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九十余载岁月悠悠,中央红军那场震撼古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宛如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在中国革命的漫漫征途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江西省赣州于都,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土地,彼时作为中央苏区坚如磐石的全红县与稳固后方,见证了红军长征伟大征程的起点。于都儿女为革命倾其所有,无畏牺牲,他们的奉献精神熠熠生辉,成为历史长河中永不磨灭的丰碑。<br> <br>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苏区军民以顾全大局之胸怀、严守纪律之风范、患难与共之真情、无私奉献之赤诚、前赴后继之勇毅,铸就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为长征精神注入了深沉而磅礴的力量。<br> <br>上月中旬,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与敬仰之情,我携家人专程驱车前往于都,踏入了红军长征出发地。在那里,历史的回响在耳畔激荡,先辈们的热血与豪情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长征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真切的感悟与理解。<br></div><div><br></div><div>中央红军长征的酝酿筹划、秘密准备和集结出发,是红军长征全过程的重要阶段。<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br></div> <div><br></div> <p class="ql-block">停 车 场 。</p><p class="ql-block">中 于都欢迎您<br></p><p class="ql-block">左 长征源头 红色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A A A A 国家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征国家文化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外景)<div><br></div>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进门大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p><p class="ql-block">于都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和巩固的后方基地,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于都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中央红军长征的酝酿筹划、秘密准备和集结出发,是红军长征全过程的重要阶段。苏区军民在此期间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患难与共、无私奉献、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长征精神必将激励中华儿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的背景<br></p><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出发,进军赣南、闽西。先后组建了红一方面军以及创建了中央苏区,并相继取得四次反"围剿"伟大胜利。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军事"围剿"。苏区军民在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与进攻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但因"左"倾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未能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br></p> 红四军出击赣南行军路线图<div>1929年4月-1930年6月</div><div><br></div> 红军作战使用的鸟枪,大刀,长茅,梭标等武器(实物)<div><br></div> 四次反"围剿"胜利<div><br></div> <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iv><br></div> 老红军曾广华穿过的羊皮袄(国家三级文物)<div><br></div> 红一方面军部分领导同志在建宁合影<div><br></div> 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经过要图<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毛泽东与警卫员在瑞<div><br></div> 主要内容如下:<br><br>兵员补充:1934 年 5 月至 9 月底,全苏区<br>共扩大红军 8 万多人。<br><br>物资筹集:于都人民在短短 4 个月时间里,<br>筹粮近 8 万担。<br><br>女红军的选拔:<br>经过中共中央妇女部提名和体检,最后有<br>30 位女红军参加长征。<br><br>苏区的坚守:留守苏区的主力部队红二十四<br>师及地方武装共计三万余人,在于都坚持<br>长达 5 个月的游击战争,有力地掩护了红<br>军战略转移。<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苏区干部用过的藤篮子<div>(国家三级文物)</div><div><br></div> 苏区兵工厂生产的马尾炸弹<div>(国家三级文物)<br></div><div><br></div> 漳州战役缴获的国民党飞机残壳制作的铝盆<div>(国家三级文物)<br></div><div><br></div> 杨得志将军保存的三枚子弹<div>(国家三级文物)<br></div><div><br></div> 红军母亲钟招子守望儿子用过的马灯<div><br></div> 1934年9月30日,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行动计划。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的腹地。随后,中革军委分别向各军团下达撤离战场开赴于都河沿岸集结补充命令。于都人民对红军主力集结转移给予了全力支援。<div><br></div> 送郎当红军<div><br></div> 红军的草鞋精神感召全国人民<div><br></div> 长征路上的缝纫机<div><br></div><div>葛接调 江西省于都县葛坳乡牛颈村人。1934年10月他挑着一台手摇缝纫机随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并亲手为毛主席缝制了棉衣,被誉为长征路上的"红军裁缝"。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96年7月,在沈阳逝世。2019年,葛接调的后人捐献了此缝纫机。<br></div><div><br></div> 左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线币<div>(国家三级文物)<div>右 苏维埃邮政四连张邮票</div><div>(国家二级文物)<br></div></div><div><br></div> 1934年"登贤县苏维埃政府"印章<div>(国家一级文物)</div><div><br></div> 上: 确定干部走留名单<div>中共党政军高级干部谁走谁留,由博古亲自确定;中央各部门走留人员名单,由各部门党政负责人决定后报最高"三人团"或中央书记处审批;各省委干部,由各省委决定后报中央批准。<br></div><div>右上图为博古与王明合影<br></div><div><br></div><div>下图为参加长征的部分女红军合影<br>经过中共中央妇女部提名和体检,中央苏区有30名女红军被批准随军突围长征。解放后,参加长征的部分女战士在北京合影。</div><div>前排左起:刘英、陈琮英、戚元德、周越华、危秀英;</div><div>中排左起:邓六金、甘棠、吴仲廉、李伯钊;</div><div>后排左起:吴朝祥、何莲芝、康克清、李坚真、李贞、廖似光、蔡畅。<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女红军名单</p><p class="ql-block">邓颖超、蔡畅、康克清、贺子珍、</p><p class="ql-block">刘群先、李伯钊、钱希均、陈慧清、</p><p class="ql-block">廖似光、周越华、金维映、李桂英、</p><p class="ql-block">谢小梅、杨厚珍、萧月华、邱一涵、</p><p class="ql-block">曾玉、刘英、李坚真、谢飞、</p><p class="ql-block">邓六金、危拱之、王泉媛、甘棠、</p><p class="ql-block">危秀英、钟月林、吴富莲、李建华 </p><p class="ql-block">刘彩香、吴仲廉。</p> 上:中央及红军后勤机关迁驻于都<div>下:开始舆论宣传动员<br></div><div><br></div> 帐薄<div><br></div> 部署突围转移后中央苏区的游击斗争<div><br></div> 突围转移前夕与国民党粤军的秘密谈判<div><br></div> 苏区人民打草鞋使用过的工具之一<div><br></div> 苏区人民打草鞋使用过的工具之二<div><br></div> 苏区人民打的草鞋 (仿制品)<div><br></div> 苏区人民用土砻为红军加工粮食<div><br></div> 苏区人民用风车为红军加工粮食<div><br></div> 1934年10月16日,红军8.6万余人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div><br></div> <div>红军会议室<br></div>中央机关 中革军委 红军总部及各军团集结于都路线示意图<div><br></div> 于都河 (贡水)<div>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从8个主要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div><div><br></div> 走与留的红军悲壮告别<div><br></div> 红军与亲人依依惜别<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别 彭加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是一个晴天的下午,太阳斜挂在西边的天空,很多人都在田里,为了他们自己分得的土地,弯着腰在努力地耕种,不断地唱出快乐的山歌。妇女们三三两两地坐在门前做慰劳红军军鞋和其他针线。孩子们一群一群很活泼地在作游戏,乡政府门前的红旗随风飘荡,在阳光的映射下展现出特别鲜艳的颜色。<br>号音响了,尖锐的声音激动着每一个战士的心弦。吹号本是军队中平常的事,可是今日的号音却带来了特别的意味,好象在这声音中包含了很浓厚的刺激的感觉。谁知道它就是长征进行曲,谁知它就是故乡离别之歌!<br>队伍出发了,红色战士一队一队地由各个村庄下涌现出来,一线一线不断地继续向着于都河畔进发,马声、担子声、刺刀磨擦声、步伐声、歌声、互相错杂着。<br>渡口中站满了红色的英雄,船夫不断地摇着他的木橹,一船一船渡过去了。一个个战士都轻捷地一跃登岸,他们一跳上岸就飞跑地跟上队伍去,动作是那样地迅速。战士们身上的装备很整齐:衣服都是新的,背包颜色是一律的,每人二个或四个手榴弹挂在胸前,军鞋每人三双,少的两双,拥在背包上端的防空帽——用树枝做了伪装,以防备敌机用的——都戴在头上,十天的粮食,有的掮着,有的挑着,有的扛着。伙食担子、公文担子很有序地随在队伍的后面,一个个雄赳赳地迈着大步前进。<br>红军家属和儿童团的小弟弟们,一堆堆地站在路旁欢送,他们手里有的拿着草鞋有的拿着食物,有的拿着银钱,守候他们的儿子、丈夫、哥哥、弟弟经过时临别的礼物,当他们的子弟经过时,有很多的叮嘱;<br>"到外面要谨慎,要听负责同志的指挥,回来的时候,有适用的东西带点回来!"<br>"哥哥,多捉几个师长回来啊!<br>红军家属是这样关心着他们的子弟,集体送别,每次出发都是很多的,这是革命根据地特有的现象。<br>太阳在远山背后,渐渐地下去了,夜幕开始笼罩了大地,正在起着晚烟的村庄和黄透了的田野,葱翠的山林,渐渐地模糊,在队伍的后面消逝了。红军战士们一面前进,一面谈笑着,他们活泼愉快兴奋的情绪,不断地在他们的笑容上流露出来。<br>队伍继续地在黑夜中前进着,穿过了无数的田垅,走过了很多的森林,有时脚下渐渐高了,知道已在上山,低了又低了,是在下山:哗哗的流水,知道已经到了山脚,沿着山溪前进。谈笑到处传下来,远远地不断送来一声声犬吠声,秋虫在山野间奏着音乐,战士们是有些倦意了。经过无数次的休息,远远地前面照耀着很多灯光,东一路西一路的分散,大家忽然高兴起来,嚷着:"到了,到了,跟上呀!"<br>人声嘈杂起来,秩序也忽然零乱,各部队都找着自己房子宿营了。<br>一切都是沉寂,大地仍在黑慢中沉睡,红色健儿也进入睡乡。<br><br> 野战军南渡贡水(于都河)行动路线示意图<div><br></div> 野战军南渡贡水(于都河)计划表<div><br></div> 红军南渡贡水(于都河)的八处度口图<div><br></div> 于都老乡拿出自家棺材板用来搭便桥<div><br></div> 军民团结奋斗抢搭渡口木板桥<div><br></div> 永远的长征<div>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始终是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长征出发地的人民,永远怀念着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永远想念着那支从这里出发的人民子弟兵。今天,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新的长征。长征精神,必将激励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br></div><div><br></div>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结 束 语<div>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br>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在新的时代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div><div><br></div> 长征第一渡<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毛泽东周恩来等和中央直属机关长征第一渡口<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正面)<div><br></div>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背面)<div><br></div> 入党宣誓或重温入党誓词处<div><br></div> 拍照留念处<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壮丽诗篇《七律·长征》,已经深深铭刻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军不怕远征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水千山只等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岭逶迤腾细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乌蒙磅礴走泥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沙水拍云崖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渡桥横铁索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喜岷山千里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军过后尽开颜。</div><br>《七律·长征》创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长征即将胜利结束的途中(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毛泽东作为红军的领导人,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长征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不朽诗篇。<br><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934年10月——1935年10月)</div><div><br></div><div>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br>——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r></div><div><br></div> 周恩来题词:<div><div>于都人民真好 苏区人民真亲</div></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