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地

孙喜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那是一个初秋的季节,我出差长治,享受着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然不知有一位女子——一位陌生的读者,在华灯初上的夜晚,手捧一束鲜花, 四处打听我寻找我,她盲目地问物价局,问宾馆,问饭店,但最终也没能打听出来,只好扫兴而归,回到家中竟难过地哭了一场。丈夫问她是不是你崇拜的这位 作家令你很失望。她摇头说不是,是因为根本没有找到。丈夫安慰她说,没关系,明天继续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把那束用红色缎带和箔金纸包扎着的康乃馨,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冰箱的冷藏柜里,期待着能如愿以偿地把她作为给我的见面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和她在电话里认识彼此的声音和谈吐已有数年。每年的元旦,准能如期地收到她一封精美的贺年卡,但始终没有见过面。知道她叫刘嘉,是长治某高中的英语教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她使人眼前一亮地出现在我面前。长发披肩,穿着一身很有民族特色的套裙,耳垂上吊着一副圆型的木制耳环,搭配协调,美丽、秀气、大方,通身洒洒落落,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用张爱玲的话说,飘逸的像一缕诗魂。三 十多岁的少妇,看上去更像一个纯情的女孩。手中捧着一束淡粉色的康乃馨,同黑色基调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见到我情绪有些激动,首先向我讲述了她寻找我的辛苦经过以及没有找到我的失望和难过。她说她对我的到来似乎有一种 预感,所以就给我家里拨了电话,证实她的感觉。她说不见我时很想见我,临到 要见我时又很怕见我,怕我会令她失望,怕我人不如其文,总之是怕心中的一种美好感觉遭到破坏。我理解她的这种心情,也很欣赏的她的率真和坦荡,也为我不至于令她失望而暗自庆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将那一束康乃馨珍重地送给我,令我止水般的心顿时情怀激荡起来。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由一个从未谋面的读者为我的作品献花给我,一时间里我享受到 了一种荣耀,一种骄傲。在我的为文生涯中,最大的鼓励始终来自读者。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一个赞叹不已的电话,再或者是一次不期的拜访,都能给我一种自信和动力。而这束鲜花带来的感动是远在其他种种方式之上的。久已不再写诗的 我,竟有了一种创作的激情和冲动,当晚写下了一首《永远的康乃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我和她又见过一面,但因时间紧迫,来去匆匆,始终没能坐下来好好 聊一聊。最近借一次下长治的机会,抽出半天的空去刘嘉的家中回访了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穿着一件浅棕色的风衣,从一条巷子里走出来迎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为我的到来很高兴,鼻尖上沁着些微微的汗珠,情绪有些激动。进了她的 家门,一边给我沏茶,一边讲她为我的到来不知该穿哪件衣服好,开始穿了条裙子,丈夫说不好,又换成了裤子,手忙脚乱了好一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终于亲眼目睹了她几年前在电话里描述的一切。院子里种着一棵竹子,添 了不寻常的雅致。这棵竹子长得很茂盛。在冬日的季节里依旧郁郁葱葱。北方的竹子我见过许多,大都细如指节,枯黄瘦小,很少有这么粗壮肥阔的。也许是受 了人气的感染,在刘嘉的院子里是一个例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爬墙虎已经凋零,枯萎的叶片在风中瑟瑟地抖动着。柔和的阳光照在阳台上,营造出暖融融的氛围。阳台角上一个偏开口的圆形草篮里,卧着一只黑白相 间的花猫,看上去惬意极了。另一只白猫则蹲在花盆边上懒洋洋地打着瞌睡。客厅的陈设既简单又讲究,本色的木质地板,一架书,一围沙发,一些工艺品,一个工作台,一盆叫不上名字但一准是很名贵的花,被精心养护得青翠欲滴,生意 盎然。茶几上放着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集。窗上竹荫斑驳,风摇影动,有着无穷意 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嘉的丈夫相貌堂堂,有着中年人成熟、沉着和稳健。简短的谈话中,看得出他是属于那种有个性、有头脑、有胆魄的男人。 自此才知道他就是一位最早发迹的焦炭大王。而今的生意做得很大,一直做到了俄罗斯、蒙古等地。同时也才知道,刘嘉的家庭很富有,但她从来不谈钱,不谈她丈夫的成功,不谈名牌时 装,不谈富人的生活。这一点已足可证明她的格调和品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喝一杯清茶,谈谈非关烦恼人生的话题,享受着冬日里灿烂的阳光,观赏充满艺术氛围的小小庭院,感觉真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着话,刘嘉从卧室里端出一签箩爬墙虎的落叶让我看,那叶子已经枯干, 但颜色娇艳得令人心颤,是那种醉人的酡红。她告诉我,这爬墙虎给了她许多美 的享受。夏天的时候,叶子布满了墙壁,青葱翠绿。秋天叶子开始变黄,再变红,直到生命终了,仍然要给人留下一种动人的色彩。她说,你看,这叶子有多美丽呀,死了之后都这么美。一株小小的植物都能给世界这么多,难道人不也应该像它这样吗?泰戈尔说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落叶之静美 ”。这不就是 落叶的静美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背诵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段落给我听,她讲这些伟大作家的作品给了 她做人的启迪。她说她的胆子很小,总是怕这怕那,但有流氓到学校殴打她的学生,她竟敢挺身而出,把学生挡在自己的身后,义正词严地和流氓理论。过后连自己都搞不清哪里来的那么大勇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不起来在哪本书上读过这么一种观点,意思是说有一种人不需要做什 么,她本身就是诗人,是艺术家。我以为眼前的刘嘉正是这样一位诗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正的诗人不一定是那种懂得如何把一些押韵的句子摞起来的人。有不少摞句子摞得很熟练也很技巧的人,但绝不是真正的诗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嘉热爱文学,虽然她不写什么,但她拥有诗人的浪漫情怀、修养和气质。 这份浪漫的气质是渗透在骨子里和血液中的。因此她绝不是那种把文学当作包装自己的华丽外衣,用以给自己增添魅力的女人。优越的生活条件给她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她她尽情地做她想做的事,这固然是一个外在的因素。但根 本的原因是她追求美、懂得美的天性使然。以她的状况,换了一个平庸的女人, 百分之百会变成一个浑身珠光宝气的市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是那种懂得如何艺术地生活的人,懂得如何使自己更有修养、更有情操、更有品位的人。她的浪漫情怀, 她的诗人气质,她的善良,她的纯真如水晶一般的心地,她在文学世界里信步漫游的那份悠然自得,是许多弄文学的人反而不具备的。她属于那种在生活中占人 口比例极少数的类型,注定了不会被大多数人理解。她的率真、透明和她的心无城府,因此注定了在平庸的周遭会受到生活的伤害,她为此深深地烦恼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正是在这种伤害、烦恼中跌跌撞撞走到今天。可我已经很久很久不再有企求他人和社会理解的奢望了。也不知从何时起,丧失了热情和活力,不再为什么事大哭或大笑,不再为一朵半开的花、一滴晶莹的露珠心旌摇荡,不再为一个 凄婉的故事脸色苍白,不再为一部好作品辗转无眠,不再望风荡泪对月伤心。心被磨成了圆滑的鹅卵石。有人评我是“心如槗灰”,这差不多是一个无可辩驳的 事实。离世俗近了,离佛近了,但离真性情远了,离诗歌远了,离艺术远了。当年“琴棋书画诗酒花 ”的浪漫情怀,不知不觉中渐渐地淹没在了“柴米 油盐酱醋茶 ”之中。当然,不论贵贱尊卑,人间烟火是每个人都要食的,那是最起码的生存需要。但人之所以为人,总该有着高于吃饭睡觉之上的追求,总该尽可能地使自己多一些趣味,多一些情调,多一些色彩,多一些善良和真诚。这难道不是一个人应该努力追求和尽量保持的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唯愿刘嘉能好好地呵护她的这份浪漫,这份诗情,这份超尘拔俗的飘逸。还有她的率真、单纯、善良和透明。好让人相信生活中不只是物欲和利害得失,不只是泥滩、陷阱和阴谋诡计,还有净土,还有芳草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我再见刘嘉时,一定也捧上一大束鲜花送她。那不只是礼节性的回赠, 而是另一种敬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选自散文集《静思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