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河南 天山情韵

刘东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新年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投身新疆建设,劳武结合、屯垦戍边,复转军人、支边青年,援疆科技人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子弟兵,电力职工,绿城郑州的父老乡亲。</span></p> 百姓故事 <p class="ql-block">  《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歌词:我走过多少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牧场的草滩鲜花盛开,沙枣树遮住了戈壁村庄,冰峰雪山银光闪闪,银光闪闪,沙海深处清泉潺潺流淌。哎~当我走遍天山南北都能闻到瓜果的飘香,都能闻到瓜果的飘香。我走过多少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搏格达峰遮不住金波银浪,塔里木的石油新城灯火辉煌,亚欧彩虹伸向那天空海洋,一块宝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哎~当我走遍大江南北,我要说最美的地方,还是我们新疆。</p> <p class="ql-block">  巴哈尔古丽演唱《最美还是我们新疆》的歌声,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文革期间我在新疆农八师23团(现在143团)连队接受锻炼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那红色的火焰山,黄色的大漠戈壁,绿色的天山牧场,白色的托木尔冰峰,奔驰的骏马,香甜的奶茶,神秘而又美丽的西域风情------尘封的往事,一幕幕一景景又出现在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  当教师的父母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对人要真诚,工作要敬业,人生要有追求”,父母临走前都曾对我们兄弟姐妹说:我们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入党。我告诉父亲和母亲:我姐姐,我和二妹都是党员,你孙子也是党员,帮你们圆了一个心愿。</p> <p class="ql-block">  “文革”中当教师的父母被打成“臭老九”和“走资派”,父亲北师大毕业,一生从事美术教育,被批斗下到教育农场接受“"改造”。母亲是小学校长,被打成“走资派”被批斗,但是她培养的业务骨干是学校革委会主任和副主任,每次批斗前一天晚上到我们家给母亲做思想工作,怕我母亲想不开,暗中保护了我母亲。</p> <p class="ql-block">  我招飞体检通过,政审被刷下来,当时我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很有个性的我就想找一个不被人歧视的地方,18岁的我和要好同学小虎(李虎臣)我们带着组建的“八一”红卫兵十几位同学串联到北京,接受了毛主席了第四次(天安门前游行通过)和第五次(在西单电报大楼门前毛主席乘敞篷车)检阅之后,我们红卫兵组织在北京解散。</p> <p class="ql-block">  我和小虎转辗一个星期到达乌鲁木齐就是想参加新疆建设兵团扎根边疆。串联学生想到建设兵团锻炼的学生非常多,在零下20度左右的冰天雪地的兵团招待所门前日夜排队等候分配。小虎想家提前回来了,我不想看到父母被批斗,坚持等候。</p> <p class="ql-block">  下面我要写一位在新疆认识一生感激忘不了的张大哥,文革中各地对串联学生接待特别好。我和小虎到乌鲁木齐串联学生接待站被分在新疆大学住,因为在兵团招待所门前排队不能离开,新疆大学也不去了。冰天雪地中的排队中我生病发烧了,我坐在兵团招待所过道里。</p> <p class="ql-block">  一位在兵团招待所住的“石河子兵团农学院”65级兽医系四川籍张大哥看到后,带我到招待所二楼卫生室看病打针,张大哥让我住在他们房间,第二天退烧了。张大哥说:我们要回石河子学校了,还准备到天山牧场实习,你想不想跟我们一起去骑马?我们名单已经报上了,等分配不知还要等多久。我说:我跟你们去。</p> <p class="ql-block">  张大哥在学校帮我借了一件皮大衣和长筒毛毡靴,我和他们5~6位同学乘学校卡车去了路过独山子的天山牧场。</p> <p class="ql-block">  天山牧场沿天山公路北起独山子,过了牛圈子,离天山牧场就不远了,中午前我们赶到了天山牧场。天山牧场大部分是哈萨克族牧民,只有几户维族,接待我们的是牧场哈德尔儿别克场长(大致的读音),我记得天山牧场李书记是汉族。天山牧场有一排办公的平房,他们给我们腾出一间,也没有床,在地铺的下面铺了厚厚一层草,睡在上面也非常暖和。</p> <p class="ql-block">  牧场地处深山区,与外界联系很少,我们看他们像外国人,他们看我们也像外国人。好多骑马上学的小学生中午和晚上放学的时候有的来我们这里玩耍,双方听不懂的话语只能用手势表示,即使这样,大家聊的还是很开心。尤其是场长的儿子哈德尔儿别克叶里根(大致的读音)每天都来我们这里玩。牧场小孩骑马上学,还骑得飞快,他们骑的高头大马是怎么上去的?我有些纳闷,后来留意观察发现,他们拉着马找高台阶上马。我又听有人讲有的小孩脚蹬着马缰绳打马头,马一仰头他们顺势翻身骑到马上,但这个场面我始终没看到。</p> <p class="ql-block">  我不会骑马又特想骑马,他们给我牵了一匹老实的马让我骑,并给我讲"牛前马后"的经验。骑牛注意牛角抵人,骑马的时候注意马的后蹄踢人。上马前脸顺着马的尾部站立,左脚踩马镜,身子跃上去抬右腿的时候拉缰绳的外侧这时马头朝外,马屁股往里移,右腿放下的时候正好骑到马上。按着他们传授的经验我骑上马一个人就上山了。马一直在小步走,骑着感觉很舒服,我就试着让马小跑,马小跑起来震的我小肚子疼。后来听他们讲马飞奔的时候马肚快挨着地面的时候那才叫过瘾。由于这个马老实,即使你让他快跑,他也跑不起来。不管怎样总算骑马了,还感觉特神气,只可惜在路上没碰到一个人。回来下马就感觉屁股沟两侧有点痛,我给他们一讲,他们说是闯裆了,就是屁股沟皮磨破了,第二天只好叉着腿走路。</p> <p class="ql-block">  在牧场的几天中,我们在山洞里还看了一场文艺演出,山洞里的"座椅"全部是圆木树干,由于我们是客人,他们让我们坐第一排。表演的节目有合唱、独唱和舞蹈,红色革命歌曲全部用哈萨克语演唱,我们一句也听不懂,听懂的只是音乐旋律。他(她)们的舞跳得热情奔放,伴奏用的民族乐器有冬不拉、库布孜、热瓦普,都塔尔,尤其是拉弦乐器艾捷克声音特别好听,节奏明快的手鼓会带着你不知不觉跟着手鼓节奏打拍子。</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天山牧场吃过手抓饭,这是新疆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食物,维吾尔语称其为"波罗"。先用油炒洋葱、胡萝卜条、羊肉块,然后放入淘净的大米加水焖蒸。抓饭营养丰富,具有食补的功效,是维吾尔民族过节、待客的必备食品之一。因为最初是用手抓着吃,所以叫手抓饭。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现在新疆和我们内地吃手抓饭都改用了筷子或勺子。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做的羊肉包子特别好吃,包子很大,我每次至少吃5个。</p> <p class="ql-block">  我从天山牧场回到乌鲁木齐还没等到通知,我回了一趟家,爸妈还在被批斗,我到教育农场看望父亲,父亲见到我非常激动,他说:等形势稳定了还是要回来上学。思念我的父母和姨姥姥别提有多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  我又到上学的“开封师院附中”学校,同学们见我问这问那,羡慕我去了新疆。我把所见所闻讲给大家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我参加了一次在学生食堂餐厅召开的年级会,会议结束时不知哪个同学大声说让我跳新疆舞,同学们掌声让我不知所措。我只好红着脸说:"我只学过几个简单的新疆舞动作,既然大家想看,那你们唱新疆歌,我试着跳几个动作。</p> <p class="ql-block">  大家唱“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敬爱的毛主席,敬爱的毛主席,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给您唱,千万颗红心向着北京,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敬祝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p> <p class="ql-block">  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都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我会的只是脚步能按手鼓的节奏准确的移动,但只要脚步不乱,跟着手鼓的节奏,手怎么摆动都有新疆舞的味道。在大家的歌声中我自由的发挥把他们给震住了,赢得了阵阵掌声。同学们说跳的还不错,但我知道自己的水平,也就是会几个动作而已。</p> <p class="ql-block">  “文革”运动还在继续,"武斗"不断,父母还没被"解放",我看到批斗辛勤教书育人的老师,仿佛感觉就是批斗我的父母。谁不爱自己的父母,但在那个年代,为了所谓的革命有的对亲生父母都不相认我不能理解,也想不通。</p> <p class="ql-block">  我第二次去新疆走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对我说:你到新疆连队以后,要常给我们写信和打电话,免的我们牵挂 。从小照顾我们兄弟姐妹的姨姥姥说:“你这次走了,也许再回来就见不到我了”。我说:不会的。几个月后,爸爸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姨姥姥去世的消息,我非常悲痛。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场,姨姥姥一生未婚,从小到大对我们的关爱点点滴滴往事让我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有人也许疑问?照顾你们兄妹的怎么不是姥姥而是姨姥姥?我一生中为没见过姥姥感到遗憾,原因是舅舅河南大学物理系毕业远走海外。舅舅三女儿,妈妈把舅舅大女儿接到开封上学,大表姐是老师(大表姐儿女都在美国,女儿某著名常青藤大学教授,她移民美国)。姥姥怕儿媳"走",哪里也不去。她和姥爷陪着舅母还有两个表姐在老家县城生活。舅母毕业于师范,大家闺秀。我们分析是封建礼教,姥姥和姥爷的看守是束缚舅母的原因。但是新社会婚姻自由,舅母完全可以冲破传统观念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但是她没有。</p> <p class="ql-block">  对于舅母的坚守我们都不理解。岁月的长河让我们明白,舅母是在坚守忠贞的爱情,坚守对舅舅的思念,她可以用一生在等待。海峡隔断了多少这样的牵挂和思念,又有多少悲剧谁也数不清。舅母从青丝等到了白发。40年后的1987年才等到舅舅归来。舅舅回来无法抚平舅母她心中的伤痛,尤其是带着一个山东青岛籍的舅母回来了,不写下面内容了。岁月匆匆,我父母、舅舅和舅母都已到“天国”,不知道舅舅和舅母能不能再续姻缘。(在我“美篇”“我思念的新疆”有这段内容)</p> <p class="ql-block">  三天四夜的火车我又到了新疆建设兵团招待所,我和温县一中小刘我们二位被分配到石河子农八师,师部把我们分到23团(现在143团)。当天下午我们沿乌鲁木齐到伊犁的公路步行十几里到团部,沿途遇到一位河南籍赶马车的大爷,他问我们:你们老家在哪里?我们说:河南。大爷高兴的说:我可遇到河南老乡了,快上车!我送你们到团部。互不相识大爷应该在下一个路口拐弯了,但是他坚持要把我们送到团部。我们一辈子不可能再见面,分别的时候我们掉泪了,千里之外河南老乡大爷的情谊我一生不会忘记。当天晚上我们住在团部招待所,服务员热情又自豪的告诉我说:电影《天山上的红花》还在我们这里拍摄过镜头。</p> <p class="ql-block">  我们被分到二场六连,这个连是原来开封一军集体转业到新疆的部队,大部分是河南人,还有武汉和上海支边青年。我们串联学生每月发饭票,没有津贴。连队伙食特别好,5分钱以上的菜都有肉,1角5分钱半碗肉。我们每个班睡的是大通铺,铺下垫了很厚的一种草,寝室有带烟囱的火炉,每天晚上在炉灶上烤苞米,年轻人牙齿好吃的津津有味。现在想起来年轻真好。</p> <p class="ql-block">  许多人对建设兵团的建制不了解,我们二场有6个连队,其中有2个值班连。值班连配备有武器,门岗警卫带领章和帽徽,衣服是灰色的,有点像文革期间海军的服装,但扣子上不带八一的字样。值班连平时训练,遇到紧急情况,可接受调遣执行任务。</p> <p class="ql-block">  连队吃的水主要来源于天山上融化的雪水,冰雪融化后,雪水就顺着沟渠,流到各个连队和牧场的涝坝里。涝坝实际就是一个大水坑,饮水做饭洗衣都用涝坝里的水,因此,大家还是比较节约用水。我们连是生产连,主要任务是农业生产和放牧。连队有马群、牛群、羊群。我刚到的时候跟着班长放马,每天早晚骑着马赶着马群到水库边饮水。我在前面带路马群跟着我,班长在后边赶。当时我们骑的马没有马鞍,在马背上搭一张羊皮用绳子绑一下就骑上了,骑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在连队期间我还放过羊,尤其是在产羔期间特别忙,看到一个个出生的羊羔特别可爱,也就不感到累了。</p> <p class="ql-block">  我每逢星期天都和战友去团部寄信、洗澡、逛百货商场。当时团部的百货商场就是一排连着的平房,还没有我们现在一个超市大。经常和我一同去的是我们宣传队的河南小老乡,他个子不高,对人特别的好。他是随父亲部队集体转业到这里,说话还是一口的河南话。我见河南老乡说河南话,我和武汉、上海知青交谈用普通话。河南小老乡的年龄比我大,也到了该谈女朋友的年龄了,但他总感觉自己个子矮,有一种自卑感。在一次去团部的路上,他问我吃什么药可以有助于长个,我想了半天说吃鱼肝油可能有助于长个,因为我知道鱼肝油是营养药品,在那个年代身体不好,医生一般都开鱼肝油让体质弱的人服用,实际上我也是不懂。只是认为鱼肝油有营养价值,一定有助于身体发育。他听完我讲的话后,逛商场的时候掏钱买了两瓶鱼肝油。我记得鱼肝油也不便宜,在当时一个月津贴很少的情况下,能买两瓶鱼肝油,可见人们在追求美的时候还是很舍得花钱,现在也一样,美容带动了一个产业,不知多少爱美的人宁肯花钱受疼也要美容。</p> <p class="ql-block">  为了改良土壤提高粮食产量,连队开始深翻土地,我也参加过几次。这里使用坎土曼,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一种铁制农具,能锄地、挖土,坎土曼和我们内地的锄头相似,但坎土曼很笨重,没有我们内地的锄头好使。深翻土地的时候需要抬土,他们那里抬土不用筐,而是用两根柳树棍中间编上柳条,土放在上面两人抬着走,胳膊没劲的干不了这活,干一天下来会累的腰酸背痛。</p> <p class="ql-block">  冬季放羊时我还遇到过母羊产羔,看到刚出生小羊羔真的让我喜欢。我在连队还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连队之间相互演出,还到团部参加了一次汇报演出。我还在新疆过了一个“春节”。老班长对我非常好,他语重心长的给我说:等形势安定了,你回去多读几年书,对你人生前途有好处,我一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36年后,2003年我到新疆参加“全国电力系统电视新闻宣传会议”,我提前一天到新疆乌鲁木齐,租车到连队寻找老班长,上海电力公司王捷兄陪同我一起到石河子团部查询。当年团里一排排平房不见了,盖起了大楼。回想起当年我们每星期要到团部寄信、洗澡和逛商店,仿佛就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  我到连队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老班长,印象深刻的几位兵团战友都回武汉了,但是也算圆了我一个心愿,临走我和老司务长照了一张合影,我把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号码留给司务长。</p> <p class="ql-block">  我从新疆回来没多久,就接到兵团战友刘光明电话,他说:我们到新疆旅游,到连队看到你和司务长的合影和你的电话,你来武汉一定告诉我们。后来我到武汉参加华中电网电视宣传工作会,华中电网有线电视台总编刘勤帮忙在东湖饭店我请兵团战友聚会。连队小卖部营业员方怀义、医生凡瑞芳和她爱人刘光明,还有几位不太熟悉的战友,大家见面感到非常激动和亲切。</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回忆思念的战友,回忆宣传队的排练和演出,回忆连队有趣的往事。新疆为什么难舍难割,因为我们汗水浇灌过这块土地,这里有我们青春的记忆。我打开带去的河南宋河酒给战友斟满酒杯,把父亲90岁出版的《刘天顺山水画册》送给他(她)们,不会喝酒的我和大家举杯畅饮,回顾难忘的一段人生经历,难忘的欢歌笑语,难忘的战友情谊,我们终于都圆梦了魂牵梦绕的地方﹣﹣美丽的新疆。</p> <p class="ql-block">  新疆石河子市是兵团城市,别名:石城、诗城、戈壁明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p> <p class="ql-block">  石河子兵团展厅中有一封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p> <p class="ql-block">  当年“听风当听歌,下雨当水喝,坷垃当枕头,芦苇当被窝……”老一辈军垦人的家——在地上挖一个坑,坑里留一个平台,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用草叶、泥巴盖顶,里面的平台就是睡觉的床,用红柳、芦苇编成一个席子,铺在坑的上面,再用泥这一糊一抹,就建成了一间冬暖夏凉的地窝子。“地窝子戈壁房,冬天暖,夏天凉,遮太阳,避风沙,土炕上铺着芨芨草,又松又软赛过了钢丝床。”这是第一代兵团人艰苦创业的见证,这里也蕴含着兵团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展览馆军垦第一连的劳动体验场复原了当年的豆腐房、酿酒房、编织房、木工房、铁工房,展示了当年开荒时适用的部分农具,设置了反映当年开荒场景的“二牛抬杠”“八人拉犁”等体验活动,让党员和游客在实地亲身体验当年艰苦的劳动生活,感受充满激情的创业岁月。</p> <p class="ql-block">  兵团后来下了一个文件,串联学生一个不留全部返回原地学校。我从新疆串联回来没多久,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部队的子弟大部分当兵走了,有实权和有门道的人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到了工厂。身体不好有重大疾病的可以不下乡,出身不好,父母有“问题”的子女有几个毕业生下乡几个,没有任何条件可讲。</p> <p class="ql-block">  从新疆回来,爸妈还没有被“解放”,我和姐姐还有大妹(老三届初高中毕业生)下乡到了周口淮阳临蔡林场三年。知青下乡三年这段经历不讲了。</p> <p class="ql-block">  郑州绿城广场是郑州市的中心广场,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东邻郑州大学老校区,北与碧沙岗公园隔中原路相望,南与我们“龙源世纪家园”小区相连,是郑州市最著名的城市中心广场,也是郑州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12月29日,河南援疆“哈密号”在郑州绿城广场举办“新疆绿色农特产品进中原活动,哈密美食特产和民俗风情。我们小区紧邻绿城广场,无意中发现,是巧合,也是缘分。尤其是每当听到新疆歌曲,看到新疆麦西来普舞蹈,感到亲切。难忘的青春岁月,难忘的兵团战友,我的汗水浇灌过新疆这块沃土,割舍不开,我思念的新疆,有机会我还会再踏上这块土地。</p> <p class="ql-block">  据说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组织新疆九柳盈通援疆企业跨越4000里,将于元旦前后开展河南援疆“哈密号”携手新疆绿色农特产品进中原推介活动,通过邀请河南人民免费品鉴优质羊肉汤和观赏文艺演出活动,推进哈密绿色农产品进中原,帮助带动受援地哈密农牧民广开销路,提升哈密“九柳盈通”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年货需求的同时,增进豫哈两地交往交流交融。</p> <p class="ql-block">  活动以哈萨克族“冬宰”为主线,以城市市集形式摆摊设点,涵盖哈密“九柳盈通”柳羊羊品牌“冰碴驹俐”、哈萨克土馕、新疆特色干果农副产品、文创产品推介及恰秀、熊舞、黑走马等文化活动展演项目。在现场,不仅能够与哈萨克族姑娘共同跳起哈族舞蹈,还能每天免费品鉴到优质的冬宰开锅羊肉汤、冬天的第一杯天山正宗奶茶,新疆地道奶疙瘩、波尔萨克系列可以现场吃个够,手工艺品、摆件、毡房等哈萨克族文创产品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活动现场还将每天举行扫码抽奖活动,每天设一等奖1名,奖品为价值1288元的“冰碴驹俐”整羊一只;二等奖3名,奖品为价值298元的新疆特产大礼包;三等奖10名,奖品为价值198元的新疆特产大礼包;优秀奖500名,奖品为价值28元的新疆农特产食品。</p> <p class="ql-block">  “冰碴驹俐”是新疆本地一种特殊山羊,驹,是哈萨克语“山羊”的意思,所谓“冰碴驹俐肉”,就是宰杀的吃过初雪后挂着冰碴的草的山羊的肉,为出生7至8个月、约重10公斤的小羔羊,经过高山严寒“洗礼”,肉质紧致而鲜嫩,口感鲜美无膻味,被哈萨克族牧民称为“药肉”,也是哈密人年货清单上的“常客”。</p> <p class="ql-block">  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沟乡一棵树村第一书记:陈建军</p> <p class="ql-block">  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沟乡位于天山山脉南麓,拥有得天独厚的牲畜养殖条件,是典型的牧业乡。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柳树沟乡综合考量全市养殖结构和消费者意愿后,特别开辟了养殖山羊尤其是供应“冰碴驹俐”的独特路径。</p> <p class="ql-block">  新疆九柳盈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关国营</p> <p class="ql-block">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时政中心 柔性援疆媒体工作者:柴 政</p> <p class="ql-block">  我把“援疆之歌“歌词作为这期节目结尾:从江海湖畔到天山南北,踏着先辈的足迹,我们援疆。就像那戈壁的红柳,就像那大漠的胡杨,我们献身使命,追寻梦想,共筑新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从繁华都市到遥远边防,听从祖国的召唤,我们援疆。常惦念父母,父母的叮咛;常梦见妻儿,妻儿的脸庞。我们无怨无悔,百炼成钢,共筑新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这首歌表达了援疆工作者对祖国的忠诚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边疆地区无私奉献、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援疆工作者们踏着先辈的足迹,献身使命,追寻梦想,共同筑造新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据网上搜索:12月30日12时,随着第二批沙戈荒项目哈密玉山风电场并网,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003亿千瓦,突破1亿千瓦大关(风电装机4364万千瓦、光伏装机5666万千瓦),占到全疆电力总装机的55%,成为第一大电源,位居全国第四,是“十四五”初装机规模的2.8倍。</p> <p class="ql-block">  截至12月30日,新疆年内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3557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纪录不断刷新,见证了新疆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的显著成效,标志着新疆电网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新疆,风光资源得天独厚,肩负国家能源战略保障基地重任。伴随着新疆新能源的大规模快速增长及在电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系统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提出挑战。</p> <p class="ql-block">  为适应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站在保障国家能源电力可靠供应的全局高度,立足新疆发展定位和能源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力服务新能源“接得上”“送得出”“用得好”。</p> <p class="ql-block">  新疆的冰川与火洲为邻,沙漠与绿洲相映,瓜果与歌舞为伴,翠湖与雪峰相依。这里47个民族,造就了新疆独特的风俗、风景、映,瓜果与歌舞为伴,翠湖与雪峰相依。这里47个民族,造就了新疆独特量的风俗、风景、风情和迷人的魅力,令无数人们向往。</p> <p class="ql-block">  “一带一路”将为新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把一个封闭的经济区域向开放合作的区域转变,不但能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向现代化转变,而且能使传统的增长方式向现代增长方式过渡和发展,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新疆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焕发出新的活力。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就像巴哈尔古丽演唱的“最美还是我们新疆”。</p> <p class="ql-block">  我退休前曾从事电力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扛了近20年摄像机,1998年湖北抗洪抢险,在第七次洪峰到来之前,我随河南电力慰问团到湖北抗洪一线石首(20集团军)洪湖(54集团军)采访。2008年湖南抗冰抢险恢复供电,我是电视采访组组长,在湖南郴州采访。退休后边走边拍记录生活和老百姓的故事也是记录一段历史,从中找到了快乐,换来一天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鸣谢:接受采访的老师,对网上搜索借用资料图片作者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