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12.30晴,很久没有怎么好的天气,下午背上长焦段佳能镜头,去到南岸莱茵河畔阳光半岛,拍摄《叉尾太阳鸟》。天气好叉尾太阳鸟出勤率就高,一下午来了近十来次。摄友们将引诱鸟儿悬停的花枝换了几次,但多次都是救军粮红果果。据说此救军粮还是二医院曹主任去泸州市开会时,在回来的路上採摘的。阳光半岛周围都是高楼,虽然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但拍摄点在半岛一个荷塘边,阳光要折射到拍摄花枝上时间很短。摄友们把救军粮红果果悬挂在荷塘边一棵树技上,在红果果上塗上蜂蜜,叉尾太阳鸟嗅觉很灵敏,鸟儿只要闻上蜂蜜味就要来悬停享用。蜂蜜是摄友老杨从老家高山上养殖的野生蜜,很原生态。蜂蜜质量很好,当太阳鸟弯弯的尖嘴吸上蜂蜜,将牵着长长亮亮的糖丝,镜头瞬间有透亮糖丝反映很漂亮。另外,当太阳折射在背景树叶和红果果上,发射出透明的光斑及光感也很美。拍摄至三点半,将其中几个镜头,通过电脑整理载入美篇留存纪念!</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4午12月30日,也是农历冬月30日,故称为“双十日”。再过一天就是2025年,就要向2024年告别,最后一天将向2024年道一声你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日子真好,上午我去到岷江边拍到红尾水鸲公母同框,在江边石壁的一根钢筋桩上亲热,紧紧的靠在一起,尖尖的嘴在亲吻、调情,可能春天快到了,鸟儿踩背互动的日子不远了。虽然与叉尾太阳鸟不是一个属性,但在同一天拍到两种鸟也是很幸运的,尤其是很少拍到红尾水鸲这种场景。因此,也算作个记载!</p> <p class="ql-block"> 这只叉尾太阳鸟在阳光半岛荷塘边树枝上悬停吃蜜,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最少都有两个月。但最感不解的是,一直都是这只母子在此活动,没见过公子来打过照面。其实摄友们最想拍的是公子,公子长得个头大一点,头上长着绿褐色发亮的羽毛,颈项上一圈红色毛发很漂亮,黄色羽毛肚子。长长尖尖的嘴悬停吃蜂蜜比母子好看多了,这只母子只见深绿色和淡黄色两种颜色羽毛。母叉尾太阳鸟,一点不惧怕人和别的鸟类。当红头长尾山雀来悬停吃蜜时,这只母叉尾太阳鸟也来凑热闹。能拍到这异性同框也是很不错的瞬间,值得留存纪念!</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是一种很受拍鸟朋友喜欢的鸟种,除了它公子漂亮以外,更喜欢能拍到公母同框。还有叉尾太阳鸟只要在附近出现,多远就能听到它发出悦耳的声音。一旦靠近拍摄点,它总是不停的在树枝树叶上穿梭跳跃,很快就能发现它的行踪。叉尾太阳鸟除了喜欢闻吃蜂蜜外,它更喜欢吃不同类型的花蕾花蕊,特别到春节后铁梗海棠花盛开时节,它最喜欢用尖嘴扦入海棠花蕊内吸蜜。有机会能拍到叉尾太阳鸟吸铁梗海棠花蜜场景,那是很好片子和一种很好的享受过程。</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是一种体型非常小而纤弱的鸟,体长9一10厘米。它们的嘴细长下弯,舌长呈管状,能够在比较深的花朵里吮吸花蜜,有时会像蜂鸟那样振悬空把嘴伸进花芯里吸食花蜜,因此又称为“亚洲蜂鸟”。叉尾太阳鸟雄鸟外形羽色不一样,雌鸟雄鸟只有弯曲的嘴喙相同。雄鸟的上体橄榄色,下体浅绿黄,颜值不高,羽色十分鲜亮,头和背部绿色羽毛,阳光反射下会泛起金属光泽。喉和胸部羽毛鲜红色,尾羽末端有两根尖细突出的羽毛像燕尾一样,因此又叫燕尾太阳鸟。叉尾太阳鸟的雌鸟,颜值不高,有点像暗绿绣眼鸟,以嘴喙弯曲,眼睛没有白圈来与暗绿绣眼鸟区别。</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以花蜜为主食,兼捕食小型昆虫和蜘蛛等,也吃种子等。叉尾太阳鸟性情活跃不畏人,行动敏捷,总是不停地在枝梢间跳跃飞行,常单独活动,有时成对。</p><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人工饲养:</p><p class="ql-block"> 1.饲料选择:需要提供人工复合饲料,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在換食过程中,可以过“盖浇饭”的方式,先铺一层干颗粒再覆盖一层稠状饲料,帮助太阳鸟更快适应新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2.环境控制:太阳鸟对温度较为敏感,冬天时温度最好控制在10℃以上,以防止冻伤。在寒冷季节,夜晚应将鸟笼移至室内,并覆盖厚实的衣物进行防冻保护。(接下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3.饮水管理:太阳鸟在吸食高浓度的甜食后需要补充水分,因此应提供充足的水源。可以使用水杯让它们逐渐适应。</p><p class="ql-block"> 4.卫生管理:在换食初期,经常清洗鸟笼和鸟工杠,以保持环境清洁,防止疾病传播。</p><p class="ql-block"> 5.安全管理:防猫、防鼠、防壁虎,这些都是太阳鸟的天敌。</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是国家保护动物。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于“三有”保护乌类。</p><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云南、云贵、两广、福建和香港等地,以及越南和老挝。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至山脚平厚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热带雨林中,也见于果园、油茶园等人工绿地中。</p> <p class="ql-block"> 繁殖方式:</p><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每年3一5月间繁殖,由雌鸟在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海拔490米的竹,阔叶林缘的滕本灌木丛上营巢,巢呈长梨状,约高116厘米。宽6.3厘米,用草茎、苦藓、枯树叶和木棉絮等野生植物纤维及毛、羽为材料编织构成,系于悬垂的横枝下面,里层敷以地衣、软细的木棉絮和细的草根等材料。每窝产卵2一4枚;仅由雌鸟孵卵,雄鸟偶尔伴随雌鸟归至巢房,孵化期13一17天,破壳出雏当天亲鸟即寻食喂雏,由雌鸟单独承担育雏,三日龄全天喂食38次,九日龄全天喂食81次,12日龄离巢时,一小时喂食5次,巢空后雌鸟仍叼食回巢数次,不见雏时才退出巢。整个离巢过程中未见雄鸟参与什么活动;次日下午见雌鸟在距巢约十米的竹、灌木上喂幼鸟。</p> <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的寓意:</p><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在文化中象征着祥瑞、吉祥和光明。在中国文化中,太阳鸟被视为“东方神鸟”,象征着祥瑞、吉祥和和谐。真鲜艳的羽毛、娇小的体态以及吸食花蜜的习性,使其被誉为“东方的蜂鸟”。此外,太阳鸟在远古神话中被认为是太阳的化身,具有保护和象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叉尾太阳鸟的生物学特性也使其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颜色非常漂亮,更因代表吉祥而受到人们的追捧。在中国的历史上“太阳鸟”北方叫“凤”,南方叫“朱雀”,而有关太阳鸟的传说年代久远,其中“羿射九日”的神话,说明我国上古时代先民就对太阳有着神的崇拜,数千年来太阳鸟一直是华夏人民心中的瑞鸟,象征吉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