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5)~寂静之城旧首府姆迪那

又见炊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着“马耳他之珠”美誉之称的</span>姆迪那(Mdina),是马耳他中古世纪最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城市,<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建城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700年腓尼基人定都于此,</span>是马耳他最早建立的城市。公元前218年,罗马共和国统治了马耳他,姆迪纳成为首府。骑士团来到马耳他之前,姆迪那都是整个马耳他的权力中心。当骑士团把权力中心移到三姐妹城中的Birgu之后,这里才慢慢冷清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姆迪纳老城位于马耳他本岛,矗立在岛中心的陡峭山丘上,外环一圈坚固的城墙,是全球为数不多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的中世纪围墙城市之一。我们现在所看到环绕在姆迪那四周的高大城墙,始建于公元400年左右,城墙的筑垒过程完成于1565年“马耳他大突围”之后,同时为它修筑了围墙 ,并使之环绕至今,见网图。</p> <p class="ql-block">Mdina,常译为“麦地那”,是阿拉伯语“城堡”的意思,其东面、北面是峭壁,是最适合防御的地方,阿拉伯人就称之为“姆迪纳”,并称它周围地区为“拉巴特”(城郊的意思)。其实除了阿拉伯语的名字,整座城市找不到阿拉伯人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城内大部分的建筑毁于1693年大地震,而幸存的古迹与后来重建的建筑融为一体。如今,在细心的维护整修下,姆迪纳仍保留着昔日大地震之后重建的中世纪风貌,成为游客向往的怀旧之城。</p> 进入正门 <p class="ql-block">城市有三个入口。正门从围墙外面的拉巴特花园开始,希腊门开在城堡底部,城墙之门也是入口之一,我们由正门进入古城。喜欢看《权利的游戏》的人一定不会对这个地方感到陌生,《权游》著名的君临城就在这里取景拍摄,尤其是这座城门在电视剧里完整地出现了。城门建于1724年,那头持盾的雄狮,是兰斯特洛家族永恒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城门背面上面有三尊神像,中间的是圣徒保罗。据说公元60年,使徒保罗在轮船失事以后,登上马耳他岛,并在这里居住了下来,岛上有很多保罗在此传教的故事。左边的一尊是个圣女神像,一个火钳夹下圣女的一只乳房,这是一个自残而拒婚的凄惨故事。在《权游》中,城门的背面也令人印象深刻,凯瑟琳偷偷从北境来君临城找奈德,见面后奈德目送她出城,此一别竟成永别……。</p> <p class="ql-block">姆迪那古迹众多,内有多座教堂、修道院、广场和贵族小宫殿。城中的古建筑,从外形到内部装饰都非常奢华,每一座建筑物都像是一个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呈现出一幅典型的中世纪建筑风格的画面。而这个画面是乳黄色的,这就是马耳他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后是小门洞,<span style="font-size:18px;">18世纪的宫殿维勒纳宫(Palazzo Vilhena)现为</span>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宫殿为巴洛克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门上方的大盾徽雕刻精致,上面还有皇冠,门前四条半露的方柱图案精美。宫殿的前身,曾先后是西班牙总督官邸和</span>大地震后重建城市的设计者Vilhena的大宅,在姆迪那雍容华贵的贵族住宅中具有代表性。<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1973年开展,收藏了许多自然历史资料,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主题展</span>,如马耳他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奇异的哺乳动物、海洋动物、昆虫、贝壳和鸟类,以及人类进化展等。</p> <p class="ql-block">门洞还有监狱博物馆和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由于安静窄小的街道和严格的车辆管制,通过大门进入古城,就会觉得仿佛穿越到了过去。没有城市的喧闹和嘈杂,有的只是懒懒的斜阳和安静的街道,故姆迪那被称为“寂静之城”。</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蜿蜒的小道被古老而华丽的街灯装饰着,两侧都是一些有故事的建筑,城区内遍布宏伟的宫殿、教堂及博物馆。西西里-诺曼风格的建筑带着浓浓的中世纪贵族气息迎面扑来,厚重古老的建筑与狭窄蜿蜒的小巷形成巨大反差,极具特色的门窗、墙上的路灯、城中的古井等等几乎还都和中世纪一样,时光仿佛倒流了几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这个凸出阳台的楼房,曾是法国占领军的司令部。法军在马耳他期间军纪很差,甚至偷盗教堂里的珍宝,后来几乎被马耳他人赶走,但是木制的骑楼式阳台确实引人注目。据说此类造型源自北非,随着骑士团的到来而流行,成为别具一格的时尚,一直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姆迪那的街道,犹如置身露天的建筑博物馆,宁静而安详,古老建筑物的每一面楼,每一片门扉,每一扇窗棂,无不散发雅致的风情,让人想起美好的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想步行,也可以选择乘坐马车,让车夫带着在老城的大街小巷里转悠,体验一下中世纪的马车出行。</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广场是姆迪那的核心,广场四周的一些显赫建筑物,可追溯到1090年诺曼时期。</p> <p class="ql-block">咖啡吧后面的历史建筑,是姆迪那市议会的官方所在地, 这座建筑由查尔斯·弗朗索瓦·德·蒙迪恩(Charles Francois de Mondion) 设计,建于18世纪初,宫殿外墙两尊塑像是高层人物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广场上矗立着城里最耀眼、最雄伟的、大名鼎鼎的“圣保罗船难教堂(St. Paul's Shipwreck Church)”,是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作为第一个被承认的马耳他群岛地区教堂而享有盛誉。</span>该教堂是为了纪念圣保罗船难而修建,据说教堂下面是圣保罗的藏身之地,圣人在这里度过了海难之后的那段时光。</p> <p class="ql-block">教堂始建于12世纪,自建立以后几经翻修,更经历过1693年西西里大地震的损毁。现在的这座教堂由马耳他建筑大师罗伦佐嘉法(Lorenzo Gafa)设计,教堂内装饰修建于1697年至1702年间,取代了原教堂的诺曼式风格而采用巴洛克式,此为教堂侧面。</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两座精美的钟楼内有6座大铜钟。每个钟楼门面下面都有巨大的挂钟,显示着不同的时间,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据说这样可以混淆恶魔的视听,保证弥撒的安全。正门上方有三个族徽:中间是姆迪纳的城徽,两侧一个是出资人的,一个是大主教的。</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非常壮观,纵向分为三路,中间有拱券连接的方柱隔开。柱子上有大理石贴面,装饰着雕塑和雕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巨型鎏金的穹顶布满精美的绘画,金边环绕,显得富丽堂皇。</span>在教堂十字中心下仰头上望,被四面穹顶撑起的最高球顶有一透窗。一片圆形的蔚蓝天空纯净如洗,光线和蓝色投射进教堂,宁静柔和充满心髓。</p> <p class="ql-block">正面神坛前有两尊白色大理石人物雕塑。祭坛前的台案上有高大的银烛台, 祭坛正中墙上,一大幅油画前有主耶稣受难银像,祭桌上紫色伞盖悬垂。两侧的祭拜堂有多个雕刻的大理石拜坛,刻工复杂,工艺精湛。教堂内的美丽的壁画、油画、精美的装饰让人目不暇接。 </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壁画,当时请了最好的画师为建成的教堂画壁画,至今,这些作品仍完好保存在金碧辉煌的教堂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教堂内部的装饰天使雕塑,壁画都很精美。有不少反映保罗生平的壁画,特别是有一幅描绘保罗海难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保罗是耶稣罹难后的所谓“使徒时期”最重要的基督教人物,虽然彼得是耶稣钦点的接班人,但彼得是一位渔民出身的大老粗,而保罗则是基督教使徒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他对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发展和在民间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元57年(也有说是59年),保罗在耶路撒冷,因为传播基督教而触怒了当地的高级祭师,从而被判处死刑。</p> <p class="ql-block">因为保罗是罗马公民,以色列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海外省,当地当权的犹太人祭司无权定罪保罗。<span style="font-size:18px;">罗马帝国驻耶路撒冷的最高官员认为保罗无罪,所以希望把他送到罗马由罗马国王亲自审理。公元60年,保罗被人押着从耶路撒冷坐海船赴罗马,</span>在途中经马耳时因风暴发生船难后获救,滞留在马耳他。保罗上岸的那个海湾现在就称保罗湾,在马耳他西北角,后来又在该海湾处立了一块记叙保罗上岸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保罗在马耳他发生了一个奇迹:他被躲在木柴堆里一条剧毒蝮蛇咬了一口,根据马耳他的地方风俗,表示保罗是杀人犯,现在将被复仇女神迪科处死。但保罗并没有死,伤口很快就愈合了。于是马耳他人就把他当成了神。保罗在岛上传教,这期间保罗又治好了一位重病人的病,该病人的儿子就是马耳他岛的酋长,后来成了马耳他岛的基督教大主教。三个月后保罗的船又启锚开拔了,到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后再从陆路来到了罗马,并在那里保罗获得了自由传教的权利(故事源于《使徒行传》第27~28章)。</p> <p class="ql-block">此外,该教堂内还收藏了一些马耳他特产的金银丝工艺品,最值钱的是一个18世纪的银王冠。</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左面是Palazzo Falzon,诺曼贵族的豪华宫殿。它的风格是混搭型的,哥特式尖顶,希腊式的圆柱和窗沿,巴洛克式的阳台和三洞式的券拱,加上屋顶花瓶式的护栏,把当时的建筑美学发挥到了极致。宫殿现在已成为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不少中世纪以来的陶制品、绘画作品、印刷品和骑士时代的兵器等,是了解诺曼贵族历史的最好场所。</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广场,继续徜徉在古城的小巷中。</p> <p class="ql-block">城墙边上有诺曼家族大宅。自11世纪初建立诺曼政权以来,姆迪那历经沧桑,期间战争、灾难不断,但诺曼家族始终坚守在这里,时至今天,城中居民除了教堂和修道院的神职人员外,主要都是诺曼家族的后代,城中的物业除教会外大多为诺曼家族拥有。</p> <p class="ql-block">古旧的大门,看上去锈迹斑斑的门饰品,充满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走上老城墙高处眺望,大半个马耳他岛和绵长的海岸线都可以尽收眼底,美不胜收。从这个角度甚至还可以远眺主岛的另一座中部城市莫斯塔,如果是自驾的话,可以顺便去莫斯塔逛一圈。</p> 城门之外 <p class="ql-block">走出城门去逛逛。这个像我国牌坊一样的门楼,一面是姆迪那古城墙,一面是玛丽娜大港。</p> <p class="ql-block">罗马时期的“护城河”,将姆迪纳与其他相连的城镇分割开来。几个世纪过去,骑士们建造的护城河和陡峭的固若金汤的堡垒仍然守卫着这座城市。</p> <p class="ql-block">“河”的那边是拉巴特的商业中心,银行、写字楼、商店、市场以及价格低廉的餐馆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在把拉巴特与姆迪纳隔离开来的公路上,有该地区发现的最重要的罗马时期遗迹~一栋罗马建筑,曾称作罗马花园住宅,它是中庭式城镇住宅,并配有古希腊时期(公元前2世纪)的镶嵌式地板。这座住宅也许还包含了罗马、东罗马帝国和一些伊斯兰建筑遗韵,曾经是富裕人家的房屋,今天它成为罗马古希腊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一列车队驶过来,头车插着鲜花,应该是婚车。车上的乘客都很开心,后排身穿白纱手举鲜花的新娘在向大家招手。</p> <p class="ql-block">车子停在一座教堂前,人们纷纷进入教堂,我们也跟着进去。</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很热闹,长椅上坐满了人,在等待一场隆重又简朴的教堂婚礼。在其他国家也曾多次喜遇婚礼,人们都很欢迎我们这些东方面孔的“不速之客”,大家也乐得沾沾喜气。这次实在没有时间等候,还要继续参观姆迪那古城呢,遗憾的离开教堂。</p> <p class="ql-block">岛上还有观光小火车,坐满了游客,可以在姆迪那和首都瓦莱塔之间运行,马耳他旅游设施还不错。</p> 进入希腊门 <p class="ql-block">我们由希腊门再次进入姆迪那古城。</p> <p class="ql-block">据说在当年的马耳他之围战役中,古城中所有居民连妇女都穿上了士兵的衣服站到城墙上,并向围攻的土耳其军队发射了仅有的一枚火炮。而土耳其人误以为这座城市兵力充足、坚不可摧就此撤退了。姆迪纳老城也因此幸免于难,并完整保存下来,让我们今天有幸目睹了它当年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可以清楚拍到对面的拉巴特,原来“护城河”真的只有这么窄,稍宽一点停满船舶的水面,就是一个小海湾,怪不得全景图上都体现不出它们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此为盖达·菲拉莫尼卡威尔士亲王的官邸(1891年)。姆迪那一向是马耳他显贵们的府邸,至今仍然如此,被称为“贵族之城”。姆迪纳城从中世纪起到现在,这里住着马耳他的贵族家庭。一些是诺曼家族,西西里岛人和西班牙王族的子孙,从12世纪起定居于姆迪纳城。他们辉煌的宫殿座落在狭窄、遮阴的街道上。</p> <p class="ql-block">信步走在“寂静之城”中,这里没有喧嚣的露天集市和商店,小巷静的出奇,除了我们一行六人和导游,很少见到其他游客。空荡、细窄的小街两侧竖起淡黄色的高墙,满眼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街道修建得狭窄而且成角度,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空间,使稀少的冷空气可以流通起来,又使高大冰冷的石头建筑的影子相互投射。因此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仍可感到凉爽。</p> <p class="ql-block">由于小巷内汽机车无法进入,观光客只能安步当车参观古迹建筑,加上这属于高级住宅区,居民更加稀少,声音在姆迪那几乎被藏起来了,只剩下游客的脚步声、说话的声音,和偶尔响起的哒哒的马蹄声,“寂静之城”名符其实。</p> <p class="ql-block">从蜿蜒的小街来到一个小广场,这里有中世纪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沉船大教堂是全城最高的建筑,在姆迪纳城中或是周围更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教堂顶上的双子钟楼,在这里还看到了里面的大钟。</p> <p class="ql-block">导游(面对镜头者)一路都在讲述姆迪那的历史,楼上的老人家静静的看着我们。虽然姆迪那因为《权游》的原因火出天际,但现在还住在城里的几百名居民,依旧过着如他们祖上那样的生活,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在那一刻隐隐感受到,这座沉默之城安静外表下历史的那份积淀,那份汹涌。</p> <p class="ql-block">希腊门附近除了有一些古建筑,更多的是栉比鳞次的古城民居。姆迪那的美,在这小巷子里的一花一树一门一窗中展露无疑。</p> <p class="ql-block">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全是美丽蜿蜒的街道,别致的门窗、阳台和门装饰,错落有致,像是迷宫一样充满了梦幻,让人着迷。尽管往前走,不必在意这条路会带你去哪儿,这里每条街道的入口,都在通向一个未知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各家各户的门窗阳台,样式繁多,红绿蓝的色彩,与黄墙搭配,散发着浓浓的艺术品味。这里的门窗阳台花色品种之多,不亚于首都瓦莱塔,却没有那里喧闹拥挤,可以让人随时驻足观看,慢慢细细欣赏,享受这饕餮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过去居住在姆迪纳城里的都是贵族家庭,其中许多住宅是世代相传下来的,即使是现在这里仍与财富联系在一起。各种精致充满色彩的门,镶嵌在高大的鹅黄色墙壁上,每个大门上都有不同造型的拉手。看似又窄又小的门,实则里面的门道是通向拥有巨大内部空间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姆迪那这座古城,不像首都瓦莱塔稍显喧嚣,也不像戈佐岛稍显原生态。她的美和安静,都是那种刚刚好的状态,多一份则过,少一份则欠,一切都是如此完美。</p> <p class="ql-block">拍摄:又见炊烟</p><p class="ql-block">‍撰文:又见炊烟</p><p class="ql-block">‍拍摄日期:2024年6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