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来历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和女儿节,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每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七夕节来自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最早渊源应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明代罗颀的《物源》也说:“楚怀王初置七夕。”不过那时候的七夕,是祭祀牵牛星和织女星,并无后面的精彩故事。直到汉代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据东汉应劭撰的《风俗通》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又如《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就是证明。<br> 七夕节是一个提倡男女相亲的节日,民俗学家提出,七夕节是单身女子的节日。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赵魁夫认为,在我国古代,即便是春节,女子未必都能穿着新衣服去串门,因为旧俗中,家里一般都让男子走亲访友。只有在七夕节,古代的单身女子可以身着盛装,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与姐妹们聚会和玩耍。所以,七夕节应该是单身女子最快乐的一天,理应是中国的情人节。<br> 七夕节最早只在西汉的宫廷里过。在西汉宫廷中,宫女们不可能被提倡任意恋爱,所以,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和表彰女子的巧慧,女人们在这一天可以展示刺绣和针线等手艺绝活。后来才逐步流散到民间。节日流传到民间以后,被加入了爱情和家庭美满等愿望等内容,甚至还加上了提倡读书和写文章的内涵。《世说新语》中就提到了七月七日人人晒书的习俗。尽管七夕节各地风俗不同,从古至今一直没变的就是以乞求女子巧慧为主。<br> 七夕节与西方的情人节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在中国古代,绝对不允许妇女和丈夫以外的人有暧昧情感,它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不可能放到台面上讲。所以,有一种说法是,七夕节只应该是未婚女子的节日,目的就是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br> 在近代,在珠三角地区确实存在过一批独有的单身女性群体,其中,一种是结婚后不满安排的婚姻而回到娘家居住,并终生不落夫家;另一种是所谓的自梳女,她们一般是在十五六岁适婚时却不满封建包办婚姻,对外宣告终生不嫁,并从此搬入姑婆屋居住。这些女性用自身行动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独立自主的婚姻幸福。<br> 人们普遍认为,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对爱的承诺。<br> 历史沿革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和时间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星的天象有所认识,东汉时就出现了“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人格化描写。古代中国人把日和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并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民间,七数表现在时间上的阶段性,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于是,形成了数字七的特殊意义。它不仅代表着时间的阶段性,而且与吉祥、幸运等概念紧密相连。七月在许多地方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七与吉谐音,七七寓意双吉,肯定是个非常吉利的日子。中国人讲究吉祥如意,视七为圆满。七还与妻谐音,因此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相应的民俗活动也都富含女性气质。 先秦时期,民间便流传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带有的悲剧色彩,使得这一时期的七夕节被视为凶时恶日。汉代以前,七夕应该已经出现了,只是不一定在七月七日,也可能在七月朔日。但七夕节大致在汉代才完全成型并正式成为一个节日,是各派学者的基本共识。<br> 相传七夕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民间一个被称为七姐的织女,织女被民众视为纺织女神,是女孩们崇拜的对象,所以,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技艺。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是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br> 魏晋南北朝时,七夕节在上层社会更加盛行,在民间已有一定的传播。这在当时的文学创作中表现最为明显。在汉代诗赋中,七夕传说只是偶尔出现,随着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的兴盛,七夕题材在上层文人的诗文中更加频繁。魏文帝曹丕等许多文人均有以七夕传说为主题的诗歌流传于世。如谢灵运就有《七夕咏牛女》诗。 隋唐至宋元是古代七夕发展演变的关键时期。隋唐五代时期,统治者更加重视七夕节,正式成为盛大的皇家节日。在节日与文化的互动中,还加强了与男女情爱以及现实政治的联系,乞巧已经发展成七夕节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节俗。这一点在唐代诗文中留下了大量印记。 经历了隋唐五代的蓬勃发展,七夕到两宋时期已经极致繁华,在元代更是走向了稳定并继续传承。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七夕节一词应在北宋。宋之前的文献多称这一天为七月七、乞巧节和七夕等。到了宋代,才将七夕节定位成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完成了正统化、规范化和合法化的历史性转变,使节日气氛达到顶峰。宋代的七夕节摆脱了以往以乞巧和祈星为主的单一形式,具有了多元复合节日的性质,七夕已经跨越了阶级、性别、民族和地域而存在。在民间,宋代七夕节也高度大众化、娱乐化和商业化,普通民众尤其都市市民成为过七夕的主力。 到了元代,从史书、方志和文学戏曲作品中,均能找到与七夕有关的记载。尤其是元杂剧大量引用了牛郎织女传说,虚笔中折射出现实。元代之前,七夕几乎在每个朝代都衍生出了新的主题和节俗,而元明清三代,这种情况几乎罕见。从元代开始,七夕节的节日主题和主要节俗几乎不再发生重大变化,发展态势也由元代之前的动态发展变得稳定了。 清中期后,传统的七夕节开始由盛转衰。到了民国时期,七夕活动逐渐衰落的报道屡见于书籍和报刊。新中国成立后,多个地区民俗资料中表明,此俗近乎绝迹。受外来文化影响,西方文化节日的普及,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发展的文化产物,也深刻影响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近些年来,七夕节已被逐步现代化,潜移默化地打上了中式情人节的标签。 我国的七夕节虽然生成时间比西方情人节早得多,而且一直在民间经久不衰地流传着,但在如今的许多年轻人眼中,七夕节过于古老,而且以为沉浸在神话传说中,不如西方的情人节容易让人亲近。客观地说,出现这种现象不仅很有缘故,而且发人深省。在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怎样挖掘七夕等传统节日在文化和内涵的潜力,促使浪漫、温馨和娱乐等时尚元素植入传统节日,使民族传统节日换发青春和活力,已经是一道必须完成的历史文化答卷。 节日传说 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被赋予浪漫色彩并流传上千年,与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密不可分。相传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在天宫给天空织彩霞。久而久之,她厌烦了这样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嫁给了河西的牛郎,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不久,被此事惹怒的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牛郎用扁担挑着一对儿女追上天宫。在马上就要追到的时候,王母娘娘拔下金簪,在两人之间划出一条天河,让牛郎止步在河边。她只允许两个人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在人间,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感动了喜鹊,于是,每到七月初七这一天,无数喜鹊就会飞上天空,架起一座跨越天河的鹊桥,让牛郎织女和一双儿女得以相会。由于他们见面都会痛苦,所以,七月初七这一天大部分地区都会下雨。 毛衣女的传说。早在1600年前,东晋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中记载了一则毛衣女神话。说的是:“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飞去,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这寥寥数语,就生动描绘出了一个关于七夕来历的古老神话传说。至今在江西新余一带,仍广泛传诵着有关仙女下凡的各类故事,还有仙女湖、织女洞、羽仙岛和银雀桥等风物古迹。 七姐诞辰传说。相传织女是编织云彩的纺织业者,也是情侣、妇女和儿童的保护神,民间称她为七姐和天仙娘娘。七月七日是她的诞辰日。七夕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乞巧就源于这一天。在闽南、浙江温岭和台湾等地区,她被称为七娘妈,民间十分盛行七夕崇拜七娘妈。由于在千百年的封建社会里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和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自己能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 节日习俗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用具相同、细微各异的几种形式。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就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穿针乞巧习俗始于汉代。《西京杂记》《荆楚岁时记》和《舆地志》等典籍对此多有记载。比如五代的《开元天宝遗事》就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也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可见这个习俗影响多么广泛。 喜蛛应巧。它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这个习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就有“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的记述。《开元天宝遗事》也有:“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的描述。明代田汝成的《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评判时,南北朝要看网之有无,唐代视网的稀密,宋代重视网的圆正,历代验巧的法则十分不同。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投针验巧。它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就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形成鸳鸯水,也有把河水和井水混在一起倒入面盆的。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过第二天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面盆里的水经过半天太阳光照射,表面会生成一层薄膜,把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不会下沉,水底下就灰出现针影。如果针影是笔直一条,就是乞巧失败;如果针影形成了弯曲、一头粗一头细等各种形状的图形,便是得巧。 输巧。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把线穿过针孔,一口气能穿7枚的被称为巧手,穿不到7个的叫输巧。唐代诗人就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到初七白天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和评议。七夕之后,姑娘们会把制作的小工艺品和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兰夜斗巧。兰夜斗巧是一种游戏。农历七月也称为兰月,而七月初七即七夕这天晚上又叫兰夜。将五彩线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兰夜女性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学习穿七巧针乞巧就是兰夜斗巧 乞求姻缘。在晴朗的夏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遥遥相对,隔河相望,那就是著名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织女星后来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被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和七娘妈,她是编织云彩、情侣、妇女和儿童的保护神。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七夕夜深人静时摆上香案,遥望星空,向织女祈祷自己能够有个美满的姻缘。 按照民间传说,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和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他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信守令人感动。所以,在他们故事基础上衍生的七夕节一定会充满浪漫气息。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这一点细思量极有趣味,因为谁都知道牛郎织女虽然恩爱有加,但他们的爱情最终是个悲剧。谁又能知道远在银河边上被软禁后日夜流泪思念夫君和儿女的织女是否真有赐予人间美满幸福姻缘的本事呢? 种生求子。旧时要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和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把绿豆、小豆和小麦等浸在碗中,等长出一寸的芽,再用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七夕当天,人们用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有的用蜡塑造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秃鹰或鸳鸯等各种动物形象,做成后放在水上浮游,称为水上浮。市场里还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寓意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为牛庆生。少年儿童会在七夕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称作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跨越天河见到织女,临死先嘱咐牛郎把它的皮剥下来,披在身上才能飞上天空。因此,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拜织女。拜织女是少女和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个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茶、酒、水果和由桂圆、红枣、榛子、花生和瓜子组成的五子等祭品;还有插瓶子里束了红纸的鲜花,花前置一个小香炉。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和少女们要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到主办家里来,在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边吃花生瓜子,一边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才散去。 拜床母。七夕节除了拜七娘妈以外,还要另备小碗油饭到房中拜床母,二者具有类似含意。生产和育儿都是女性无可替代的职责,因此这类神仙也都是女性。于是,这个活动在女性神与女性信徒之间构成了一种密切联系,化解了女性在承担母职时的焦虑与恐惧。床母也是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床母的生日,家中有儿童的家庭当天傍晚要在儿童睡的床边拜床母。祭拜供品包括油饭、鸡酒或麻油鸡,还要焚烧四方金和床母衣。拜床母时间不宜太长,不像平常祭拜要斟酒三巡。在摆好供品点上香以后就可以准备烧四方金和床母衣了,烧完即可撤供,原因是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如果祭拜太久了床母会宠孩子赖床。 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斗星是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另一种传说完全不同,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七夕观星。初秋时节,晚间9点左右织女星会首先出现在天顶附近,随后,在偏南方向会升起牛郎星。在两颗星的中间隔着一条横贯南北的白茫茫的星带就是银河,也是神话传说中的天河。其中牛郎在河东,织女在河西,它们深情相望,充满诗情画意。织女星的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的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民间俗称梭子星。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它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传说中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七夕夜晚抬头仰望牵牛织女星,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是民间的传统习俗。这时候年轻女子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结红头绳。这是七夕节的风俗之一。据说如果家里有体弱多病的孩子,家长们常在这一天把红头绳打七个结戴在孩子脖子上,以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长寿。 姑娘洗发。未出嫁的姑娘七夕节洗发是一种特别习俗。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七夕节日时用树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还能尽快找到如意郎君。人们认为,这个习俗和七夕圣水信仰有关。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圣水。女性在这天沐发代表用银河圣水净发,必能获得织女神的护佑。这种习俗在湖南和江浙一带都有记载。 晒书晒衣。七夕节晒书晒衣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据说是因为七月初七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和棉被类,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从现有史料看,晒书被官方重视的时代始于宋代。虽然历代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唐,但隋唐官方的晒书之举在史料中却很少见。宋代的晒书十分引人注目,晒书会情况宋人笔记中已有记载,蔡绦的《铁围山丛谈》卷一说:“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侍从皆集,以爵为位叙。”另据洪迈《容斋四笔》、陈骥《南宋馆阁录》和逸名《南宋馆阁续录》等书记载,宋高宗绍兴、宋孝宗淳熙以及宋宁宗庆元年间都有晒书文化活动。晒书会一般由掌管图书的秘书省主持,由临安府具体承办。时间多在七月五、六、七三日。从相关史料南宋多于北宋的事实来看,应该是南宋比北宋更重视晒书。主要原因是南宋都城杭州地处东南,潮气很重,晒书在当地历来是一种习惯性活动,官方亦然。宋代如此,元代也同样如此。明代时官方藏书管理松弛,致使阁臣词臣俱无人问及,渐以散佚,官方的晒书活动也没有得到延续。清代的晒书活动也没有宋代规范。 关于晒书还有许多传说。一个是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猜忌,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只好装疯躲在家里。曹操对他仍然不放心,就派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初七,他看到装疯的司马懿在家中晒书,便回去禀报。曹操马上下令让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收押。司马懿只乖乖遵命回朝。 另一个来自《世说新语》的记载。七月初七有人人晒书的习俗,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他的做法一方面是蔑视晒书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 还有一个传说是,魏晋时晒衣风俗已经成为豪门富室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瞧不起这种作风。所以,七月初七,当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从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古代七夕晒书和晒衣的风俗有多么昌盛了。 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就是一种小泥偶,形象多手持荷叶。每年七月初七,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和马行街内,都有卖磨喝乐的。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会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3尺,与真的小孩不相上下。制作的材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精巧,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吃巧果。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很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图样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各地活动 河北农历七月七内丘县城庙会非常有名。这是个祭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设的庙会,在全国非常罕见。庙会祭祀的重头戏是拜天棚地棚。要在玉皇庙前展开天棚地棚,在周围摆放龙轿、龙袍和彩衣彩鞋等供品。香客们不分昼夜,在天棚地棚前焚香朝拜,并敲打乐器,念唱自编的牛郎织女故事和俗曲。庙会期间,最有人气的要算是唱神戏,大家轮番演出传统爱情剧目《抬花桥》《西厢记》《打金枝》《八件衣》和《对花枪》等,一直演5至7天,七月初七晚上必唱《天河配》,又称《牛郎配织女》。等刹戏后,要把所有的祭品焚化,称落棚,庙会才结束。 胶东地区在七夕要拜七神姐。妇女们会穿上新装,欢聚一堂,盟结七姐妹;少女们要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被称为巧饼的带花饼馍,用来祭祀织女。 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的。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就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并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把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江苏的乞巧活动是取一碗净水在阳光下曝晒并露天过夜。活动是把一根细草棒浮在水中,视其影定验巧拙。也有许多年青女子用小针看水底针影应验智愚的。这个习俗被称为净水视影。 浙江农村流行七夕当天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果抹在眼睛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在绍兴一些农村,七夕夜会有许多待嫁少女偷偷躲在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听悄悄话,她们相信,夜深人静时,如果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日后一定能得到千年不渝的爱情。 广东七月七的七娘会多称拜七姐或迎仙。广东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代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和米粒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和宫室模型。把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泡发芽,等到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开始至初七一连两个夜晚,姑娘们无论贫富都会认真梳妆打扮,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她们然后,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举办七姐诞仪式。仪式前要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香案上要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不同地区的七姐会都会在香案上下工夫,因为要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相关书籍记载,广州姑娘七夕节展示出来的巧艺,既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玲珑轻飘的小罗帐,又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这些花盆只有酒杯大小,盆内描有一真一假两朵花,让人难以区别。还有节前会备办的各种奇巧玩品和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制成的仕女,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等一切都安排好后,大家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不同地方庆祝七姐诞的仪式各有不同特色。这里的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据《广州市志》记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要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相信这一天为仙女淋浴日。值得一提的是,七姐诞乞巧习俗在东南亚地区也非常流行。 粤西部分乡村还有在七月七日做籺拜神的习俗。根据传统习俗,人们先拜庙里的菩萨,再拜土地公。拜神的贡品一般有籺、三茶五酒和水果等。初七晚上还要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在我国西南一带的七夕染指甲习俗很有特色。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女子和儿童喜欢在节日时用花草染指甲,这是当地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据说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年轻姑娘们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她们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要结扎一种叫巧姑的穿花衣草人。还要供瓜果、种豆苗和青葱。在七夕夜,各家女子都会手端一碗清水,把剪下的豆苗和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的影子占卜巧拙,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在广西百色和靖西等地七夕要用河水洗澡。民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的水是非常圣洁干净的,既可以驱邪避病,又能使爱情美满和生活幸福。这个习俗叫游七姐水,和当地七仙女下凡洗澡的传说有关,传说七夕节天上的七位仙女会下凡到河流中洗澡,这时的河水因为沾了仙气,人们洗了不但会带来桃花运,还可以预防疾病。 七夕节的水也称七月七水,据说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储不变,可以治疗烫伤,去除疮毒。广东和广西一带都有储存七夕水的风俗,就是在初七早晨头遍鸡鸣之后,各家到井边或者河边汲水储藏。民间传说,七月初七清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所以,人们在七夕这天早晨都要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据说在七夕夜,用米兰花、茉莉花和玫瑰花等7种鲜花泡的七色花水来洗脸,能让女人更美。 闽南、浙江温岭和台湾等地七夕节要拜七娘妈。在这些地区,七娘妈又称七星妈、七星娘娘、七星夫人和七娘夫人,为织女星化身。七夕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和牲礼。 这一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就是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会领着他们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仪式,孩子要行成人礼。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外,还要以孩子举行成人礼为由专门宴请亲友,庆贺一番。闽南和台湾民间七夕节虽不很重视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浙江温岭沿海的石塘、箬山一带七夕节流行为16岁以下儿童向七娘妈祈福。石塘先民于三百多年前从闽南迁入,于是也随之带来了这个习俗,而且存续至今。这个活动的主祭者为女性长辈。 惠州惠东县平海古城盛行七巧贡案。七夕节前后,平海城内多个家族中的小女孩、大姑娘、新媳妇和老太太要用亲手制作的各式各样贡品拜祭七姐,同时相互赛巧,以展示心灵手巧和蕙质兰心,目的是祈求家庭幸福,祝愿国泰民安。平海七巧贡案的手工艺品主要有花灯、宫灯、花果、仕女、器物、宫廷、塔楼、插花、图案、刺绣、糖艺、文房四宝和成套的历史故事人物。七巧贡案从农历七月初六日晚上开始摆设,一直到初八日晚上才结束,一般都在家中的前院摆设,便于供人欣赏和点评。 香港至今有不少家庭保留过往的传统习俗,在七姐诞当日到纸扎店购买七姐衣,七夕当晚用来拜祭七姐。妇女们会用小蜘蛛、豌豆或绿豆等物品做贼祭品,祈求七姐能传授手艺。 节日食物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一个巧字形象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合家安康和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具体有以下节日食物: 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很多,它是七夕节的传统祭品和美点。七夕晚上,人们把巧果端到庭院,全家人围坐,品尝做巧果人的手艺。现在,这种习俗在许多地方已不流传,巧果这也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了。巧果的主要材料是油、面、糖和蜜,用的瓜果因地域不同会有多种变化。具体做法是,先把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人们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这种瓜果被称为花瓜。 酥糖。在我国一些地方,七夕节要制作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或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巧巧饭。山东这一天要吃巧巧饭,这个风俗十分有趣,做饭时,需有7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1枚铜钱、1根针和1颗红枣分别包到三个饺子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要聚在一起吃饺子,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瓜果。福建七夕节时要用瓜果给织女上供,让她欣赏和品尝当地的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节日文化 宋代的《醉翁谈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可见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研究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人们托言天上的双星来反映人间的实情。历朝历代,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历代经典古籍和诗词歌赋。《诗经·小雅》中有一首诗:“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象与传说。<br> 《史记·天官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br>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描述,这是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干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br> 南朝的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地讲是从南朝《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的灵感,其中的那首《迢迢牵牛星》,应该是描写七夕的千古绝唱:“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应该说,比起《诗经》中的那首,它描绘得更加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昔满怀的悲凉境况。<br><div><br></div> 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了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的情感历程。<br> 林杰也曾写过一首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br> 杜牧的《秋夕》说:“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以深宫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宫女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抒发了宫女孤寂幽怨的情感。<br> 北宋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寄情至深的词句,多少年来不知道迷倒了多少痴男信女。<br> 苏轼的《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说:“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不仅展现了对传统七夕故事的独特见解,还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际遇的哲思。通过对七夕传统故事的翻新,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深情描绘,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br> 清代袁枚《马嵬》写道:“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首诗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背景,通过对比帝妃的悲欢离合与民间百姓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朝廷昏庸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br> 戏剧和影视作品。这是1963年拍摄,由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 这是2007年香港拍摄的故事片《牛郎织女》。 还有2009年鞠觉亮导演的颇具现代气息的故事片《牛郎织女》。 最新的是2022年周珊、魏瑜遥和吴亚玲主演的黄梅戏《牛郎织女》,应该都是经典之作。 歌谣作品。多少年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七夕的动人歌谣。在这里仅举一例《乞巧歌》“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绘画佳作。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公元前202-220年的汉画像《牛宿女宿图》,如今收藏在河南南阳汉画馆。 四川郫县新胜场出土的公元前202-220年《青龙白虎、牛郎织女画像》。 北宋仿唐本的10世纪《宫宴图》,现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宋代李嵩的《汉宫乞巧图》,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代赵伯驹的《汉宫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是一幅纨扇形式的小册页,绘制了汉宫的七夕故事,主要描写了宫娥彩女们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针楼乞巧的习俗。 明代仇英的《乞巧图》,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作用白描法写出七夕夜间庭院中妇女们燃烛斋供的情景。 清代陈枚的《桐荫乞巧》月曼清游图册八月部分,生动描绘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的乞巧场面。 清代的《缂丝七夕乞巧图轴》,在本色地上彩缂七夕佳节牛郎和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人间妇女或凭栏远眺,或对空乞巧的场景。 七夕谜语。例如:“妇女曝水于日下,绣针投之看工拙。”打一七夕习俗。谜底是投针验巧;“月露良宵拜魁星,老牛庆生也不迟。”打一节日。谜底当然是七夕节;“兰夜一过喜鹊散。”打一成语。谜底是过河拆桥。 七夕短信。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如今用手机发送祝福信息已成日常。浪漫七夕节当然更不例外。这里撷取几例。“七月七日鹊桥仙,金风玉露恨苦短,朝朝暮暮常相伴,不羡牛郎羡鸳鸯。”“七夕,七夕,我的佳期;织女,织女,我的爱妻;天上地下,千年聚齐;呜呼哀哉,我爱我妻。”“一年一度七夕日,牛郎织女鹊桥会。感天动地情深切,爱莫能助伤离别。你我凡间平常人,郎情妾意过一生。不羡鸳鸯不羡仙,安居乐业享团圆。”“爱情是一场持久战,经过长期的阵地战、拉锯战、运动战、地道战、游击战,我终于明白,你是不可战胜的。我决定七夕节向你无条件投降,请接收战俘一名。”“从银河到地球,我们路过人间;从青涩到成熟,我们路过岁月;从六一到重阳,我们路过七夕。一路走过,感谢有你,七夕佳节,愿你更加美丽快乐。”“天界舞流萤,牛郎夜点灯。鹊桥七夕下,偎语到天明。银汉浅且清,隔水渡疏星。半个七夕月,添烛照天明。天不老,情难绝,鹊桥上你我系上同心结。”那一颗颗滚烫的心真是情真意切,词语绝对不输古人。 科学认知 历朝历代,人们一直在内心中询问,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为什么会发生在农历七月七日呢?其实,织女星名称的由来,可以从《诗经·豳风·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推敲得知,由于九月是气候较为凉爽的晚秋,也是穿着寒衣的时节。如果九月授衣,就必须八月裁制,七月当然就是织布的时间。牛郎星名为牵牛,文字里就内含牺牲的意思。《史记·天官书》说:“牵牛为牺牲。”就是指在祭典上宰杀的牛羊等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时,正好是草木丰茂,给牲畜贡献牧草的时节。到了八月,就会依据牲畜体格,观察哪些适合可以用来祭祀。九月就会宰杀牲畜祭拜神明。《礼记·月令》就称八月为循行牺牲。此时织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正好升上天顶,宛若在一路追逐织女星。因此,七夕时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背后应该有着配合时令与天文景象的源由。古人观察织女星与牛郎星,便可了解到秋天到来了。在《夏小正》的古农事历中,就有相关记载。七月黄昏,织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也在人们的头顶上清晰可见。而织女星旁两颗较暗的星星位置,正好形成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朝东方望去,正好可见牛郎星。再加初秋七月的秋雨,会衍生出这样的爱情传说,也不是无法理解的。 天文学家介绍说,牛郎与织女是民间的一种叫法,其实在天文学上牛郎星的中文名叫河鼓二,织女星叫织女一,他们分别是天鹰座和天琴座的亮星。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以织女星为航海的导航标志之一。在晴夜,可找一处不受城镇灯光影响的安全地方,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仰头静望,在头顶附近,银河中间与两边有3颗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一颗呈青白色,在银河西北边的就是织女星;织女星下方有四颗较暗的星,组成一个小小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就是神话传说中织女编织的美丽云霞和彩虹的梭子。另一颗亮星在织女星的南偏东,也就是银河的东南边,它就是牛郎星。牛郎星是颗微黄色的亮星,在他两边的两颗小星叫扁担星,传说中是牛郎挑着一对儿女。<br> 从理论上说,如果让牛郎与织女的相会,在今天仍然是非常困难的。根据现代天文观测及测算,牛郎和织女这对有情人相距16光年,而1光年约等于10万亿公里,即使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织女也要等到16年以后才能听到。为了圆他们的相会梦,我们当然期望传说中的神仙界时空概念与人间不同,人类看似完全不能实现的事,在神仙群体中易如反掌,那16光年的距离和时光界限根本可以忽略不计。假如真是如此,那该有多好啊。<br> 节日影响 在社会方面,七夕节俗蕴含了对坚贞的爱情的追求,宣扬了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理念,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中,流传至今的各种故事和人物形象,折射出了一种不被世俗约束,不被阶层规则桎梏,两情相悦,纯真自我的爱情观,十分让人向往和赞赏。作为婚恋之节,七夕高调宣扬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强倾心期许,无疑应该是中华民族最淳朴和真挚的爱情观。牛郎织女的故事,传扬的是忠贞与坚守。正如此,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传承,才使举案齐眉、快意人生、追求幸福、家和万事兴等内容成为中华民族婚恋家庭观的核心要素。 在文化方面。早在西汉时期,牛郎织女便由星名变成了男耕女织的神话人物,而且被注入到丰富的节日内涵中。那深入人心的鸟鸦填河桥渡织女和织女七夕使鹊为桥来渡河的传说无不让人动容,以至于许多人坚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为此,民间便产生了七夕夜外出看牛郎织女相会的活动。虽然岁月在无情流逝,七夕的故事却至今愈发温婉动人。它承载着民族灿烂的文化,演变者民间优秀的传统,成为了民族心理认同的一部分。七夕节忠实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圆满与和合的精髓。这是既粗放又质朴的中华民族价值观与世界观,贯穿了祭拜祈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爱情悲剧中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民俗活动中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和全部历程。 在经济方面。从古至今,在无数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七夕节总是寄托着人们获得巧手艺、爱情浪漫圆满的美好愿望。正因如此,才产生了“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绝妙诗句。近些年来,随着大力复苏民族文化的热潮,七夕节的浪漫属性更加凸显,人们在传统佳节里互送礼物、结伴出游。线上和实体商家也敏锐地嗅到了七夕节的商机,七夕节已经成为商家联合打折大促的重要节日。诸多购物软件也都开启了七夕礼遇专场,开设的七夕送礼指南和淘点约会装备等购物页面营造了浓郁的商业氛围,刺激了人们的消费。应该看到,作为节日的主要活动,乞巧的本意就是创造与创新,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则不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推动生产力与社会进步之美。 国际影响。七夕节虽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它的流传非常广泛。因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也过七夕节,但由于各自国家的文化和习俗不同,这些国家过七夕节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日本的七夕节是奈良时期由中国传入的节日,最早在日本是朝廷贵族的祭祀活动,被称为乞巧奠。从江户时代起,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庆祝活动。日本七夕节原本的时间与我国一致,明治维新后经过改历,大部分地区改为了阳历的7月7日举行,但东日本、北海道和仙台等地推迟一个月,把阳历8月7日作为七夕节,与我国的农历七夕节时间大致相同。现在已经成为日本夏季重要的节日之一。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还要在院子里摆上玉米和梨等供品,祈求织女星保佑自家女孩的书法和裁衣等手艺能有进步。 据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韩国的七夕节也源自中国,时间与我国相同。韩国七夕节的活动具有与中国传统风俗相同的部分,妇女们会进行乞巧祈愿,希望自己可以心灵手巧。另一个重要活动是祭祀,与我国七夕节庆祝活动不同,在这一天,韩国人会准备一些糕点,往酱缸或井边放上新鲜取来的井水,祈求家人平安和田间丰收等。如今,韩国七夕节并没有像在日本一样受到重视。 越南也是在受我国文化影响下有过七夕节的传统。越南庆祝七夕节的大部分为华人,大家会在七夕节当天进行祭拜活动,所用食物偏向于我国南方城市一样的菱角、金钱饼和棋子饼。七夕节在越南还有一个别称叫牛公牛婆日,年轻人会把自己对爱情或婚姻的期许写在纸条上祈愿,希望能拥有幸福。与我国把七夕节视为情人节不同的是,因为担心新人会和牛郎织女那样难以相见,所以越南人忌讳在七月举行婚礼。 保护传承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伐的逐渐加快,民族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复苏。<br>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肃西和的乞巧节、广州天河的乞巧习俗、浙江温岭的石塘七夕习俗、浙江缙云的张山寨七七会、湖北郧西的七夕习俗等分别入选第二批或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每年七夕到来的时候,这些非遗项目所在地就会组织戏剧表演、乞巧街市、斗巧活动、巡游祈福、成年礼和七夕文化旅游节等配套活动,还会以音乐节、自行车骑行大赛、文化旅游和经贸洽谈会和爱情马拉松等当代节庆方式,隆重庆祝七夕节的到来,有力促进了传统节俗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br>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br>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文化和旅游部获得了“七夕节”保护单位资格。<br>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七夕节项目保护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评估合格。<br> 大潮涌动华夏美,鹊桥相会诉七夕。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七夕节为典型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一定会迎来复苏、丰富、传承和发展。我们期待着……<br><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12月30日 西山脚下)</h5><div><br></div><h5><font color="#ed2308"> 【注】文字参考了网络资料。插图在网络基础上编辑制作。侵权必删,特此致谢。</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