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贡酒的前世今生

秋水伊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井贡酒,中国八大传统名酒之一,是产自亳州地区的大曲浓香型白酒,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古井贡酒1960年5月被评为安徽省名酒,1963年11月,古井贡酒首次参加全国第二届评酒会,即被评为中国八大名酒第二名。从此,古井贡酒进入中国名酒行列,名子也越叫越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井贡酒之名,颇有说法。其“古”意指起源悠久。早在东汉,曹操于家乡亳州亲自尝试酿酒,并改进酿酒方法,生产生出独一无二的“九酝春”酒。宋代以后,亳州酒业发达,酒坊林立。因亳州古井镇古时称为“减家店”,人们便将此处产的美酒统称为“减酒”。追溯历史,古井贡酒便是由这二种酒发展而来,历史渊源极其深厚。其“井”,则意为酿酒之水取自古井。在古井镇,有一口北魏古井,一口地下宋井。两井距今约有千年以上,井水清冽甘甜,富含20多种矿物质,是优质天然矿泉水,用来酿酒极佳。其“贡酒”,自是因美酒岁岁进贡,年年受宠之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井贡酒作为贡品,历史上已有多次。早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的九酝春酒以及酿酒方法进献给汉献帝刘协。汉献帝尝后,大为赞赏,设其为宫廷用酒,常纵饮之,《齐名要术》和《三国志》中均有详细记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代万历年间,亳州人沈鲤在万历皇帝的庆典上,将“减酒”进贡给朝庭,万历皇帝饮后连声叫好,钦定此酒为贡品,命其年年进贡。“贡酒”之名由此而得。一时减酒之名震动京师。民间素有“涡水鳜鱼黄河鲤,胡芹减酒宴嘉宾”的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末战乱频起,亳州酿酒业大受影响,直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才恢复到原有的规模。清代,减店各糟坊大都采用“老五甑”酿酒法,品种也由单一的大曲酒(俗曰“乾酒”或高粱酒”)发展到色酒、老酒、福珍酒、药酒等多种系列产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末,亳州人姜桂题专门将家乡的减酒进贡给慈禧太后,慈禧饮后大为赞赏,将其列为贡酒。古井贡酒文化博物馆现在还存有清朝“储秀宫制”款豆青回文大酒瓮,据说是供慈禧太后饮酒专用,这便是古井贡酒的第三次进贡。除曹操献酒、沈鲤献酒和姜桂题三次献酒外,史书还记载有夏侯道迁献酒、朱敬则献酒和鲁宗道献酒等有关古井贡酒的进贡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59年10月,亳州地区的酒厂所产之酒,被正式命名为古井贡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7年,经过层层把关和严格审查,古井贡酒被选为当年国庆国宴用酒,打破了历年来只用茅台酒招待中外宾客的惯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井贡酒以本地优质高粱做原料,以大麦、小麦、豌豆制曲,沿用陈年老发酵池,继承了混蒸、连续发酵工艺,并运用现代酿酒方法,加以改进,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特工艺,酿出了风格独特的古井贡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井贡酒酒液清澈如水晶,香醇如幽兰,酒味醇和,浓郁甘润,黏稠挂杯,余香悠长,经久不绝,酒度分为38°、55°、60°三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7年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1988年在法国第13届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92年获美国首届酒类饮料国际博览会金奖及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