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木炭

张思齐

<p class="ql-block">  在原四川省南川县岭坝乡境内有一片国有林。在它的旁边,有一块盖石沟的飞地。那是国家开办煤矿占用良田后给予的补偿。1968年末至1973年末,我在盖石四队(今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天马村四组)当知青期间,每年都去那块飞地劳动。我们的活主要有三种。一是伐木,这种劳动只是偶一为之。伐木有严格的审批程序,非大事不得碰国有林的树木。二是种包谷收包谷,这是常规劳动。春天去播撒包谷种子,秋天去掰包谷棒子。飞地远,那里的包谷无须田间管理。飞地的土块腐殖质多,肥力强,包谷生长很好。三是背木炭,这是每年入冬后至第二年开春前经常性的劳动。</p> <p class="ql-block">盖石沟飞地远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去飞地背木炭送到南平镇供销社去卖了换钱。这是生产队的副业之一。我每年都要去飞地背木炭好几次。从队部出发,前往飞地大约十五里。从飞地背木炭前往镇上,大约二十里。</p><p class="ql-block"> 从飞地背木炭下山,这活路想去的人都可参加,也顺便赶赶场,只是多走些路罢了。川渝一带赶集叫做赶场。南平赶一四七,即农历初一,十一,二十一,初四,十四,二十四,初七,十七,二十七均为赶场日。只要有木炭出窑,队里就会在喇叭里通知,大家自愿前往飞地,背炭下山,送往镇上的供销社。每十斤记一个工分。我每年都背木炭,其中一次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1971年冬,我又去飞地背木炭。和往常一样,我肩上背背篼,手提拐扒子,鞋绑草脚马,天蒙蒙亮就出发了。拐扒子,又叫倒拐子、腰拐子。它由一个木弯和一根木棒组成,主要用于背运人歇脚。背运人累了,就把拐扒子塞在屁股后的背篼底下。这时,木弯与屁股形成一个三角形,仿佛三脚凳的凳面;木棒与人腿仿佛那三条凳腿。有了拐扒子,背运人随时可歇脚。拐扒子的另一个用途如拐杖,上坡时用来借力,下坡时用来防滑。讲究的拐扒子,用硬杂木做成,木弯两头包有铁皮,木棍底部裹有铁尖,红亮亮的,很好看。草脚马是用稻草绳做成的套子,套在鞋的外面,用来防滑。</p><p class="ql-block"> 从飞地背木炭到镇上,有一条捷径,即从岭坝方向下山,越过木渡河的堤坝,然后上公路,约十公里到达南平镇。那条堤坝是国营红山机械厂,一座三线厂,为方便职工生活而修建的。有了堤坝,河水蓄积起来,碧蓝一派,工人家属们在河岸淘菜洗衣。男女青工们在河岸谈情说爱。青工们当年都不发福,个个英姿勃勃。男青工身穿卡其色的夹克式工装,蓝布下装,足登劳保皮鞋,多么帅啊!女青工着装相同,但她们把秀发塞进帽子里,无形中拉高了身材,俊地出彩!男女青工们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制定着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为三转。收音机,是为一响)的宏伟规划。我下乡的第三个年头,即1970年,招工就开始了。盖石沟的知青周小初,因招工进了红山厂。他曾经身穿工装,回到大队部,向我们全体知青,绘声绘色地描绘过产业工人的日常生活。那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啊!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厂当工人一事,这于我是无法实现的愿望。不过,我心里毕竟还是想啊。眼睛 “打王逛”,大半要遭殃。在过堤坝的时候,倒映在涟漪中的一排排白墙红瓦的职工宿舍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时,危险发生了,我噗嗤一身落入几及胸部的河水中。怎么办呐?喊人把我拉起来吗?那太丢人啦。自己硬撑着爬起来吗?我试一试吧。嗨扎起,我居然又站在了堤坝上。</p><p class="ql-block"> 大家背负木炭,在飞地要过秤,以便计个概数。到了供销社,还要再过秤,以便记个确数,并且开条子,拿回生产队,凭条记工分。那天,我背了两篓木炭,竖放一篓,横放一篓,在飞地过秤时是100斤。那天,在供销社过秤时我背的木炭变成了110斤。看来,任何险难,生活都不会叫人白白经历。下午两点,我回家了。捅开火炉,我做了点饭吃。擦脸擦身后,我泡了杯茶,坐下来读书。</p><p class="ql-block"> 读书,我毕竟还可以追逐梦想。</p> <p class="ql-block">木渡河的堤坝坎</p> <p class="ql-block">拐扒子这样使用</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