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成长日记】第484篇——敬天爱物初体验

和美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课堂第一期良知班三大组12小组第一封家书</p><p class="ql-block">日期:2024年12月30日</p><p class="ql-block">姓名:鲁</p><p class="ql-block">主题:《敬天爱物初体验》</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博仁老师,12小组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当下好!我是来自广东佛山的鲁。很荣幸与大家一起共修成长,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听博仁老师讲敬天爱物,是在今年的八月份,博仁老师来到广州,我有幸参与了课程,博仁老师给大家上了《人人皆可成圣贤》为主题的一堂课,并和我们分享了敬天爱物的理念,提到天书、付出等,当时没有实操,我听完觉得那仅仅是一个概念,就像天空中漂浮的云朵,看似美丽却难以触及到实质。没有亲身体验将其落地的过程,那些知识便无法真正融入到我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了知道的层面。</p><p class="ql-block"> 人生漫漫,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今年 12 月 20 日我们在河南郑州相聚,举办良知班升班仪式,开启新的心灵旅程。此后的功课将以躬身践行“敬天爱物,自省利他”为主题,如今回首,八月和老师的那次相遇,以及当时提及“敬天爱物”的机缘,恰似命运奏响的微妙前奏,引领我一步步迈向这充满深意与美好的当下,令人不禁感叹,万事皆有伏笔,因果自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博仁老师告诉我们怎样让自己内心的天理良知连成片,每时每刻都能够保持一个良知天理的状态,老师给到我们的方法是敬天爱物。那么什么叫敬天爱物呢?就是用万分诚敬之心去对待万事万物。把万事万物当做圣贤、父母和自己一样对待。润养万物,由物入道。成为引领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恢复地球初始之美。相信在心上用功,每做必成。博仁老师率先垂范,引领大家实操,整个过程感受到了老师的那颗恭敬心,感恩心和慈悲心。在老师讲述敬天爱物时,我初次听到那些平凡至极的日常物件被赋予了别具一格的称谓,毛巾被称作“无字天书”,肥皂被命名为“付出”,而垃圾则成了“小物”。当这些原本毫不起眼、习以为常的东西有了这新奇的名字,仿佛一瞬间被注入了崭新的生命力,它们不仅仅是生活里的普通物品了,而是承载着独特理念与意义的象征,让我不禁对身边的万物又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感悟,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敬天爱物的深意,从这些微小却意义非凡的改变中,领悟到生活中处处皆有值得珍视与敬畏之处。</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第一次怀着万分诚敬之心润养家中的地板,润养天书和安放小物,平常分分钟搞定的事,今天花了平日几倍的时间,与这些物品有了深深的链接。我深知这份“拖延”并非毫无意义,在缓慢的节奏中,我与这些平日里被忽视的物品建立起了深刻且独特的联系。每一遍润养都像是在润养自己的身体,端详着发光的地面,像是在与它们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天爱物”体现了一种尊重自然、珍惜万物的观念。恢复初始之美的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让我们真实感受到内心纯粹、万物之美,生活幸福,生命喜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鲁敬上</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30日</p><p class="ql-block">期待明天赵健汝老师家书的精彩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