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用柔弱双肩扛起一个苦难家

艾前进,传记作家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b06fbb">李友芝:用柔弱双肩扛起一个苦难家</font></b></div></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r></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r></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艾前进</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艾前进母亲李友芝,1942年腊月初一出生</font></h5> <h5> <font color="#167efb">2024年12月31日,农历腊月初一,是我母亲李友芝的82岁生日。这段时间,我正在编写出版一部展现艾家人风采的传记作品,图书中设置了一个《艾嫂颂》的版块,既然有优秀的名商女杰,也应有平凡的奉献母亲。在成书之际,我把母亲的苦难和奉献写进去。<br>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我的母亲李友芝,用坚强和奉献,曾长时间以柔弱的双肩,扛起我们那一个苦难的家。我的老家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官店镇羊角山村,小地名叫王家台,实际上却是一片山脚下的陡坡地。这里地处官店镇东北部,与巴东县金果坪乡泗井村接壤,山高坡陡,海拔1400米,是武陵山区皱褶深处自然条件很差的一个小寨子。直到今天的村集体经济也是贫弱的,没有支撑性的农林产业,村民吃饭不是问题,生活支出全靠进城务工。60年前的苦难生活是当代人难以想象的,真不知道母亲当年是如何支撑这个家的。</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艾前进母亲(右)</font></h5> <h5></h5><h3><b><font color="#b06fbb">父母之命进艾家</font></b></h3><font color="#167efb"> </font><h5><font color="#167efb"> 我的老家是艾孔监利一脉,因累遭长江洪泛及灾后疫情之祸,于乾隆时期的1750年,由监利汪桥迁到这里,耕读传家的祖训倒也没有忘记,但到我爷爷艾德文这代人时,这个家庭成为一个中道孱弱的家庭。爷爷从小聪慧,深得家族亲人喜爱,很小就请私塾先生教导,三年学会很多汉字,对《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曾广贤文》《弟子规》《女儿经》等国学经典倒背如流,一生不忘,且写得一手好字,算是村里方圆一带少有的文化人。只可惜他的父母早逝,9岁的爷爷未能深入攻读获取功名,过早地扛起了家庭重担。<br> 爷爷的青壮年时代,经历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国之初的社会动荡。他作为那个时代的农村文化人,一直都走在革命和建设的前列,从民国时期的甲长做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村主任。羊角山村距离建始县城115公里,到官店镇上也有 12公里。当时没有公路,全靠双脚步行。那时的政府会议很多,往往是一个会接一个会,甚至一个会议还没贯彻完另一个会议通知又到了。我爷爷的青壮年时代基本是在开会与贯彻的过程中度过的,他很少顾及也根本顾及不到自己的家庭。<br> 爷爷原本有个很幸福的家,他的原配妻子肖丙桂,是距离5公里开外的本镇照京坪村乱泥池小组村民,两人育有一个儿子艾庭南(我的父亲)、一个女儿艾庭菊(两岁时生病夭折),不到40岁的肖丙桂奶奶在极度地思念中,于1951年5月病逝。那时我的父亲艾庭南还小,仅有8岁。因为爷爷长年照顾不了家,父亲等同孤儿般生活,吃的是百家饭,生活极其艰难。1951年12月,爷爷与童养媳出身的杨旺珍再婚,才重新把一个几乎要崩塌的家庭扶上健康轨道。<br> 这个与我们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杨旺珍奶奶,再婚前的命运极度悲苦。她 1921年10月28日出生于本镇香果坪村,幼年丧父逝母,独自养育弟弟,9岁时被迫成为童养媳,受尽了夫家的人身折磨。解放后,共产党的婚姻自由,解除了她的痛苦婚约,30岁时与我爷爷再婚。杨奶奶渴望自由,希望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她珍惜家庭的美好和不易,全心珍爱自己的再婚丈夫,没有再育,而是将9岁的艾庭南视如己出,全情投入建设这个来之不易的家庭。<br> 父亲长大成人,家庭依然贫困,自由式的恋爱结婚成家是有一定难度的。奶奶商量她的亲姐姐,从她的两个女儿中娶一个为妻。姥姥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天生患有小儿麻痹,生活行走很不方便,她作出决定把大女儿留在身边招婿成家,而慷慨地把健康的小女儿嫁给了我的父亲。<br>1962年春天,父亲和母亲以极其简朴的方式结婚成家。国家当时刚刚结束国民经济困难的“大跃进”时期,山区农民仍处于饥荒之中,家庭困难无法想象。母亲没有好看的嫁妆,没有热闹的婚礼,带着姥姥要照顾好丈夫和亲姨的嘱咐,带着亲娘悄悄塞给她的几把红薯苗,从巴东县金果坪乡沙埫村王家包的低山区域,走进了苦寒高荒上的苦难艾家。</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艾前进与母亲(前排中)及姨妈(前排右)。摄于2020年11月11日。</font></h5> <h3><font color="#b06fbb"><b>肩挑背扛撑艾家</b></font><br><br></h3><h5> <font color="#167efb">1962年代的人们穷怕了。奶奶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红薯苗嫁妆如获至宝,第二天一清早,带领新婚的父母,携带砍刀、锄头,走进后山的一片森林深处,开出几分地,栽种红薯苗,当年获得丰收。一家人提前在灶房里挖出一口又大又深的地窖,红薯成熟后,一家人稍稍收获运回放入地窖,连续三年一家人就是这样度过困难生活的。这一时期是母亲最幸福的时期,爷爷奶奶身体较好,父亲又是家里的硬劳力,母亲只是为奶奶持家“打下手”,她说那时候比在娘家当姑娘要幸福得太多太多。<br>1965年春,随着我的出生,父母升级做了爹娘,成为一家人的最爱。那一年下半年,建始县政府在清江支流野三河开发梯级电站,征用建设民工。父亲不安分农村种地,他清楚在农田耕种趟不出人生的好出路。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成为电站的建设民工,在离家200多时的荒郊野外施工建设,父亲从不惜力,工作不拈轻怕重,他的进取品德和诚信努力被工程指挥部领导相中,选到粮管所担任工地保障粮食油料的加工员,他一步步走上了粮食管理的岗位上。<br> 父亲在工作岗位上一点一点地进步,母亲却在住家的劳作上一点一点地加压。渐渐上年纪的爷爷体弱多病,不能从事社队体力劳动,只能记记生产队的工分,或为大集体生产中的社员讲讲故事“提神鼓劲”。奶奶积劳成疾,下不了生产队的地,只能在家操持家务。此时的母亲,白天要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挣工分,大家休息时她是不能休息的,不是就近砍拾柴火,就是就地弄猪草。她最盼下雨天,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天气里,才是她挑水砍柴的自由时间。在我的儿时记忆里,母亲天不亮就得起床去挑水、砍柴,她不挑水家里就没水吃,她不砍柴家里就没有柴烧,爷爷奶奶总说母亲是家里的“长工”,总觉得一家人亏待了她。每天吃饭,奶奶总是把第一碗饭盛给她,每年吃杀猪饭总要给她盛一满碗肉。<br> 我们兄妹五个出生较为密集,前面三个都是男孩,意味着前期都没有帮衬家里的指望。她知道孩子上学的重要性,早早地把我们依次托付给村办小学。家里多大的事都是她扛着。在我的记忆里,爷爷奶奶年老病多,长期离不开猪肉猪油,她必须东挪西借,冬上杀了年猪,再按同等部位加量奉还。<br>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划生育管控严格,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无情,我最小的弟弟属于“计划”之外,必须采取“做掉”措施。组、村、社三级干部“苦口婆心”“绑架”着父母到镇卫生院执行措施,母亲觉得艾家已是两代单传,家无劳力被周围人看不上,“后继有人”比什么都重要。她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说服我的父亲“配合”干部们“坚决执行”。其实他俩事先做好“出逃”安排,将要上手术台前,和父亲分开从医院后门“逃”脱了,以“英雄母亲”的姿态,生出了我们最小的弟弟。违背计划生育政策,批斗是少不了的。当年村里出了个不懂时事的“娃娃书记”,召开村民大会,组织民兵要批斗她。母亲不吃“眼前亏”,表面上同意自己上台“现身说法”,真的到了台上,她却把“娃娃书记”和他生了8个孩子的父母进行对比,最终得到了乡亲们的同情,这件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br> 母亲斗狠“娃娃书记”,最终也让一家人吃了很多苦。改革分田分山到户,我们一家分到的土地和山林都是很差的,完全是“倒山田”性质的陡坡石头地和荒山林。耕种中的运肥运种和秋收采摘非常困难,要不是一些亲戚的全力帮助,还真的扛不下来,最终还是有一半多的高山远地被迫抛荒了。</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慈母手中线</font></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鼓励子女向前奔</b></p><p class="ql-block"><br></p><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的母亲一生吃了没有文化的苦,她对子女教育和前途看得很重。她只上过一年学,没有掌握较好的基础知识。村里有个精通医术的资深接产师,因与我们家走动密实,是奶奶的好朋友,她看中了母亲的善良和孝行,想把这门技术传给她。跟班一段时间,自身悟性也不高,最终没有学成出师。这件事使她对子女的文化教育有了反思,怎么苦自己都行,不能影响子女的读书学习,在她的认知里,唯有读书能够奔出“农门”,从山区的“苦窝子”进“福堂”。</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上学较早,喜好读些课外书。母亲总是让我多读书,尽量不让我下地劳动。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形象。她说,我的叔伯大舅李可臣,只上过两年私塾,新中国成立后进巴东县城当通信员,跟着一个会计学打算盘,自学文化课,最后成为会计高手,当上了县供销社主任。母亲告诉我要学舅舅一样学习立身,当干部吃上公家饭。20世纪80年代初,高考升学很难,周围的乡友同学大多中途退学返乡劳动,没有坚持初高中毕业。母亲告诉我,高中毕业的人生就差不了,她说我大舅李可臣的大儿子李克舜是她带大的,克舜大哥因为高中毕业,最后接了我大舅的班。她认为我也可以走出一条这样的路,为了让我不分心高中读书,她每隔半个月便背一捆烟叶上街卖个10来元,拿出5元钱供我学习生活。1983年我当兵入伍后,他要求我以大舅和大哥为榜样,不当公家人不能回家。曾经我的提干梦破灭后,萌生了回家“曲线救国”的想法,母亲决然不同意,她说你没当兵时村干部专“整”她,当了兵后每每收到我的立功受奖喜报和逢年过节,乡村干部结队登门贺喜拜年,给足了艾家人面子。母亲朴素的教育观和眼前的榜样形象,鼓励我在本职岗位上学习奋斗,在几十年的军旅和职业生涯中,尊敬师长,团结朋友,与人友善,不结怨树敌,最后真的成就了自己幸福的一生。母亲年老后,我和媳妇一直担负着她的花销用度,觉得能回报她、能孝敬她,也是我们的福分。</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父亲、母亲对我的弟弟妹妹是一视同仁的,大弟弟和妹妹没有读太好的书,更多的是帮助母亲操持这个贫困的家,她和父亲罄其所有,给大弟弟和妹妹成婚立家。大弟弟因故离世,母亲怕一家人“散伙”,使出生不久的小孙子失去亲娘,她做二儿子的工作接续成家,甚至“以死相逼”,使那个家庭得以圆满延续。</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的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对家族文明的传承是重视的。几十年来,她对巴东、建始两县三地艾家人的联系没有间断,有人提出修谱。母亲“大包大揽”答应艾家人,安排我独立承担家谱编修任务。2016年,我在荆州和宜昌市的艾利春、艾耀庭、艾祖文等家人帮助下,编写出版了我们的家谱,使中断270多年的一个分支有家有谱。</span></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