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兴泉庄汉墓群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这个汉墓群是当地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兴泉庄汉墓群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墓葬结构严谨,墓室内雕刻精美,展示了汉代建筑的风格和雕刻艺术的特点。通过墓葬内的随葬品,还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信仰等方面的信息。</p><p class="ql-block">可惜这次我们只看到一块石碑,没有看到真正的实物,也许是挖掘后回田了……</p> <p class="ql-block">萧王庄墓群,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萧王庄,为东汉任城国国王及其配偶的墓葬群。该墓群原有墓葬九座,现存四座,萧王庄墓群墓地南北长790米,东西宽800米。</p><p class="ql-block">萧王庄墓群,是汉代古墓群,多为砖石结构。它有九座古墓,二号墓被当地群众挖掉,三、四号墓在雷达部队驻军院内,五、六号墓的封土已平,七、八、九号墓建国前不明其处所。</p><p class="ql-block">1977年,山东省公布萧王庄墓群为第一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萧王庄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如今开放的仅一座地宫,所发掘出来的文物现存济宁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羊山汉墓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山东省内较为庞大的汉代墓群。除山北面发现的十间连体大型墓葬外,大多数为小型单石室及双石室墓,多数墓葬较为集中,近则一两米,远则三、五米,埋葬于山前山后。</p><p class="ql-block">羊山汉墓群以出土汉代彩绘陶器闻名于世,尤其是出土的陶俑、陶马造型细致、逼真大气,艺术性强,充分体现了羊山在汉代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p><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发现的山北大型汉墓,乃多室汉墓。有精美壁画和文物出土,反映了上层社会富裕的生活水平。</p><p class="ql-block">出土地文物现保存在济宁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济宁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有老馆、新馆两处馆址。老馆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古槐路38号,新馆位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文化中心,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太白湖畔,总建筑面积27237.73平方米,结构形式为框架架构,层数为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9.3米,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济宁博物馆镇馆之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元青花缠枝瓜果纹玉壶春瓶</span></p><p class="ql-block">出土于济宁市中区东门大街路南,国家一级文物。口径24.1,底径18.9,最大腹径32.1,盖直径30.5cm。敛口,短颈,丰肩,圆腹向内弧形,圈足,口、足漏胎处有窑红。盖罐器形规整,造型稳重美观,胎色灰白,胎体厚重,盖的造型是一张栩栩如生的荷叶,盖沿的荷叶边曲线起伏平缓,盖面中部突起,顶部饰一茎钮,釉色青绿,色调素雅文静,釉质光泽肥润莹亮柔和。</p><p class="ql-block">青瓷荷叶罐是浙江龙泉窑在元代新创的器型,明初仍在烧制。</p> <p class="ql-block">济宁博物馆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元青花缠枝瓜果纹玉壶春瓶。国家一级文物,任城区二十里铺发掘,高28.3cm、口径8.3cm、底径8.05cm、腹径14.2cm,重810g。侈口,束颈,弧腹下垂,圈足,口沿饰缠枝花纹,颈部饰蕉叶纹及变形莲瓣纹,腹部以两圈缠枝花纹间隔,中间饰缠枝瓜果纹,近底部饰一圈变形莲瓣纹,圈足外饰缠枝花纹。</p><p class="ql-block">用来制作此瓶的钴料叫做苏麻离青,是从波斯一带进口而来的矿物颜料。瓶身绘制的缠枝花卉以荷叶纹、蕉叶纹、下垂如意纹等组成,均是元代青花中较为流行的装饰纹样,说明此瓶应为元代青花瓷成熟期的代表。由于山东地区发现元青花颇为少见,故而十分珍贵。中国精湛的制瓷工艺和西方特色的图案风格在此相遇交融,催生了瓷器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作品,给中国的制瓷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济宁博物馆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元青花云龙缠枝莲纹罐</p><p class="ql-block">这件青花云龙纹罐,出土于邹城市中心店镇尚寨村明鲁王戈妃墓,它通高33厘米,口径14厘米,底径13.5厘米。罐口略向内敛,溜肩,鼓圆腹,腹下内收,极矮圈足,肩部饰双兽首耳。通体纹饰由三部分组成:肩部饰青花缠枝莲花纹,以六朵盛开的莲花纹为中心,枝叶缠绕其间;腹部主题纹饰为青花云龙图案,双龙绕器腹一周,龙昂首,双眼怒瞪,龙须稀疏,龙嘴开口张利齿,龙身肥壮有鳞,腿脚粗壮有力,鹰形四爪肆张,画面一气呵成;腹与下腹之间以卷枝纹相间隔,下腹部近圈足处绘变体仰莲瓣纹。</p><p class="ql-block">该罐是典型元代景德镇窑的产品,全罐构图主题明确,使其所表现的云龙纹较为突出,风格独具,是青花瓷器中的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1, 51, 51);">铁塔寺位于山东济南市任城区中心古槐路东,又名崇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寺内铁塔</span>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该塔为徐永安之妻常氏为还夫愿出资在寺内建塔七级,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又增建二级,形成九级楼阁式铁塔。通高22.8米,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宋代铁塔。1973年大修时,在第一层塔身下部正中,出土一石匣,石匣内置一木槨,木槨内又置一银棺,银棺内放舍利子若干。在明代增建层内,清理出铜佛像2尊,铜镜1枚,瓷函1件,木函1件,“佛敕令”牌1件,经书1部等。铁塔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济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一万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在济宁留下活动踪迹;大哉孔子,兴儒学、创私学,而成一代伟人。孔孟颜曾子思一脉相承,五大圣人为后世景仰。泱泱汉邦,经学腹地,一批济宁籍大儒,造就儒家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东亚文化的精神内核。佛教兴盛,摩崖刻经,岁月留痕。李杜相会文人典范,英豪辈出水泊梁山,梁祝爱情千古流传。京杭古运河穿城而过,康乾南巡赏景驻跸。</p><p class="ql-block">纵观历史长河,文脉一直是济宁生生不息的根基所在。这里物阜民丰,儒风长盛,文化繁荣,名仕辈出,积蕴传承,筑就了济宁这方沃土的文明高峰!</p>