,这竟是一个古墓,墓坑里放满了闪闪发光的精美金器、银器和玉器等等!于是众人不顾一切的扑上去哄抢起来,你推我搡,恨不得爹娘能给多长几条胳膊。</p> <p class="ql-block"> 眼疾手快的小李一个猛扑,用身体压住一个金块,然后用手掏出来,迅速揣进怀里。短短几分钟,偌大的工地迅速安静下来,工人们作鸟兽散。小李揣着金块,心里狂跳,一路小跑回到了自己家。</p><p class="ql-block"> 直到回家后,小李心情才勉强平复,他先是将金块擦拭干净。在灯光下,眼前的金块令小李心神荡漾,实在是太美了,用璀璨夺目和美轮美奂来形容它一点也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虽然不知道这东西是用来干嘛的,但整个金块华贵无比,上面雕刻着大大小小、身形各异的八条金龙。八条金龙在一片祥云瑞气的盘旋缭绕之中腾飞,每条龙上点缀着大小不等的金珠,小的竟只有针尖大小!每条龙之间还分布点缀着黄白青三色玉石,玛瑙以及绿松石,看上去尊贵无比又气度不凡!</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宝贝,小李从未见过,心里想着放哪都不安全,只得将它缝在衬衫兜里,贴肉放才心安。第二天,惴惴不安的小李去工地上班,发现大伙都在若无其事地干活。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事不能声张,各自揣着宝贝偷着乐。</p> <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大批警察很快就来到工地,带走了工头和几名工人!这让小李恐慌不已,摸了摸衬衫里的金块才略微安心一些。可工友们陆续传来消息,当天被哄抢的文物正一件件被警方追回,小李心中担忧更甚。</p><p class="ql-block"> 随后警方在工地张贴告示,宣布当天被抢走的文物大部分被追回,希望工人朋友们迷途知返,将剩下文物限期交到派出所,否则将依法严惩。</p><p class="ql-block"> 当小李看到告示后,本就胆小的他差点吓瘫。他整日寝食难安,眼看身边工友一个个去接受警方调查,他终于熬不住了,将这个金块送到了派出所。</p><p class="ql-block"> 经过警方努力,墓中29件套文物全部被追回,包括镂雕纯金鲑鱼、青白玉佩、鎏金银刻纹铜舟、银铜盆、水晶串饰和玉衣片等极品器物。这些文物用料极其讲究,制造工艺高超,都是古代皇家的精品之作。</p> <p class="ql-block"> 《累丝镶宝镂雕八龙纹金带扣》</p> <p class="ql-block"> 这批文物中最精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小李上交的“金块”,实际上它是一个腰带扣(相当于现代人的皮带扣),这件金带扣又称做“镶宝石镂雕八龙纹金带扣”。在古代,腰带扣是身份的象征,金银铜不同的质地代表不同身份。</p><p class="ql-block"> 金带扣一般是王室贵族所用,这件珍宝长9.7厘米,宽7厘米,八条身形矫健的金龙,翻转腾挪、灵动飘逸,在各种宝石的烘托点缀之下主次分明,立体感强烈,看上去玲珑剔透又雍容华贵。</p><p class="ql-block"> 整个金扣带工艺极其复杂,如果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甚至能发现龙的眼、嘴、须、爪这些小细节,都是用极其细小的金丝勾勒而出。这种精湛高超的制造工艺,绝非一般民间工艺所能及,只有皇家宫廷独有。</p><p class="ql-block"> 古代只有皇帝的带扣才能用九龙纹饰,而这件金带扣上却饰有八龙纹,显而易见,拥有者的身份应该是仅次于皇帝的皇叔或皇子、皇兄弟,再加上出土文物里有龙纹玉佩和玉衣残片,更说明它的主人是一位王亲贵胄。</p> <p class="ql-block"> 金带扣长9.2厘米,宽7厘米,正面螭龙高浮雕,周围七条小龙衬饰,云气纹相连,宝石镶嵌其中。龙纹细腻入微,眼、嘴、须、爪皆用金丝勾勒,小巧金珠点缀其间,纯金打造,宝石镶嵌,八条龙纹栩栩如生,仿佛要腾飞而出。</p> <p class="ql-block"> 东汉阜陵王刘延</p> <p class="ql-block"> 刘延(?—89年),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封淮阳王,后参与私作图谶(造反禁书),汉明帝不忍杀之,迁为阜陵王,但刘延屡屡心怀不满,有人告发他与儿子刘鲂密谋造反。汉章帝不忍将刘延处死,将他贬为阜陵侯,只享有一个县的封地,并不许他与官员人民来往。后章帝出巡见之,感怀而复其王位。刘延在位五十一年病逝。谥号“质王”。</p> <p class="ql-block"> 经考证,这款金带扣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首任阜陵王刘延之手。跨越近2000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鎏金银神兽刻纹铜舟</p> <p class="ql-block"> 同墓出土其中一件鎏金银神兽刻纹铜舟有50字铭文,上有“元和二年”(公元85年)字样,可以判断,墓的主人是东汉阜陵王刘延。</p><p class="ql-block"> 史籍上记载,汉章帝(东汉第三位皇帝刘炟)在章和元年南巡寿春时,曾召见年迈体衰的刘延和他的妻儿。皇帝见他们生活过的凄苦,心中顿生怜悯之心,于是恢复他的阜陵王爵位,还给赏赐了大量的财宝,随后刘延将王都迁到寿春城,也就是今天的寿县。</p><p class="ql-block"> 公元89年,在恢复爵位的第三年,刘延在寿春去世,当年章帝赏赐的皇室珍贵器物也随他下葬于寿春大地。</p> <p class="ql-block"> 这款金带扣展现了虚实结合的镂空高浮雕工艺,灵动神秘而又飘逸洒脱,龙若隐若现、腾云驾雾的艺术效果,是东汉金器艺术的瑰宝。如今,它已成为寿县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是寿县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七件馆藏精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远景</p> <p class="ql-block">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东汉《累丝镶宝镂雕八龙纹金带扣》</p>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在寿县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广场”楚大鼎"雕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