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家一定晓得,有煤气柜的场所是严禁烟火的,这是所有相关部门企业安全条例中最重要的一条。然而就在四十八年以前,我指挥了一场火补煤气柜的行动,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p><p class="ql-block">那时我在水电部五局有机化工厂工作。工厂用煤制造水煤气合成甲醇,厂里有一个1000立方米的煤气柜,76年投产,77年煤气柜就发生了漏气,估计是制作时焊接马虎造成。后来越漏越厉害,走过气柜附近都能听到漏气声音,闻到煤气味道。即使不考虑浪费,从安全角度来看,不处理也是不行了。</p><p class="ql-block">按照正规程序,煤气柜动火前需要把柜内煤气放空,然后让造气工段造出合格的惰性气体(氮气+二氧化碳),置换柜内残存煤气,等柜内气体可燃成分分析合格后,放掉水池里的水降下气柜钟罩,再动火补焊,焊好以后,水池加水升罩,再用造气工段制造的惰性气体置换空气,等柜内气体氧含量分析合格后,再让造气工段制造水煤气置换惰性气体放空,直到氮气含量合格后,再通知脱硫压缩变换水洗合成工段陆续开车,这个停车时间可不短,造成的损失可不小。</p><p class="ql-block">虽然企业归国家所有,损失再大也不影响我的收入。但那时候的我,还有点当家做主的思想。整个甲醇生产流程,是我负责设计,又是我指挥一次开车成功,尽可能维持正常生产,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p><p class="ql-block">当时订了一些化工杂志小报,发现有一篇火补煤气柜的报道,读了后感觉可行。于是前前后后仔细思考了两天,决定不停车火补煤气柜。</p><p class="ql-block">那时虽然厂里车间里有大小十几个头头,但是技术上生产上我做主我说了算,火补气柜不需要请示任何领导批准。只是找到电焊工陈飞舞师傅,跟他仔细商量了补焊方案,告诉他届时我会全程跟他在一起,配合他完成这项任务。他见如此,也就放心。</p><p class="ql-block">火补当天,我先让造气工段把煤气造足,气柜顶高,保持出气量,让操作工盯住气柜,千万不能让气柜负压,因为负压就可能吸入空气,明火下必然造成爆炸。再让脱硫压缩做好准备,万一造气出问题气量减小或者停气,要及时减负荷直到停车,千万不能抽瘪气柜。</p><p class="ql-block">然后,我捏了一把黄泥,和陈师傅两人爬上气柜水池边缘,来到气柜漏气处,让他立即用焊枪点燃漏出煤气,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煤气不燃烧,那么我们两个很快就会因一氧化碳中毒而被煤气熏倒。然后在火焰中用焊条沿着裂缝逐渐焊死泄漏,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小洞往外噴火,我就堆上黄泥把洞口堵住,让陈师傅立马焊牢,一次没有成功,再堵再焊,终于在几次努力之后,封住漏洞,不停产补气柜获得成功。煤气喷火加电焊光让我脸发红光眼发黑朦了好几天。</p><p class="ql-block">事先没有请示领导,事后也没有向领导表功,当时在岳城这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我不提大家肯定早就忘记。现在回想起来,陈师傅有点亏,我好赖还当过几届局积极分子,他连奖金都没有拿到一分(那时没有奖金),默默无闻。今天把这件事说出来,还不知道陈飞舞师傅现在何处,如果可能,请把这篇拙文转给他,向他致敬!</p><p class="ql-block">现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快干粘结技术层出不穷,如果今天发生煤气柜泄漏,那不用停车补漏一定是非常轻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