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醉归图

流到香江

<p class="ql-block">木板烫画《五王醉归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王醉归图》原画是元代画家任仁发创作的纸本设色长卷,具体创作时间大约是1307年到1311年间。我这个是用木板烫画的方式临摹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幅画表面上画的是唐王李隆基和他的四个兄弟的故事,而实际上的创作意图是通过借古喻今来称颂当时的元朝皇室家族的和谐关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隆基(唐玄宗)即位前是临淄王,他与四个兄弟年少时感情和睦,常一同宴饮、下棋,或斗鸡、击球,或打猎、游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此卷画中共有五王,四个侍从,九骑九乘。从右向左,由两个侍从搀扶者为李隆基,坐骑为“照夜白”;在李隆基后面的是身着淡黄衣、骑乌骓马、面部醉红的宋王李宪;接着是顾前盼后、骑玉花骢的岐王李范和骑黄骢骠的薛王李业;需要侍从侧骑服侍、伏鞍欲吐者为申王李撝,他的坐骑为九花虬。伺从挽着袖子,一边照料身旁醉得快坐不住的王,一边还要回头问后边那位能否撑得住,非常生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们大多解读此画是李隆基和他的四位兄弟宴饮后醉归的情节,认为主角应该是后来成为唐玄宗的李隆基,可是此画中位置在第一个的李隆基却连个脸都没露出来。反倒是第二位,微醺的大哥李宪,坐姿相对端正,若有所思。李宪将唾手可得的王位主动让给亲生弟弟,大概是出于两点:一是不让父亲为难,二是基于对兄弟亲情的看重。后来,兄弟们或病死或被判,只有李宪一直默默辅佐李隆基治理国家,倾尽心力。死后被李隆基封为“让皇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王醉归图》卷诞生以后,历经元明清三朝,在清代被收入宫中,乾隆、嘉庆、宣统皇帝均在画上盖了收藏印,并登记在皇宫书画著录《石渠宝笈》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辛亥革命后,溥仪预感到自己在宫中呆不长了,就以赏赐弟弟溥杰的名义,在两年时间里,将1200幅名画分批运出紫禁城,其中就包括这幅《五王醉归图》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5年“伪满洲国”覆灭,这些画散至民间。《五王醉归图》辗转流入琉璃厂古董经销商郝葆初之手,通过郝葆初售卖给了全球顶级古董商卢芹斋及其女婿杜博思,1948年,这件国宝被带往美国。之后,该画又转手给了德裔收藏家侯士泰,直至2007年侯士泰去世,才由侯氏家族将此卷拍卖,2009年10月在香港拍出4658万港元。到2016年又以3.036亿元成交。成交价创当时中国艺术品在全球的最高成交纪录。</b></p> <p class="ql-block">被侍从搀扶的李隆基骑“照夜白”</p> <p class="ql-block">骑乌骓马的宋王李宪</p> <p class="ql-block">骑玉花骢的岐王李范</p> <p class="ql-block">骑黄骢骠的薛王李业</p> <p class="ql-block">需要侍从侧骑服侍、伏鞍欲吐者为申王李撝,他的坐骑为九花虬</p> <p class="ql-block">殿后的侍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