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陆巷古村记

谭文华

<p class="ql-block">拾余年来我去苏州东山多次,东山物产丰富,碧螺春茶叶、东山蜜橘、杨梅、白玉枇杷及水产品众多,尤其是杨梅,白玉枇杷最负盛名,我还在枇杷树上自摘自吃,白玉枇杷汁多味甜,所以对东山印象极为深刻。每次经过陆巷古村落时,就想进去看看,一打听去那里要收费的,就打消了这个念头。</p><p class="ql-block">这次在苏州儿子家暂居,我已经76岁,不再需要买门票了,故乘4路一261路一269路公交车,约3个半小时后才到达陆巷古村落。</p><p class="ql-block">陆巷古村落座落在东山南面一处地势比较平缓的坡地上,三面山地上种满了白玉枇杷树,正是开花时候。一面直接面对波涛万顷的太湖,乘舟出行极为方便,进入古村落直接面对的就是寒谷渡,渡口边上建有一个制酒坊,古村落巷子不到两米宽。</p> <p class="ql-block">迎面而来的是会员、解元和探花三个牌匾,一头雾水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遇到一批游客从一个小巷子里迎面而来,我迎着他们来的方向,走到宝俭堂时,还需要门票进入,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买门票也有买门票的好处,门票上面印有导游图及简述,我没有买门票,又没有做攻略,自然不知道咋回事了。</p><p class="ql-block">村内这三座巍然屹立的解元、会元、探花牌坊,是彰显着明朝大学士王鏊的荣耀,为陆巷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宝俭堂始建于宋代,初名“梦园”,明初改为宝俭堂。原为南宋左丞相,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文学家,词人叶梦得故居。明代宝俭堂原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3条轴线,中轴线上有正门、门厅、轿厅、大厅、楼厅。西轴线上有附房、花厅、书房、佛楼西花园等建筑。东轴线上有钟楼、楼房、东花园。2001年由苏州市民许青冠、陆慧霞夫妇耗资数千万,历时四年,对宝俭堂进行了全面抢修,使之恢复了当年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粹和堂是明基清建的大型厅堂建筑群,以前为叶家所有,此为堂楼,又名“棋乐仙馆”,是主人闲暇之余焚香抚琴之场所。现在只有院雕门楼保存完整,其内容刻工都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惠和堂位于陆巷王家里花羽巷西侧,建于清道光年间(其西侧书楼属明代建筑),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东山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建筑。惠和堂有三路建筑,中轴线上:有照墙、门厅、大厅、前住楼、后住楼和后花园等主体建筑;西路线上有:门屋、备弄、花厅、西花园、书楼和后楼;东路线上建有:备弄、小客厅、厢房、厢楼和多间厨房。</p> <p class="ql-block">遂高堂,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明朝正德年间宰相王鏊胞弟王铨的故居,也是陆巷最为古老的一幢明朝古居。现堂内展示的是洞庭商帮经商场景,反映出洞庭商人经商的绵延不断和经商精神的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待客足鸡豚。江南地区的居民都有在腊月里腌腊肉,腌鱼,风干鸡等过年的习俗,看着太湖边陆巷古村落人家的腌制品,展示了太湖边居民的幸福安康的生活。也足以证明古代居民选择居住地方的聪明才智。</p> <p class="ql-block">小帖士</p><p class="ql-block">解元:是指乡试第一名</p><p class="ql-block">会元:是指会试第一名</p><p class="ql-block">探花:是指殿试第三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