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要记得别人的功劳,忘记别人的过错;要多看别人的优点,不要看他的缺点。他的缺点又对你没什么用,你看他干吗?只有把每个人的优点都发挥出来,才是领导力。但是人性的弱点,总是倾向于对自己正面评价,对别人负面评价。往往是记得我对别人的恩情,他怎么不知道感激?总是记得别人对我的过错,他怎么对我这样?这正是最需要戒除的毛病。——《华杉讲透资治通鉴3》</p><p class="ql-block">“记人之功,忘人之过。”这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作为领导者,喜欢抓住别人的短处对人进行“拿捏”“驾驭”,更难做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正因为难,所以这句话才作为警句被引用,提醒领导者。</p><p class="ql-block">软弱者的底线</p><p class="ql-block">软弱的人,都有一个“忍无可忍”的底线。欺负他的人,也知道避免“触底反弹”,逼到这一步,也就不往下逼了。逼迫你的人,他是一定要逼到你忍无可忍才停止的,而且一定会得寸进尺,争取突破,进一步拉低你的底线,为什么不在第一步就制止他呢?底线会被不断突破,而每一次退让,都是削弱自己。——《华杉讲透资治通鉴4》。</p><p class="ql-block">软弱之人的底线,就是“兔子急了也咬人”的急迫时候。弱者的一味忍让,是强者一步步紧逼并一次次拉低底线的基础。弱者的底线在于,直接威胁到生存——火烧眉毛了才会忍无可忍地抵抗——“触底反弹”。弱者如果想彻底摆脱这种逼迫,唯有让自己强大。</p><p class="ql-block">牛马人生</p><p class="ql-block">“老百姓,三千年前是头牛,三千年后仍然是头牛。早就有明白人说了:人生的意义,人生有个球的意义。人生就是活着当马做牛。和平年代的韭菜,战争年代的炮灰。你说,老百姓能有什么人生?这注定就是他们的人生。”——摘自才差二斗的文章《活明白再糊涂》。</p><p class="ql-block">老百姓的一生,就是当牛做马的一生,大多数活得如奴隶。为了生存,必须当牛做马;为了子孙后代,要当牛做马;为了活得更有样子一些,仍然要当牛做马。</p><p class="ql-block">正如鲁迅所说,对老百姓来说,中国历史上就只有两个年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其实,放眼全世界,无一能例外。总有一部分人会处于金字塔尖,一部分人只能做金字塔的基座。劳心与劳力,治人与治于人——堪可谓社会运行的规律,也可以叫做“常识”。既然是常识,就无须大惊小怪。有坐轿的,必然有抬轿的。试想:个个都去坐轿了,谁来抬轿?这么一想,就会心平气和。</p><p class="ql-block">功名利禄与诗酒田园</p><p class="ql-block">“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这是南怀瑾先生对历史与“悟道”的高度概括。非常认同前半句:人类的一部发展史,确实是一部功名利禄的争夺史,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功名利禄四字,高度凝练,穿透性极强。至于后半句,只有悟道之人才能体会。“诗酒田园”,当是“自然”的象征与概括——人最终会回归自然。大多数人的特征是:追逐功名利禄易,回归诗酒田园难。</p><p class="ql-block">此论出自《南怀瑾先生答问集(一)》,原文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