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题记:南安风光好,朋友情谊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8~9日,应朋友之约,我们一行老同事前往泉州南安做二日游览。朋友夫妻俩特地精心制作了游程安排,令众人非常满意。此次游历时间不长,收获满满。特记录备忘并分享给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喜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ay 1 第一站:抵达南安丰州</p><p class="ql-block"> 12月8日上午,我们从福州乘动车往泉州。朋友夫妇开车到高铁站迎候,把我们接到他工作的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吃午饭。安排我们在南安丰州武荣老城区的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 丰州古称武荣,于公元502至519年在武荣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公元711年,武荣州改名为泉州。因年代久远,而今人们只知道有泉州,不知道南安武荣才是历史上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后来海洋东退,陆地扩大,泉州府治从今天的丰州迁往现在的鲤城区,后又再迁到现在的丰泽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参观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p><p class="ql-block">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南安丰州,从泉州动车站抵达校区有约30分钟的车程。</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所全日制非营利性职业院校,于2013年11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福建省教育厅主管,南安市宏翔教育投资有限公司举办。学校现有占地面积350多亩;有教职工178人,专任教师125人;设有5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开设18个专科专业,在校生达5000人左右。学校规模不小,教学管理规范,基础设施还在不断完善和建设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周末,学生餐厅仍然有不少学子用餐。自助餐荤素菜品丰富,丰俭由人,称重计费,刷卡消费。热饭清汤敞开供应,免费自取。</p><p class="ql-block"> 有一对夫妻同事自驾前来,老同事们汇合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用餐叙旧,重温退休前在学校工作时候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所住酒店附近有条街叫“成功街”,十字街口上的公园里有一尊高大的郑成功塑像。</p><p class="ql-block"> 郑成功是南安水头镇人,祖籍河南固始。南安市水头镇康店村覆船山有一座郑成功墓园名闻遐迩。</p><p class="ql-block"> 水头镇还有一座石碑题刻林立的安平桥,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安平桥年代久远,富含人文气息,曾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2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活动的范围主要是南安丰州武荣老城区,以及附近的九日山和北边的金淘镇。南边的水头镇游览就有待下一次的南安游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站:瞻仰九日山</p><p class="ql-block"> 九日山位于南安市丰州镇,处在泉州市西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上到处是摩崖石刻,留下宋元明清历代诸多人文遗迹,素以“山中无石不刻字”著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日山是国家5A景区,进入景区,有入园牌坊题刻:“九日名山”,其背面题字为“祈风胜迹”。</p><p class="ql-block"> 山上石阶曲折陡峭,山林植被丰富,巨石摩崖比比皆是,据九日山石碑上记载:九日山上各种摩崖石刻计有75方。其中最珍贵的为宋元祈风石刻群。 </p><p class="ql-block"> 2021年,祈风石刻群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22个组成部分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北宋至宋元期间,泉州海外交通即相当发达。经营贸易的蕃舶,要靠风驾船。来泉的蕃舶要在春夏乘东南风来,至秋季则顺西北风而去。</p><p class="ql-block"> 每年在番舶扬帆之际,祈风祭祀是当时泉州郡守和市舶司(海关)官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其时官员们以及当地知名人士,都要登九日山昭惠庙,为番舶祈求顺风平安,并刻石留记。</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刻记载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日山山麓有闽南千年开山古刹延福寺、昭惠祖庙等众多庙宇亭台,各有其建筑特色和历史故事,其中建筑之精美当以近年修整扩建的登高台为最。登高台周边环境清丽秀美,居高俯瞰,视野开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跟着朋友游山,拍了几块石碑,有许多是近年新竖立的,比如延福寺、廓然亭和秦君亭等石碑。而石佛亭石碑上的许多字迹模糊或缺失了,应该算是古迹了。这么高大的石碑能够穿越上世纪中叶的历史风云保存下来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上还有许多摩崖石刻有的重新描红,有的保留了沧桑原貌如图。传说九日山“无石不刻字”,亲见信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晋代末年战乱频仍,中原人衣冠南渡在九日山附近落脚。每年九月初九日,“晋人”都要登高北望,怀念故乡。年复一年,此山便被称作了“九日山”,环绕山脚的河水被命名“晋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代有文人雅士悠游此山,有贤者名僧在山中隐居,他们刻石立碑留下“到此一游”的印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好友是日登山,一路上走走停停,留下一山的欢声笑语。登顶俯瞰,山脚下鳞次栉比红墙灰顶的民居宗祠连片。有桥连接江水南北,大路贯通东西,历历在目。桥上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日山景区花木繁多,山下园区里有三株“挽臂”生长的龙眼树,已有200年的树龄,是泉州市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山上高大乔木多为台湾相思树和榕树。 </p><p class="ql-block"> 曾经资料上介绍九日山苍松翠柏林立的景象与今所见,已然不同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桃源宫陀罗尼经幢</p><p class="ql-block"> 桃源宫位于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原为西晋(296年)的三会宫。</p><p class="ql-block"> 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桃源傅氏先祖傅实奉敕入闽,将三会宫改建成唐王宫(桃源宫),供奉李世民画像以示效忠,按仪朝拜。每年上元(元宵节)按长安结灯仪式张灯结彩,首开泉州元宵结灯至今。宫内还供奉周徐太尉(境主公),也称太尉公宫。</p><p class="ql-block"> 桃源宫香火绵延千年,至今鼎盛。宫内建筑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其最享盛名的是一座陀罗尼经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幢(chuang 阳平)是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陀罗尼经是佛教经咒,据说念诵此经可以祛病避灾。</p><p class="ql-block"> 桃源宫的这座经幢在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由葛氏陈二十二娘为其亡夫祈求冥福而建,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坚固如初。经幢通高7米,共7层,分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外形为八面体,雕刻有陀罗尼经、佛像与图案,雕工精湛。为福建宋代经幢最经典作品之一。</p><p class="ql-block"> 桃源宫陀罗尼经幢是研究宋代闽南建筑、雕刻、宗教、书法以及人文状况的珍贵文物,是宋代闽南多元文化融合的见证。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ay 2 第五站:南安林氏民居</p><p class="ql-block"> 林氏民居也称“林路厝”,位于省新镇满山红村。系新加坡华侨建筑家林路,于清光绪年间在家乡兴建的古大厝群。 </p><p class="ql-block"> 林路在大厝正屋设计中保留了“硬顶”“燕尾脊”等闽南传统建筑特点,在建筑群空间设计中引入了南洋实用的设计理念,中西合璧,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现存已部分修复原貌的林路厝是宗祠、正屋、叠楼、书房并列的建筑群,外立面通长110多米。</p><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5日,南安林氏民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路年迈后将其家业交儿子林谋盛继承。林谋盛在抗战期间捐出家产带领新加坡侨胞抗日,后被捕牺牲。林路设计的大厝后续工程最终无法全部完成。</p><p class="ql-block"> 林氏民居的宣传展示中关于林谋盛的事迹介绍,令参观者感概万千,心绪激动,久久难以平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路厝周边环境很美。生字亭、土地庙和老榕树古韵犹存。池塘水波不兴,倒映水天一色。河边的白石老桥和新建的红色栈桥和谐共存,非常漂亮。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美名远播,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满山红村的这丛夜香木兰,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的珍稀植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六站:聚奎楼和公所宫</p><p class="ql-block"> 离开林氏民居,我们前往金淘镇。在省新镇县道公路边上发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我们停车观赏。这是一座关帝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于清乾隆十六年扩建并定名为“公所宫”。新建的宫庙金碧辉煌,于2017年正月落成。</p><p class="ql-block"> 聚奎楼又名朵桥土楼,是我们游程计划的游览点之一,坐落在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朵桥土楼是一座方形土楼,建于清康熙中晚期,1939年曾进行局部维修,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持始建原貌。朵桥土楼与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完全不同,其建筑规模宏大,建筑技艺也十分精湛,因而被世人称誉为“有朵桥富无朵桥厝,有朵桥厝无朵桥富”。后来,这句话也逐渐演化成泉州俗语,在闽南各地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致的关帝庙立在路边,没有庭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七站:金淘镇的千金庙</p><p class="ql-block"> 南安市现在是福建省直辖县市,由泉州市代管,历史上曾经是闽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位于金淘镇的千金庙,始建于五代后梁,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千金庙古称泉州西岳庙,与厦门南普陀、泉州开元寺并列闽南三大古刹。</p><p class="ql-block"> 现今的千金庙被包围在居民社区中如果不是朋友引路,根本很难找到这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南安,我们一路上经过很多村镇。当地最漂亮的建筑就是保留了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的家族宗祠。再就是多种民俗信仰崇拜和谐共存的各种宫庙。</p><p class="ql-block"> 那些宫庙历史渊源久远,其重新修造的宫庙建筑往往精雕细琢且金碧辉煌,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包括眼前的千金庙在内,这些宫庙古刹完全没有那种森严肃穆拒人千里的氛围感,而是与平常氏族宗庙一样的平易近人。</p><p class="ql-block"> 千金庙旁边有座金淘书院,其建筑风格尤其朴素,而其中高大的孔子立像,其衣袖鞋帽的质感生动,塑造得非常精致。先生胖胖的身躯,温和的面容,令人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八站:南安天竺山文殊院</p><p class="ql-block"> 文殊院位于南安市金淘镇文山村天竺山。文山村是在1956年更改的地名,之前当地称“文殊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文殊院为佛祖胜地,历史上几经兴废。据传在唐代有石刻记载:乞讨人不得进入文殊院。传说文殊院全盛时期有僧侣99人,因为来一个新和尚,老和尚就要升天一个,所以僧侣一直不上百人,非常神奇。据以上资料推断,至少在唐代之前文殊院就已经存在,且全盛时期的规模已然是相当大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今在原址修复的文殊院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然而细看单个建筑或园林小景却又莫不匠心独具,精雕细琢,雄浑与精致融为一体,颇具现代庙宇建筑的时尚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九站:竹脚大肠羹一条街</p><p class="ql-block"> 金淘镇竹脚大肠羹是网红特色餐。竹脚村一条街上的小吃店全都被大肠羹垄断了!喜欢的朋友三碗羹还嫌不够,不喜欢的人则一口都嫌多。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吃一碗炒粉或炒饭,店家免费赠送的清汤也是大肠的气味,无法入口,权当只是一种生活体验了。</p><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饭,我们一行老同事仍然分乘两部轿车前往泉州动车站。那对自驾前来的夫妻同事与我们在车站告别之后原路返回福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文至此,本次南安游旅程圆满结束,感谢一路同行的朋友们,今生有缘跟你们做同事,是我的荣幸!感谢开车的两对夫妻,你们辛苦了!</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要感谢光临本篇的所有熟悉或陌生的朋友,衷心感谢你们的阅读点赞和美评!并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工作顺利,生意兴荣,读书成才,万事顺心如意!</p><p class="ql-block"> 笔者记于2024.12.30.</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