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走进未决中 ——2025 新年祝词

于是隐

<h3> <br><br> 2025年的元旦,会在周三工作日如约而至。<br> 这个元旦日不再调休,因而新年的前一日与后一天,人们都在正常劳作,不需要调整作息,像走进每一个普通的日子般,人们走进了新的一年。<br> 2024年过得如何?今天的我已经完全想不起来那些瞬间的感受,当不确定的未来被一步一步地丈量过后,它们变成了既定的历史,但感受也并不会留下,感受只赋予当下。<br> 如果要给现阶段的人生一个最显著的“标签”,我选择“悬而未决”,许多事情如此,未来的人生如此:“已决”的不能再被改变,“未决”的也面目模糊。<br> 这一年,AI 已经如每一种新技术潜入人们生活中一样渗进了我们的生活,小到有来有往的语音交流,生成指定主题的文章,大到自动驾驶和辅助出行,人们长久以来的生存模式在不知不觉间被瓦解,学习也不再仅仅指从教科书中获取知识,今后的“学习”或许是对人类大脑的再挖掘,人类的动手能力将不如 AI,唯一的优势只是大脑的唯一性。<br> 大脑指挥我们的行为和情感,情感决定我们将迈出脚步的方向。今年我读到了《越过山丘》,合起书后我会释然:人生就是行路,十八九岁时只一路向前,哪管前方是向上或者向下,四十多岁慢慢喜欢回望过去,才发现已经经过无数人与事,或许他们就是“山丘”,可以被越过,但永不会从“地平线”消失。许多人人生里的山丘并不都是特别的,连起伏的角度或许也不大,但那无疑却是无数普通人的缩影:少年踌躇满志,现实寒风剔骨。若是普通人的生活中必然进退皆有忧虑,那困在忧虑里也绝对不是乐观的取向。<br> 然,AI 对于所阅读的文章则进行归纳与概述,那并非个人情感的阐发,而是无数交互的理性思考。<br> 许倬云提到过“世界性文明”是人类的共同未来,人类有了恐怖的AI,技术上的上限已经足够高,手握资源的人如果把普通人当做劳动力,那大多数人必将“死”于AI,再怎么样的内卷都只是在消耗生命力罢了;如果全部人类共享“权力”,以AI为“垫脚石”,那人类或许才可能有更久的繁荣。<br> 落回实处,人应该是人本身。<br> 悬而未决的是人的未来,不能是 AI 与算法。我应该有听音乐的可能,有画画的可能和爬山的可能,有发呆的可能及读故事的可能,而我接下来要做哪件事情,AI 决定不了。<br>  思考这样的问题总是会引人发笑,但在一切皆“未决”的包容的世界里,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不被束缚的。<br>  2024年的最后几天,我们在飞机失事、世界局势动荡的新闻里惶惶,我们也在明媚和暖的天气里准备迎接新的工作变动,但是无论明天如何,今日已到,未决当决。<br>  愿我们勇敢,祝我们达观,希望我们的新年一切平静。<br><br> 2024.12.3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